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超市CITYSHOP倒下!所有门店,全部关闭!
图片/新民晚报
私人微信:bizip1
一夜之间,上海老牌进口超市“城市超市”(City Shop)关闭了所有门店。
闭店前一天并无关店预兆
4月1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得一份《告知书》,称近年来上海城超经营举步维艰,现公司决议解散,决定自2024年4月16日起停止上海城超所有门店的经营......员工薪酬计算至2024年4月15日,社会保险金缴纳至2024年4月,离职经济补偿金(若有)则留待清算后依法予以妥善解决。
4月17日,劳动报记者走访获悉,沪上多家城市超市已停止经营、门店内物品并未完全搬空但门店已被贴上封条。
据报道,4月16日晚,不少市民在上海城市超市天山店前驻足,而当时该门店已处于关店状态。有人从门缝向店内探去,发现里面灯亮着、但货架已空,一个人都没有。有围观群众表示,前一天还在该超市买过东西,当时并没有看出关店的预兆。有周边居民表示,最近确实发现城市超市货架上货物品种少了很多,还有人以为要装修了,没想到会是要关店。
据新民晚报报道,记者在现场遇到的一位食品供应商表示,上个星期还在正常供货,4月16日凌晨公司收到城市超市闭店的邮件,他们和城市超市合作多年,本来十分信任,感觉这次闭店很突然。
商场保安告诉记者,他们也是4月16日才知道城市超市关店的消息,所以只能拉上围栏、关停电梯。
上下楼的电梯已被围栏拦住(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城市超市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其主打经营世界各地风味美食,80%以上的商品是进口商品,是上海乃至长三角规模最大的进口食品与日用品超市之一。
2017年年初,上海城市超市的股权发生变更,由崔轶英、崔轶雄变更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鸿石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鹏汇毅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和崔轶雄。变更后王强为公司董事长,崔轶英为总经理,而崔轶雄为董事。此后,2018年间,股东信息多次变更。
关店当日,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上海天天鲜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公司新增股东上海添链商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0%。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也由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感慨:蛋卷没了
此前,海城市超市店里堪称“初代网红”的蛋卷受到食客欢迎。
闭店后,不少网友为“蛋卷没了”感到可惜。
此前,在上海城超内,消费者不乏见到进口的高端精品商品,如规格在2.5千克、售价599元的智利樱桃李、600克售价358元的法国银鳕鱼切片,以及美国进口调料、德国咸猪手及啤酒等。
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上海城超因其独特的商品选择,与传统大卖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于其定价相对较高,主要吸引了高收入群体和外籍人士,因此,其门店多选址于如上海南京西路、北京外交公寓会所等高端商业区和豪华住宅区附近。
作为精品超市的代表之一,上海城市超市CityShop曾是业内学习的一家标杆超市。
它源于1995年,主要销售进口商品,属于精品超市的范畴。这类超市是国内传统超市改革的产物,其中还包括华润旗下的BLT、Ole’、C!ty’super、北京华联的BHG、APITA等。城市超市在上海乃至全国的精品超市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来源:凤凰网财经(finance_ifeng)、新民晚报等)
点评:传统零售业应该如何自救?
作者:刘哥(新商业观察者)
私人微信:bizip1
今天的案例很有意思,大家知道,上海是商业重镇,传统商业和零售业非常发达,通过上海城市超市的关店可以看到传统零售业困境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许多超市经营不佳,收缩调整。超市巨头永辉超市2023年预计亏损13.4亿元,今年以来,已经关闭了10多家门店。
另一零售巨头步步高超市亏损不断,债务压顶,为了自救,创始人不得不让出控股权进行重组。
中国零售业似乎步入了一个多事之秋。这些昔日的零售巨头,为何纷纷陷入困境?
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整个零售行业的生态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崛起,重塑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模式。
在这个“指尖上的市场”,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购物的便捷和快速,这对传统实体零售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近几年来,拼多多的迅速崛起重组了中国零售业格局。
凭借低价策略和不断改善的购物体验,2023年,拼多多就实现了2476亿元的营收和600亿元的净利润,年增长率均达到90%。
拼多多股价稳步上升,推动市值达到近1600亿美元,一度超过阿里巴巴,并且远超京东。巨额补贴对线下超市形成极大的挑战,形成大量客户从线下转线上。
其次,消费环境及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如近几年来大家热议的消费降级。
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消费者支出更加谨慎,尤其是在非必需品和高端商品上的支出。如果经济压力持续存在,高端超市可能会遭受较大影响,因为消费者可能减少购物支出。
目前消费降级、消费下沉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部分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寻求性价比更高的商品和服务,对于定位于高端市场的零售商来说,这可能导致客流量和销售额下降。
第三是成本控制难度加大。
近几年来,实体零售店面临着租金、人力成本等多方面的上涨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营销和维护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那么,面对这样的挑战,传统零售业应该如何自救?
首先,创新是关键。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包括服务、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其次,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以增强消费者的粘性。最后,还需要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总之,上海城超的关闭是一个警示,提醒所有传统零售商必须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通过创新和适应新的消费者需求,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案例点评作者:刘哥,新商业观察者,分享商业案例,穿越商业本质。如需要更多 零售业案例,欢迎加刘哥私人微信:bizip1,回复666,即可获得。
刘哥微信号:bizip1
- END -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