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突破2万亿美元里程碑,却被曝裁掉整个Python团队?PyTorch之父怒批离谱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导读】谷歌市值突破了2万亿美元,劈柴笑得前仰后合之时,忽然曝出惊人消息:Python团队被裁了?这是什么迷惑行为,围观群众表示费解至极……
最近,大科技公司的财报纷纷出了结果,谷歌笑翻了——
就在上周五,谷歌的市值已经达到了2万亿美元的里程碑。
劈柴表示非常满意!此后,谷歌将继续专注AI,让它成为搜索领域的颠覆性力量。
不过,就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刚刚却曝出来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谷歌的Python团队解散了?!
确定了AI第一的策略,然后又裁掉Python团队,谷歌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到10人的Python团队,突遭解散
对于谷歌解散整个Python Foundations团队这件事,PyTorch之父Soumith Chintala表示极为震惊。
很明显,这个团队曾为谷歌做过大量极为关键的工作。
pybind11项目的维护者Aaron Gokaslan向Soumith Chintala透露了这一消息,并且还询问了如何为pybind11寻找新的资金支持
在Hacker News上,有团队发了一篇长文控诉:
除了对Python上游项目的贡献之外,我们还承担了以下工作:
- 我们在谷歌内部维护了一个稳定的Python版本,并确保整个单一代码库都能与之兼容。我在团队期间,我们从Python 2.7升级到3.6,再逐步过渡到3.11,每次升级都需花费数月至一年以上时间,因为谷歌有规定,任何提交的代码都必须对引起的所有问题负责。
- 我们还在维护相关的工具,从而确保数千个第三方包能持续从开源版本中更新,对于需要谷歌特定修改的包,我们还管理了补丁队列。
- 我们还定制了一些工具,如pylint和black,来适应谷歌的编码风格和整体代码库的需求。
- 我们为pybind11做出了贡献,并维护了一些用于C++集成的工具。
- 我们开发并维护了Python的构建系统规则,包括一个重大项目,即将Python规则完全迁移到Starlark代码,使其不再依赖于Blaze/Bazel的核心引擎。
- 我们还开发并维护了一个类型检查器(pytype),它能在没有类型注释的代码上进行推断,并能处理极大规模项目,采用逐文件处理的架构(这是我在谷歌的主要职责)。
- 我们还在数亿行代码上执行了自动化重构工作。
而这些仅仅是我们职责的一部分:
我们还为谷歌内的Python用户提供支持,帮助解决复杂问题,指导新人正确入门。此外,我们还与多个团队合作,包括机器学习和AI团队、Colaboratory和IDE团队、与Python绑定集成的团队如protobuf、希望为客户提供Python运行环境的Google Cloud、以及需要在庞大的Python系统中保持高性能和可维护性的YouTube等团队。
这些工作都是由不到10人的团队在几年间完成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热爱这份工作和团队而长期留在这里。尽管人手不足,我们的管理者在确保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推崇「持久战而非冲刺」的工作方式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正如我在另一条评论中所提到的,这是我有过的最好的工作,我将深深地怀念它。
与此同时,这件事也在美国版脉脉Blind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有谷歌的员工表示,我们好像在机器学习上没有怎么用到Python。
对此,JPMorgan的员工分析表示:「目前大部分LangChain、LLM,以及AI智能体框架,都依赖于PyTorch、CUDA或是更底层的C语言。相比之下,TensorFlow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
「此外,随着AI自动编程技术的发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开发者在选择技术时会更加重视效率而非仅仅考虑成本。这种变化预示着技术选择的新趋势,强调性能和成本效益的平衡。」
来自最近在AI领域风头无两的老对手微软的员工吐槽:谷歌,谁啊?
VMware的员工表示非常费解:「你们的Bard不是还要生成Python代码么,就撒手不管了?」
AMD的员工也表示困惑,或许从短期来说,谷歌节省下了几百万美元的薪资开支,但从长期看来,这对整个公司真的好吗?
刚刚,谷歌市值世界第四
就在上周五,谷歌达到了全新里程碑,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
这也让它一举成为全球的上市公司中,市值第四高的那一个。排在它前面的,是英伟达、苹果和微软。
其实,谷歌此前就曾是2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在2021年11月和本月初,它都从短暂地到达这一门槛,不过在上周五,它是首次以超过2万亿美元的市值收盘。
AI模型立大功
在云计算领域,我们在过去8个月中推出了超过1000个新产品和功能。 在Google Cloud Next大会上,超过300个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了他们使用谷歌云生成式AI的成功案例,包括拜耳、Cintas、梅赛德斯-奔驰、沃尔玛等全球知名品牌。
搜索引擎表现亮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