Bendi新闻
>
如松:中国大地上,第0次世界大战

如松:中国大地上,第0次世界大战

对于欧亚国家来说,国家是依照大陆文化构造的,社会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运行,这就要求政府掌握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源以推动社会的运转,同时也可以应对欧亚大陆国家之间随时可能爆发的领土矛盾。既然社会是自上而下构造的,权力在经济运行、财富分配过程中就会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经济体系和分配体系之下社会财富天然就是上行的。欧亚大陆国家的这种结构特征就阻碍了社会财富的下沉,就很容易失去生产与消费的平衡,生产的角色更强,消费的角色更弱,所以欧亚大陆国家几乎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只是出口的重点不同。有些国家重点出口能源;有些国家重点出口原材料;有些国家重点出口工业制品;有些国家重点出口人力和环境;还有些国家比较牛叉,出口的是人文精神,比较典型的是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等等,这些因素也就形成这些国家独到的、甚至是强大的竞争优势。
既然这些国家以出口为导向,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就异常敏感,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形成之后最有利于出口,这些国家的经济就可以获得超常发展。
但随后也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患,经济迅速发展之后,就会带来本地区各国之间综合实力的此消彼长,最终就会要求重新划分地缘政治利益,战争就爆发了。
16-17时期是西班牙帝国的鼎盛时期,是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开启了“西班牙治下和平”,也就推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
中国也参与了这次全球化。当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之后开启了大帆船贸易,也称马尼拉大帆船,因通常运载大量中国商品所以又有“中国船”之称。马尼拉大帆船是1565年至1815年期间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与新西班牙、即今天的中南美洲之间的船队,该船队每年定期航行,将大量的中国商品经过菲律宾中转之后运往美洲和中西欧,同时也将大量的美洲白银经菲律宾中转输入中国,这是中国参与第一次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带来的就是明朝后期的繁荣——万历中兴。这与改开之后参与全球化的过程差不多,改开之后中国成为出口大国,然后外汇储备迅速壮大,除了当时的外汇储备——白银换成了今天的外汇储备——美元之外,其它几乎完全一样。
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尤其是运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让16-17世纪全球化的全球化程度比较低,参与的国家也比较少,对今天的指导意义有限。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开启了“大不列颠治下和平”,推动了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经过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之后,世界很多国家建立起近现代的社会制度,再加上两次工业革命,让全世界的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让这场全球化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全球化。
清朝以洋务运动的模式、日本以明治维新的模式参与了这场全球化。
清朝的洋务运动从1861年持续到1895年,前后共计30年,口号和目标先后分别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这是近代中国首次进行全国规模的工业化运动,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科技,学习西方的现代企业运营方式,选送大量的学生到西方留学,推动中国走上了工业发展之路。
如果清朝依旧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海岸线就是清朝势力可及的范围,也是清朝的利益线和主权线。但洋务运动之后清朝已经参与了全球贸易,加入到与西方的科技、贸易交流之中,海上利益就开始成为清朝的利益,意味着清朝的利益线开始向海上延伸;洋务运动之后清朝的科技和工业水平大幅提升,军事实力自然就会提升,由于清朝的利益开始向海上延伸,军事实力自然向海上延伸,所以,清朝开始建立“海防”的概念并不断强化。
这就是清朝投入重金建设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的时代背景。
也就是说,在闭关锁国时期,清朝关注的只是陆地边境,洋务运动之后必须关注海洋,海洋开始成为核心利益,建立一只强大的海军就成为必然。
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虽然洋务运动之后开始学习英国,但思维模式与中国依旧十分雷同。
与清朝一样,日本的国门也是被外力打开的。
1837年,美国商人查尔斯的摩利森号捕鲸船在试图驶进入江户时遭到了日本的炮击,这就是摩利森号事件,回国之后的查尔斯开始在媒体上发表政策建议,主张美国要控制日本。
1840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看到庞大的清朝在英军的洋枪洋炮面前毫无抵抗能力,日本知道自己更加无法抵御洋人,从此开始主动求变,1842年,幕府不再驱除停靠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
1846年,美国海军准将贝特尔率领风帆战舰来到日本,注意,这时的美军还是风帆战舰,要求日本打开国门,但被江户幕府拒绝。
此后就是著名的黑船来航事件。
19世纪中前期,是欧美工业化大发展的年代,欧洲列强已经开始大量装备铁甲蒸汽船,也开始装备爆破炸弹,基于强大的火力、更快的速度、更灵活的运动能力和更强大的防护力,英国海军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对依旧使用风帆船的俄罗斯黑海舰队实施了降维打击,黑海舰队全军覆没。
美国也开始淘汰风帆战舰装备现代化的铁甲蒸汽战舰。
1952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两艘现代化的巡洋舰和两艘现代化的炮舰来到日本的浦贺,美国的四搜军舰共载有63门现代化的火炮,这种战力是日本无法抵御的。由于这些舰船船体被涂上了防止生锈的黑色柏油,被日本人称为“黑船”。佩里要求向日本递交国书。这些海上“怪兽”给日本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江户城一片混乱。
日本以幕府病重为由进行拖延,由于佩里还有其他要事要办,也没有轻易动武。但佩里却告诉日本官员他一年后还会再来,看来佩里是非要打开日本国门不可,随后率舰绕航江户湾示威,然后返回香港。
1854年2月,佩里率领更大规模的舰队——九艘军舰再次来到江户湾,这一次幕府和诸臣无计可施,被迫与美国缔结《神奈川条约》,日本的国门打开了。
从此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的时代。
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力取得了快速发展,海上利益也开始成为日本的核心利益,与清朝的思维模式一样,日本强化陆防的同时也开始强化海防。1873年日本开始设立海军省、陆军省,建立起新式的海军和陆军。日本将所有的主力舰或新式舰编成主力部队“常备舰队”,老朽的舰船则编成沿岸防备的二线部队“警备舰队”,在甲午海战之前两者合并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联合舰队。
参与了全球化之后,贸易已经成为中日的核心利益,海洋已经成为中日两国的主权利益,参看下面的地图就知道,如果任何一方掌握了制海权就相当于掐住了对方的“脖子”,改变对方的国运,但两国经过大发展之后都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都不可能向对方屈服,最终,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甲午战争。
19世纪全球化导致的第一场大战就爆发在东方的中日之间,甲午战争是一场包括陆地和海上的全面战争。
随后就是第0次世界大战,依旧爆发在东方。
俄罗斯从欧洲的莫斯科兴起,然后不断向东征服蒙古人的领地。而后金兴起于东北,在后金兴起与清朝建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向西征服蒙古人的领地。当清朝和沙俄各自征服了蒙古部落之后双方终于碰面了,当时清廷称沙皇为“察罕汗”。
1652年,俄罗斯人来到黑龙江地区与清朝发生了第一次军事冲突。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和雅克萨修筑城堡,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1689年,两国最终达成《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被划进沙俄的版图,见下图,双方开始进行正常的边境贸易。
沙俄这个国家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按说,双方的边境已经划定,按说,双方已经实现和平,按说,双方已经进行正常的边境贸易,但这些都不妨碍俄罗斯继续扩张自己的领土,它使用的是沙俄独有的方式。
1858年,太平天国已经占领了大半个南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打了两年,清朝完全是焦头烂额。此时,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开着战舰晃悠悠地抵达了瑷珲城,逼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轻而易举地拿走了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今天六个江苏省。这事儿不仅让沙皇喜出望外,更震惊了全世界,历史上的领土之争都需要无数将士马革裹尸,比如为了克里米亚和黑海周边的土地,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征战了两百年,而穆拉维约夫夺取土地的方式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闻所未闻。
穆拉维约夫将趁人之危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将清廷和奕山的软弱、无能、苟且尽显无疑。
但这还只是沙俄的开胃菜,辣手还在后头。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到了末期,英法联军开始攻打天津大沽口炮台,这时沙俄又来了。
当时的大清朝廷已经岌岌可危,沙俄找到清廷表示愿意从中调停,清廷喜出望外,立即表示同意。
沙俄的代表到大沽口转了一圈以后,直接把清军在天津的布防情况告诉了英法联军,英法联军顺利攻克大沽口,直奔京城而来。
沙俄既然要调停,为什么还要出卖清朝呢?
在联军尚未攻克天津之前,清廷还有侥幸的心理,当然就不会开出足够大的价码。当联军攻克了天津之后,亡国的命运就在眼前,只要能保命清廷什么条件都会答应,沙俄才能予取予求。
最终,英法攻入北京之后,分别与清朝签订了《北京条约》,无非是赔点银子,英国获得了47平方公里这屁股大一点的九龙半岛。但沙俄却与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割走了,同时还让清廷正式承认了《瑷珲条约》。
沙俄轻而易举地得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后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东方”指的是谁?你懂得。
如果您认为沙俄到此为止,也太小看了沙俄。
无论怎么说,在沙俄眼中清朝是东方的一个大帝国,而且沙俄的重心在欧洲方向,在尚未建设远东大铁路之前,与清朝这样的大国在东方兵戎相见并不是好的策略,所以在1900年以前,沙俄与清朝保持“和睦”。
但对于沙俄来说,不是不动手,只是火候未到。
沙俄不断趁火打劫,清朝自然也有人看得到,再加上此后沙俄在清朝的西北不断进行渗透,自1860年之后清朝与沙俄之间有所疏远。
但沙俄自有手段。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要求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宝岛、澎湖、辽东半岛。面对如此巨额的赔款,清朝无力支付,一旦日军继续进攻,大清将面临亡国之危。此时沙俄及时伸出了“友谊”之手,它拉上德国和法国,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清廷花3000万两白银赎回这就是“三国干涉还辽”,同时沙俄还承诺给清廷1亿两白银的低息贷款帮清廷度过难关。这相当于给清廷续了命,当然将老佛爷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面对如此“友好邻邦”,清朝开始连俄抗日。
此后,事情就顺理成章了,1896年沙俄与清朝签订《中俄密约》,借中国的东北修铁路,主权归沙俄所有;1897年12月沙俄占据旅大,1898年开春沙俄与清廷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行租借了旅大,将旅顺打造成军事港口。然后,沙俄开始在东北开银行、发卢布,将东北当成了自家的自留地来经营。这或许就是沙俄给清廷提供1亿两白银低息贷款的利息。
然后就是趁你病要你命,沙俄开始使用武力。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廷自然难以抵御,此时沙俄果断加入了八国联军,不仅出兵最多而且还是最卖力的一个。攻打大沽口炮台俄军是首功,俄军第一个攻入京城,战后的赔款中沙俄拿走的银子也最多,然后还独自出动17万大军,强占了东北。
沙俄对清朝,不是不使用武力,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此时的日本傻眼了,甲午战争决定了清朝国运的转折,但胜利的果实却几乎完全被沙俄拿走了,加上此时的清朝也开始清醒,在暗中连日抗俄,最终就引爆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这场战争被认为是第0次世界大战,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预演,日本的背后是英国、美国、清朝,而沙俄的背后是德国和法国,世界主要国家或明或暗都卷入了战争。可当时世界的重心在环大西洋沿岸,远东的第0次世界大战无法解决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也无法建立起世界的新秩序,随后又在欧亚大陆进行了两次世界大战,建立了战后的新秩序并实现了七十多年的和平。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繁荣,从甲午战争开始,远东到欧洲的一系列战争是全球化要支付的成本。
鉴古知今,警示未来

《如松〈道德经〉感悟》销售链接:
https://item.jd.com/12837347.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36503.html

《如松看财富之道》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2054343.html

《如松看人权货币》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993888.html

《如松看货币之道》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705115.h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如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