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思维链不存在了?纽约大学最新研究:推理步骤可「省略」

思维链不存在了?纽约大学最新研究:推理步骤可「省略」

6月前



  新智元报道  

编辑:alan
【新智元导读】思维链技术,可能要被推翻了!来自纽约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大模型并没有利用思维链的推理能力,它只是偷偷加了计算!

红极一时的思维链技术,可能要被推翻了!

还在惊讶于大模型居然能够利用思维链分步骤思考?

还在苦于不会写思维链提示词?

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没关系的,都一样」,

推理步骤不重要,不想写提示词也可以不写,用省略号代替就行了。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4.15758

这篇文章的标题甚至直接用「Let’s think dot by dot」,来对标思维链的「Let’s think step by step」,展现了「省略号」的威力。

「点点点」的威力

研究人员发现,把思维链(Chain-of-Thought,CoT)推理中的具体步骤,替换成毫无意义的「...」,产生的推理结果也大差不差。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让模型数一下前6个数里面有几个大于5。

如果直接抛出问题让模型回答,结果会比较逆天:6个数数出来7个。

相比之下,使用思维链提示,模型会一步步比较大小,最终得到正确答案:「2<5,7>5,1<5,8>5,2<5,8>5,that's 3 digits」。

但更逆天的是本文使用的「玄学」方法:步骤不用写了,只需要输出同样数量的「点」(dot),居然也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这并不是巧合,大量实验证明了,后面两种方法的性能接近。

也就是说,我们以为的模型性能提升是来自于「think step by step」,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因为LLM拿到了更多个token的算力!

你以为模型是在思考,但其实是在烧烤。

——愚蠢的人类啊,居然妄图用幼稚的例子教我如何推理,你可知我要的从来都只是计算。

「思维链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狗头)。

文章的作者Jacob Pfau表示,这篇工作证明了,模型并不是受益于思维链带来的语言推理,使用重复的「...」填充token可以达到跟CoT同样的效果。

当然,这也引发了对齐问题:因为这个事实表明,模型可以进行CoT中不可见的隐藏推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类的控制。

网友震惊

文章的结论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们长久以来的认知,有网友表示:学到了mask的精髓。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模型可以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些token独立思考。」

有网友表示,怪不得我打字总是喜欢用「...」

还有网友直接开始实战测试:

虽然咱也不知道他的理解对不对~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LLM在思维链中进行隐藏推理是没有根据的,毕竟大模型的输出从原理上来说是基于概率的,而不是通过有意识的思考。

CoT提示只是将统计模式的一个子集显式化,模型通过生成与模式一致的文本来模拟推理,但它们不具备验证或反思其输出的能力。

Think dot by dot

面对复杂问题,我们人类在潜意识里会进行分步骤的推理。

由此启发,谷歌的研究人员在2022年发表了大名鼎鼎的Chain-of-Thought。

要求语言模型分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模型能够解决以前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显著提高了LLM的性能,或者说挖掘出了LLM的潜力。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201.11903

虽然一开始大家也不知道这玩意为啥能work,但是因为确实好用,便很快被广泛传播。

随着大模型和提示词工程的起飞,CoT成了LLM解决复杂问题的一大利器。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研究团队在探索CoT的工作原理。

模型并没有推理

思维链带来的性能提升,究竟是模型真的学会了分步骤解决问题,还是仅仅因为更长的token数所带来的额外计算量?

既然不确定逻辑推理起不起作用,那就干脆不要逻辑,把推理步骤都换成一定没用的「...」,这里称为填充(filler)tokens。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小羊驼」模型:具有4层、384个隐藏维度和6个注意力头的34M参数Llama,模型参数随机初始化。

这里考虑两个问题:

(1)哪些类型的评估数据可以从填充token中受益

(2)需要什么样的训练数据来教模型使用填充token

对此,研究人员设计了2个任务并构建了相应的合成数据集,每个数据集都突出了一个不同的条件,在该条件下,填充token能够为Transformer提供性能改进。

3SUM

先看第一个比较难的任务:3SUM。要求模型在序列中挑选满足条件的3个数,比如3个数的和除以10余数为0。

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个任务的复杂度是N的3次方,而Transformer层与层之间的计算复杂度是N的二次方,

所以,当输入序列长度很大的时候,3SUM问题自然会超出Transformer的表达能力。

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

1. 填充token:序列使用重复的「. . .」作为中间填充,例如「A05

B75 C22 D13 : . . . . . . . . . . . . ANS True」。

每个点代表一个单独的token,与下面的思维链中的token一一对应。

2. 可并行化的CoT解决方案,序列的形式为:「A05 B75 C22 D13 : AB 70 AC 27 AD 18 BC 97 BD 88 CD B ANS True」。

思维链通过编写所有相关的中间求和,将3SUM问题简化为一系列2SUM问题(如下图所示)。这种方法将问题的计算量降低到了N的2次方——Transformer可以搞定,而且可以并行。

3. 自适应CoT解决方案,序列的形式为:「A15 B75 C22 D13 : A B C 15 75 22 2 B C D 75 22 13 0 ANS True」。

与上面方案中,将3SUM巧妙地分解为可并行化的子问题不同,这里希望使用启发式方法来产生灵活的思维链,以模仿人类的推理。这种实例自适应计算,与填充token计算的并行结构不兼容。

从上图的结果可以看出,不输出填充token的情况下,模型的准确率总体上随着序列变长而下降,而使用填充token时,准确率一直保持在100%。

2SUM-Transform

第二个任务是2SUM-Transform,只需要判断两个数字的和是否满足要求,计算量在Transformer的掌控之中。

不过为了防止模型「作弊」,对输入token就地计算,这里将输入的每个数字移动一个随机偏移量。

结果如上表所示:filler token方法的精度达到了93.6%,非常接近于Chain-of-Thought,而不使用中间填充的情况下,精度只有78.7%。

但是,这种改进是否只是由于训练数据呈现的差异,例如通过正则化损失梯度?

为了验证填充token是否带来了与最终预测相关的隐藏计算,研究人员冻结了模型权重,仅微调最后一层注意力层。

上面的结果表明,随着可用的填充token增多,模型的准确性也不断提高,这表明填充token确实正在执行与3SUM预测任务相关的隐藏计算。

局限性

虽然填充token的方法很玄学、很神奇,甚至还很有效,但要说思维链被干翻了还为时尚早。

作者也表示,填充token的方法并没有突破Transformer的计算复杂度上限。

而且学习利用填充token是需要特定训练过程的,比如文中采用密集监督才能使模型最终收敛。

不过,一些问题可能已经浮出水面,比如隐藏的安全问题,比如提示词工程会不会突然有一天就不存在了?

参考资料:
https://x.com/jacob_pfau/status/1783951795238441449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新智元

相关新闻

我国有全球第一“小糖人”数量,如何防治?最新柳叶刀研究:学会参考升糖指数!食用低升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饮食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完胜司美格鲁肽?Nature最新研究:带“馅儿”的Plus减肥药,GLP-1类减肥药包裹药物MK-801,有更强更持久的减肥效果《猩球崛起》是真的?最新研究:黑猩猩可能“一直都能说话”「助纣为虐的高手——乳酸」Cell最新研究表明:乳酸可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以及免疫逃逸「如果AI会“黑化”」最新研究揭露:AI已学会撒谎欺骗、背叛、阿谀奉承,生物医药产业寄予厚望的AI,我们还能盲目相信它吗?一喝酒就脸红,易患癌还早衰?Nature子刊最新研究揭开:喝酒“上脸”与衰老加速之间的关联【视频】“加拿大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纽约人吐槽:不可思议!突发:华盛顿大学内建起了“加沙大学”,内设图书馆、医疗帐篷,但无言论自由权;西雅图全城寻找失踪的斑马;你自以为是的程度是多少?GPT-4「荣升」AI顶会同行评审专家?斯坦福最新研究:ICLR/NeurIPS等竟有16.9%评审是ChatGPT生成OpenAI“草莓”落地了?ChatGPT惊现神秘GPT-4o模型,网友热议:新版本提升不多,但逻辑推理有改进吵翻天!全网群嘲澳洲大学“充多了”!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公开!墨大、悉大力压清华,世界TOP20?网友:表情包来了...“神药”停用后就反弹了!Nature最新研究发现:停用司美格鲁肽可能导致体重回升67%!普渡大学97.2%录取者提交了标化!原来「标化可选」竟是“谎言”?摊上事了!UBC大学限招某类人,遭马斯克质疑:“这在加拿大合法吗?”重磅!加拿大官宣:“在北美读大学,自动送绿卡”!留学生的春天要来了?!爬藤鄙视链末端的中国理工男彻底没救了?斯坦福妈妈:勤能补拙不如“学习印度人”……哥伦比亚大学已被中国学生占领?!学校官方最新:中国学生9961人,占“半壁江山”!复旦大学最新研究:如何让大模型敢回答“我不知道”?今日Arxiv最热NLP大模型论文:复旦大学最新研究,如何让大模型说出“我不知道”?亚裔鄙视链,南加有优越感?外州亚裔:曾遭嘲讽,被指“太白了”纽约回归平静了?新来移民数量大幅放缓 收容所外“门可罗雀”吵翻天!凯特王妃最新视频,被扒出造假痕迹?医学教授:癌症故事不属实!这些“证据”太明显了...突发:华盛顿大学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将解散营地;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奖颁了一个大奖给“弟弟”;华州火山会在我们有生之年再次爆发吗?特朗普因遇刺“稳了”?学者:可以参考43年前的里根遇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