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越优秀越焦虑的大学生,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要完了”?

越优秀越焦虑的大学生,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要完了”?

6月前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焦虑是伴随着选择和生存而存在的,与其试图寻找没有焦虑的状态,不如学会与焦虑和解,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


文 | 吴淑斌

穆婷最近一次失眠到深夜是在周二晚上,原因是第二天的英语课会随机抽取同学上台演讲。这次演讲将计入平时成绩,她提前做了准备,还设计了一份PPT,但她依然为此担心,“如果我讲得不好呢?我的英语有口音,老师会给我打低分吗?会影响这门课的期末成绩吗?”穆婷彻底收不住自己的念头,甚至已经想到,英语成绩可能会影响自己一直担心的保研,到时是该选择考研,还是咬咬牙花钱出国留学?
她是浙江一所“211”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按理说,这已经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但穆婷依然对未来有无限的迷茫和焦虑。她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辅修课、社团活动、科研项目上,这是为了上几道保险,“总怕真正要找工作或保研时,手上的筹码不够,那我就完了”。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剧照
焦虑如今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中。学业、求职、工作、婚恋、育儿,所有事情都能成为焦虑的对象。在互联网上搜索,会发现各种教人克服焦虑、战胜焦虑的方法。《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的数据显示,在成年人群中,青年为抑郁、焦虑的高风险群体,其中18~24岁年龄组的检出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觉得,如今人们面临的是“现代性焦虑”:人因为身边有许多选择,甚至为“存在”本身而焦虑。他告诉本刊,“80后”“90后”的父母生活在集体叙事中,强调的是义务、责任,个体需要做出的选择很少。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主流叙事强调个人感受、个体权利和个体尊严,“读书到什么程度、结不结婚、做这份工作还是那份,都成了可选项。做出选择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后果”。王小伟担任过本科新生的班主任,刚满18岁的学生们常常来找他交谈,“有人是为一次具体的考试而焦虑,也有人会为自己‘存在的意义’而焦虑,担心找不到人生的价值”。

王小伟《日常的深处》 

年轻人更焦虑了,这不是存在于中国的独特现象。独立慈善组织“健康基金会”(Health Foundation Charity)一项覆盖18个国家的三年调研项目显示,18~24岁的年轻人出现抑郁、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比重比其他年龄段更高。一种流行的解释是,年轻人被“直升机育儿”式的父母娇惯,导致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更差。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社会学家丽莎·史托希辛认为,这种说法对年轻人不公平,因为他们的社会处境确实比前几代人更艰难,尤其是在就业前景方面。
她在著作《新社会》里写道:“人们一直期望每一代人都会比前一代做得更好,情况不一定如此。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10年之间的人)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但成功之路也不太清晰,在2008年的经济大衰退后,很多人不得不从事一些毫无前景的工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如果觉得没有出路,那就会产生焦虑。”
其实,焦虑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是一种进化的优势,能让人停下来审视周遭的危险。在远古时代,当大脑认为周围环境存在威胁人生存的因素时,就会触发身体的焦虑警报,激发人的防御反应,以逃跑、战斗等方式减少威胁。

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当焦虑严重到使人停滞不前、陷入困境时,就成了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是个过度焦虑的人,可以参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爱丽丝·博伊斯提出的几种情况。博伊斯认为,过度焦虑的人会出现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反刍”,在脑海里反复回想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并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认为这样能促使自己做得更好,反刍思维和焦虑会形成循环;“担忧”,时刻对还没发生的未来之事感到烦恼,即使它并没有变糟糕的迹象;“非此即彼”思维,看待事情时没有“中间值”,认为自己一定要随时随地表现得无懈可击,否则就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你可能会发现,身边有人似乎天生更乐观,不容易焦虑。这和一个人的“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能力有关,自我觉察能力弱的人更有“钝感力”,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并不敏感,甚至可能过了好几天才意识到,“哦!我这是在生气/嫉妒”。与之相对的是自我觉察能力敏锐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信号很敏感,随时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动,就像穆婷会迅速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为了第二天的演讲而担忧(表现为失眠),这种感知有可能反过来加深她的焦虑。

欢乐颂》剧照
不要试图寻找一种“不焦虑”的状态,因为焦虑与人的选择和生存相伴随。不如学会一些小的技巧,让自己能和焦虑共处。王小伟给学生的建议是,多去关注生活中日常的部分,比如每天花点时间投入地坐在墙根下晒太阳、观察自己养的花和鱼的长势,“这些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它是构成我们生活非常坚实的基础。一个人不能时刻向内,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不断质问自己:‘我能不能做好某件事?’总想雕刻自己、改造自己,是个巨大的风险。一个好的办法是通过日常的细节,把注意力指向外部,建立起对外的爱欲。”这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很适合自我觉察能力过于敏锐的人使用。
行为治疗师还会建议采用“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让焦虑的人直接接触他们担心的事情,来获得纠正性体验(否定想象中的威胁)。我们的大脑发出焦虑警报时,身体会做出一些逃避性的“安全行为”来防御,比如,有人担忧当众发言会被嘲笑,就会选择保持沉默;担忧飞机失事时,就会选择不坐飞机。这些安全行为可以在短期内减少焦虑,但从长远来看,它会让大脑误以为我们所规避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强化这种焦虑,妨碍我们做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使用“暴露疗法”的治疗师会鼓励一个担忧飞机失事的人每周乘坐一次飞机,起初,焦虑会像洪水一样席卷而来,但乘坐的次数越多,被治疗者的恐惧会越来越轻,直至消失。

《起跑线》剧照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心理学家戴维·伯恩斯还提出一种“基于真相的治疗法”。伯恩斯认为,人的许多焦虑和恐惧源于不切实际的想法,当人陷入不安时,会对这种危险的感觉深信不疑,例如一个感到焦虑的人会在心里想,“我一定面临着某种危险”。“基于真相的治疗法”建议人可以像科学家一样,通过收集证据或是做实验来检测自己的消极想法,看看这些想法是否不合逻辑。一个害怕飞机失事的人通过查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安全报告,就会发现空难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二,一个人每天搭乘飞机旅行,需要461年才能遭遇至少一次致命死亡事故。此时,焦虑的人就会发现,“我的感受会骗人,糟糕的事情原来并不会发生”。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相关新闻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不快乐」?爱上户外的城市人,为什么越跑越“野”?为什么越擅长“堕落”的人,反而越容易成功?为什么越“双标”的人,活得越快乐?焦虑内耗、职业倦怠?这个INFP的“梦中情职”,越做越快乐——“你有自己的家,为什么要把海底捞当家?”优秀的女乡党委书记,为什么“保护”不了自己?“勇于去接下落的刀子”,姜诚为什么要跟自己较劲?东方甄选,为什么总被自己人“拆台”?为什么越冷越要健身?90%的健身者还不知道!九阳 30 年,为什么要「致敬伟大的小问题」?81岁的拜登为什么一定要“硬撑”?原来真正掌权美国的竟然是他........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越穿越“丑”啦?越“没用”越火的Miu Miu,正在制造“贵女”焦虑谁说肥胖一无是处?Nature子刊发现女性的“性别优势”:越胖优势越大!微信抖音的上头小游戏,赚了中老年200亿?!越玩越“爽”停不下来……为什么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暴跌上亿!中国最“上瘾”的高铁零食,为何越火越亏?邓文迪感情进化史:从顶级富豪、21岁男模到“秃头大叔”,离婚后为什么越活越年轻?樊阳X郭兆凡:为什么学习压力越大,越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900年前,文坛“顶流”的奢侈生活里为什么总有“龙团凤饼”?为什么要敬业?因为“职业”是神的calling!中年男性的「外貌溢价」:长得越帅,收入越高?中年男性的“外貌溢价”:长得越帅,收入越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