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爬藤鄙视链末端的中国理工男彻底没救了?斯坦福妈妈:勤能补拙不如“学习印度人”……

爬藤鄙视链末端的中国理工男彻底没救了?斯坦福妈妈:勤能补拙不如“学习印度人”……

6月前


多年前我在美国企业工作的时候,我的同事中就有很多印度人。这些印度同事技术能力不一定有我们强,但我却深深佩服他们两项能力:

首先他们的英语读写能力



也许他们的英语带着咖喱味儿,但是他的用词、时态、表达,和语言背后的思想深度,都要比我们同时代的中国留学生都要强很多。

而更让我佩服的,就是他们的执行能力



我们当时是做金融模型的,在一次小组会议上,我们的老板随便说了一个想法,隔壁这位印度老兄下班后加了几个小时的班,把老板的想法尝试做了一个模型。紧接着,人家写了一个20几页的PPT就发老板了。

老板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发现昨天会议上说的idea竟然有员工已经把模型和PPT都做好了,即使他们的模型做的并不完美,即使解读得也并不是那么高深,但已经帮大家做好了下一步工作的准备,老板就会觉得这个员工很主动很能干对吧。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印度人能够在美国硅谷众多科技公司大杀四方,成为高管、CEO的很重要原因。可惜在我们这代留学生中,华人能够成为美国公司高层的还是太少了。

20年过去了,我也早已离开了企业成为一名留学顾问,虽然每年也尽我的能力把学生送进藤校、Top10,但即使到了今天,中国学生——尤其是理工男生——仍然还是逃不出“精于数理化而人文修养欠佳”、“同质化高”、“缺乏创造力”等等刻板印象。

*本文整理自藤思教育Betty老师线下分享会

爬藤鄙视链末端的中国理工科男生,

同质化问题怎么破?

非常扎心的是,有的时候,学生们的行为确实也在有意无意地印证刻板印象。

有一个男生,在申请文书里写道个人最重要的品格是“勤能补拙”,这意思就是直接告诉别人“我很笨拙”。那些录取率10%的顶尖学校,聪明的学生都不一定录取,怎么还会多看“笨拙的小孩”一眼呢?

之所以亚裔的理工科男生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文方面的书读得很少,然后又在很鸡的环境中成长,因此觉得成功的维度很单一,如果不能在数理化这些学科上获得高分,那么就是失败者。

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思路也很简单,可以向我的印度同事们学习。


01

首先就是要多读多写

哪怕是理工科的学生,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写作或者essay的比赛。

02

第二就是多展示自己的艺术修养

这不是只有出了作品集的学生才能做的,哪怕你参加过学校的合唱队,也可以在文书中体现。

03

第三则是多参与一些社区的活动

锻炼自己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和领导力。

最终能有的是一个相对平衡的展示:2-3个学术活动,3-4个义工或者领导力活动,再加上体育和艺术方面的一些其他活动。

对男生,我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词组:Stand up, speak out, and tell your stories。


01

Stand up

在课堂上要勇于站起来

02

Speak out

要敢于说,在课堂上发言也好,还是在小组团队的活动里,都需要有存在感;

03

tell your stories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表达关于自己的故事。写文书就是最典型的讲故事场景,你应该学会言之有物地娓娓道来:如果参与了一个三人小组的有机化学实验项目,那么就应该提到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比如大家的数据不一致,然后在重新实验的过程中的哪一步,发现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讲故事能力运用的场景无处不在,写文书如此,甚至美国竞选总统也会考验讲故事的能力。因此,男同学掌握了这项技能,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人生都不会太差。

除了性格之外,理工科学生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课题的同质化。如果说一千个可以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面对看上去千篇一律的课题,又该怎么树立新的学术标杆?这其实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我有一位学生,在历史课题竞赛全美的决赛中获得了Senior Essay的第一名。那年比赛的主题是“辩论和外交”。

他的话题是一个著名的外交事——乒乓外交,决赛赛场和他角度一样作品超过了100多个。那他凭什么脱颖而出呢?通过比对各种作品的展示。

我发现,虽然最终展示的是2500字左右的论文,但这名学生列举在后面的reference有20页之多,是其他学生的两三倍。

这足以体现深入研究的力量。既然大家都是从资料里获得灵感,吸收得越多,输出自然会更从容和有创新。


比完美成绩单更重要的,是你的创造力

其实对于美国藤校来说,一份完美的成绩单并不能让你脱颖而出(每个人都有完美成绩单),而比成绩单更难的,是你的创造力。

并不是说你非得发明人造飞船才算有创造力,那么你把它想得太复杂了。实际上,把生活中现存的元素重新组合就足够。

比如宋朝开封食品店就已经提供“咄嗟可办”的叫餐业务,而把它和互联网结合,就有了新的东西。

今年我们有一位学生拿到MIT录取,就是在学术领域做了“微创新”。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有一个研究,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化合物和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药物开发的效率。

我们以往化学制药,要先通过化合物或生物制剂的合成,然后在动物、细胞上不断做实验,从老鼠到兔子到猴子再到人类,战线非常长,对于制药公司的经济实力要求也很高,诺奖的工作就是开创了用计算机来模拟药物筛选。

这位学生早起也是尝试做计算机模拟筛选的工作,而到了11年级,他不光是用计算机模拟,同时到实验室用细胞实验来证明模拟化合物的作用到底有多强,进一步给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实验结果。这就是一种创新。

另外一位去年拿到哈佛的学生也是如此,他是研究“什么样的基因导致了人类的衰老”,他的研究方式比较创新,是一个生物和计算机相结合的课题。

可能有家长要说吗,创新就是让高中生做科研吗?并非如此。

我们有一个美高的学生。他用无人机解决了校园停车难的问题。他用无人机拍摄了校园的平面图,找了三家公司并得到了三种规划停车的方案。

可以想象当他把这些方案拿给老师时后者的震撼,毕竟其他孩子都还只把无人机当玩物,这学生不仅拿了方案,还货比三家。

学校当即承诺,选中任何一款方案,都会给学生留一个免费的停车位。这可谓一石二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给自己谋了福利。


还有一个故事是于盲人读书会的

有一次,我路过波士顿一所叫做Perkins School for the Blind的盲人学校,一查才知道,原来著名的海伦·凯勒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读书的。

一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100多年前的美国就能把盲人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作者,今天的科技这么发达,我们是不是具备更好的培育残疾人的条件?

于是我对一个在波士顿读书的学生说:你读书的地方离Perkins School那么近,如果能和这个学校一起联合搞一个读书会,一定会对美国培养盲人学生的方式有更深刻的认知,这不就是一个好的idea吗?

当然,看似随机组合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需要学生有发现问题的眼睛,然后用创意解决问题。

理想情况下,对于高中生而言,学生的兴趣、天赋还有社会需求,重合得越多越好。


选择和自己匹配的院校

升学需要靠巧劲儿

随着2024届申请季的基本落定,25届的家庭也要紧锣密鼓开始申请季了,很多人会在暑假安排访校,并且确认最终的择校清单。

在我看来,选择一所真正和自己高匹配的学校,也要比多考几门AP或竞赛更重要。这是硬实力之外的巧劲儿。

  • 霍普金斯非常看重学生做过的研究,学校平均到每个学生上的研究经费是全美之最。如果你有志于申请它,那么最好具有研究的背景。

  • 宾夕法尼亚大学非常看重创造社会价值。在它的价值体系中,知识如果不能服务于社会,那么就是无用的。

  • 如果你在申请文书中大谈对沃顿商学院的崇拜,透露出对金钱的渴望,那么宾大肯定不会录取你。

  • 即使是沃顿,也不想培养只会赚钱的人,它想要培养的是青年领袖。

MIT和斯坦福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多元化了,并不想要书呆子。

MIT的申请表上只让填4项活动,因此需要精挑细选,通常是1个学术相关、1义工相关、1个体育、1个文艺这样的组合。

斯坦福从来就不缺理工科的人才,很多人都已经有了创业赚钱的经验,进大学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而是想获得生活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女生申请斯坦福可能还有一些天然优势,男生想要靠学术卷进去难度登天,一定要体现出人文艺术的修养,才能靠多样性打动招生官。

这里也是有巧劲儿可以使的,你在了解学校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最终都可以在文书中体现出来--

  • 如果想去霍普金斯,那么可以提及它每年在研究经费上投入的数量;

  • 如果想尝试宾大,那么不妨引用创始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生平。

爬藤赛道越来越“不确定”

家长:控制你所能控制的,接受你所不能控制的

对于国际赛道的家长而言,感到不安和焦虑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下的常态。

小时候卷成绩,申请的时候要卷文书和科研,好不容易进了心仪的学校,还要担心中美关系和人工智能会不会冲击专业的前景。

我在此借用古希腊著名哲学学派斯多葛(Stoic)的一句名言作为解决方案:

控制你所能控制的,接受你所不能控制的。

放到日常的语境里,能否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是不可控的;但每天坚持自律的学习,是可控的。

身高和外貌,是不可控的;但塑造自己的气质和魅力,是可控的。能否在活动中担任领导角色,是不可控的;但如何发挥自己的领导力,是可控的……

对于高中生而言,我们能做的要比想象的多很多。

中美关系是不可控的,但两者之间的利害冲突不是今天才有的,而且对本科的影响并不大。本科不像一些研究生项目,后者因为拿的是国家级单位的研究经费,项目研究只对本国的学生开放。

与这种不可控制性相比,本科的文书和材料展示则完全是属于可以控制的。

人工智能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培养领导力的部分是可控的,在未来可以把人工智能当做更好的助手。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职场人士,然后分配了你10个毕业生,他们的能力非常优秀,但是没有经验,这个时候便轮到你的领导力发挥作用了。

另一方面,这个领导力是多维度和跨学科的,因为未来肯定是强调各种专业融合的,你需要文理兼修,甚至可能也需要具备艺术修养。

对学生来说,领导力其实就和前面提到的创造力一样,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概念,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有很多可以体现的。

美国院校录取的时候,经常会问学生一个问题:“你有怎么样的legacy?”

Legacy这个词直译过来是遗产的意思,感觉很恢弘。但在英文的语境里,它有一种“精神遗产”的属性。哪怕是一所不出名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有legacy。你为学校创立的俱乐部,为社区做过的贡献,统统都叫legacy。

有一天你从学校毕业了,但10年之后,你创立的演讲俱乐部还会培育新的人才,为学校和社区注入活力。

如果有什么经验可以提取的话,那么可能是这样的:大胆尝试,不要小瞧你的努力——有很多人把你的初心传承下去,这就是你的legacy。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爸爸真棒”小助手
领本文顾问解码表

5月20日周一晚19:30

2024 ISEF全球总决赛刚刚落幕

中国学生最新战况解读来了!

5月21日周二晚19:30

双语国际校在英语教学上有什么问题?

一二线城市有哪些信息差?

5月22日周三晚19:30

国际教育圈的怪象

演讲和辦论比赛的参赛者年龄越来越小?

5月23日周四晚19:30

经典爬藤路径大PK!

竞赛、二外,科研…真的这么重要吗

5月24日周五晚19:30

2024大考落幕,解析AP数理考情趋势

5月25日周六上午9:30

未来几届,美国大学招生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滑动看下周活动预告👇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关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爸爸真棒

相关新闻

深圳妈醒悟:花费百万,中产爬藤只是场赌博!不如把孩子打造成“特别的人”……20元就能买1杯,“没兴趣打价格战”的星巴克,也打折了?中国会员数已超1.27亿,然而……老骥伏枥的中国:五旬老太守国门,七旬董姐搞选秀,老网红贾跃亭要直播,年轻人也开始“蹭老”了……15万中国留美理工生又被“卡脖子”!美国不装了:中国学生来学文科、印度多读理科……15万中国留美理工生又被“卡脖子”!美国不装了:中国学生来学文科、印度多读理科…猫meme为何让人上头?网友:新时代的“赛博散文”……被家暴,又遭霸凌,17岁的钟美美“人设崩塌”?网友:难以置信…龙到底应该长啥样?看了这些人设计的“怪”龙,我沉默了……中国家长沉迷卷竞赛却“害”了孩子?爬藤大神大实话:招生官最看重中国学生这项特质一改高姿态?日本名校正在争夺中国生源,国内中产家庭也掀起了“低龄留学”的风潮……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魔都妈慌了:中产爬藤已经凉了?藤校教授的一番话点破了真相……藤校大洗牌?福布斯发布20所“新藤校名单”,留学生看完彻底凌乱了……一位爬藤失败的妈妈:不愿卷的孩子、被熟人坑、被家人pua,都被我赶上了……太可怕!悬崖边上“堵人”了?大量游客被挂半山腰:脚下是万丈深渊,动弹不得…救援费用曝光,网友炸锅→英国UCAS:“文书作弊”印度第一,中国第四!用AI写申请文书真的会“没学上”……巴黎奥运美炸了!体育鸡娃爸妈却对着美国队“名校含量”流口水:斯坦福51人,伯克利49人,哈佛13人…“宇宙第一中学”人大附中的优秀毕业生为何纷纷走向平庸?芒格的这句话点醒了中国家长……就离谱……!设计师认真做字体没人看,字印在“龙年限定”的衣服上却卖爆了…又一中国留学生被曝“ED毁约”!和这样的人同高中,真气死人了……唏嘘!成功的美国梦?印度裔男子苦撑“有钱人”,最终举枪对准家人…“凌晨2点,发完最后一条朋友圈,他去世了”:人这辈子,最值钱的不是车子房子,而是……魔都妈终于清醒了:2000万培养不出奥运冠军,这条“更省钱”的赛道却能每年几十个牛剑藤…全球第一!NZ这次厉害了!新西兰人却不买账:“这就是房价高、交通差的原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