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抢注、囤积!企业被敲巨额竹杠!喜茶、苹果纷纷踩雷,这群人却赚得盆满钵满......
2024.05.13
本文字数:2474,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导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始逐渐加大对商标囤积、商标抢注的打击力度。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纪朝
距离实名举报已经过去半个月,王紫薇仍在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
此前的4月28日,王紫薇举报称,宜昌市监局商标和地理标志管理科科长覃某某,借用其母亲熊某某名义,大量囤积商标,一些宜昌特产地理标志名称也被其注册成为商标。
随后,宜昌市监局通过微信公号“宜昌发布”发布通报称,网络出现该局干部覃某某涉嫌非法囤积商标获利的举报信息后,宜昌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启动调查程序。该局已对覃某某作出停职接受调查的决定。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目前最终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王紫薇曾在举报信中多次提及的“囤积商标”,其实早已是一条潜行多年的产业链。其中一些人,动辄注册数千乃至数万个商标并出售牟利,另有一些人,则充当“商标中介”,通过帮助商标注册人兜售商标收取佣金。
伴随着行业乱象纷呈,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商标囤积的打击力度。
暴利的商标
作为已经从业20多年的老“商标人”,先风知识产权集团(下称“先风集团”)董事长杨易杭亲眼见证了商标囤积的泛滥过程。
杨易杭说,在商标囤积这个领域,一些热门类别的商标,譬如白酒、服装类别的商标,即便是规费最高时,注册一个类别的费用,也才千把块钱,但转售时,却可能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茶饮品牌的“喜茶”,便曾为购买商标花费几十万元。而苹果公司的“iPad”商标,则是在向原商标持有方支付6000万美元后才最终获得的。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一项注册于2022年6月7日的“宰相”系列商标,被注册人张翔枫以“不到10万元的价格”出售。
此外,记者查询发现,一家成立于2016年3月的广州公司,自当年9月开始批量进行商标申请,如今其名下的商标注册申请信息更是高达近9000条,其中,已经获准注册的商标总量就有7000多个,这些商标被注册分布于多个类别,包括运输工具、颜料油漆、皮革皮具、教育娱乐等。
另一家同样注册地位于广州的公司,其名下商标申请信息也在6000条以上,此外,由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高管或股东另外8家公司,名下也有3500多条商标申请信息。
王紫薇也告诉第一财经,自己2019年时创业时,开设有小柒对餐馆,之后又通过连锁加盟,将加盟店扩展至全国多个城市。随后,在注册商标时,发现熊某某名下注册有“七对”商标,最终导致自己的“小柒对”难以注册成功。
之后,王紫薇开始与对方洽谈商标收购事宜,对方则提出,“七对”商标一共注册了15个类别,每个类别最低3万元,总价为45万元。
王紫薇说,当时自己也是卖房创业,资金很紧张,拿不出那么多钱。
由于未能购买成功,王紫薇不得不放弃注册“小柒对”商标,转而成功注册“柒小對”等商标。
再之后,王紫薇发现,其分布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加盟店,多次被覃某某母亲投诉。其中一个投诉理由,是这些新商标侵犯了“七对”商标在“餐厅”服务的商标专用权,随后,这些门店因商标纠纷,被当地市监局暂时停业。而其中一些正在注册的商标,则先后被覃某某母亲提出异议或无效宣告。
“这些多地域、高频次的投诉,不仅给加盟店造成了损失,也把我被折腾得够呛。”最终,在先后损失100多万元后,王紫薇开始反击。不过,她并未将矛头指向覃某某的年近80岁,又是退休教师的母亲熊某某,却直接指向了担任宜昌市监局商标和地理标志管理科科长的覃某某。
目前,由于宜昌官方仍在对此事展开调查,这些商标的实际所有人,到底是覃某某还是其母亲熊某某,尚无法确认。
手段
但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运用法律工具,对竞争对手或自己看中的意向商标发起商标异议、商标“撤三”,确实是商标从业者常用的手段之一。所谓“撤三”,是“撤销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的简称,即,如果商标所有人在成功注册三年或以上后,一直未将商标投入使用时,他人可向商标局提出“撤三”申请,撤销该商标。
而“抢注”,则成为商标囤积的另一个重灾区。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旗下网站查询就发现,熊某某名下注册申请了100多件商标。其中,时间最早的商标为2017年9月注册的“七对”系列商标,事后看,正是这个系列的商标,导致双方爆发激烈的冲突。之后,熊某某名下又先后注册了“高家堰”“榔坪”“枝柘坪”“亲七对”“芝兰谷”等商标。这些商标中,一些名称与宜昌的地理名称重名。譬如,高家堰镇,被誉为"湖北盆景根艺第一镇";榔坪镇,则是当地正在致力打造的“中国药用木瓜第一镇”。
一位来自石家庄的商标代理人告诉第一财经,在大量外资品牌尚未入驻中国时,一批商标从业者看中了其中的机会,开始大量注册这些国外商标的中文汉译。
还有一些商标从业者,则盯上了一些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据一位来自北京的商标代理人方强透露,一些商标囤积人,甚至开车到各地的工业园区“扫街”,然后再拿着这些注册的商标,去敲这些企业的“竹杠”。“有的时候,(企业)还不敢对外传播说我的商标被人家抢了,怕丢脸,怕没面子,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方强说,最终,一些企业只好在付出数万乃至数十万元的代价后把这些商标“回购”,而这些商标囤积人却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伴随着商标囤积乱象不断被曝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始逐渐加大对商标囤积、商标抢注的打击力度。
2022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持续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通知》称,按照《商标审查审理指南》规定的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申请若干情形,强化整治以“囤商标”“傍名牌”“搭便车”“蹭热点”为突出表现的商标恶意囤积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重点打击一些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背公序良俗,谋取不正当利益,扰乱商标注册秩序的典型违法行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在今年4月24日就表示,将严厉查处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恶意抢注中小微企业商标、店面招牌商标侵权、侵犯老字号企业商标权等违法行为。
国内一家商标转让网站的业务经理告诉第一财经,如今,伴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他们已经将名下有数百个商标的商标持有人的商标下架,公司的业务量也比之前下降不少。
上海楼市,又有重磅消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