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院士建议:给高校科研人员一个安静的板凳,再鼓励他们坐冷板凳

院士建议:给高校科研人员一个安静的板凳,再鼓励他们坐冷板凳

1月前

谭建荣:我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坐冷板凳、热板凳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板凳坐的问题。


院士建议:给高校科研人员一个安静的板凳,再鼓励他们坐冷板凳

来源/必记本公众号


问:您一直在科研一线。在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去定位?


谭建荣:高校是新的科研思想、新的产业技术的发源地和萌芽地,但真正的产业化还是要靠企业。高校的主责是培养学生,并且由老师带领学生去做研发,研发出新型的技术、系统,新型的解决方案等等,然后由企业进行产业化。高校本身能够直接介入产业化的人是很少的。


问: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过去在产教融合方面我们有很多卡点和难点,包括高校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够理想等等。您认为在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方面要如何发力?


谭建荣: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卡点,就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产教融合也是这样,各个项目有各个项目的难点,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难点。有些项目缺资金,有些项目缺人才,有些项目缺政策,有些项目缺土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创新企业是主体,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这样才能打通整个链条。单从高校端来看,需求是不足的,包括科研需求、创新需求,以及有效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人类前进的革命动力。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特点。现阶段的创新,企业是主体。


问:要从产业端往上走,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国家现在很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强调要在他们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进行长周期、高强度、稳定的培养,让青年科技人才甘坐“冷板凳”。您怎么看?


谭建荣:我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坐冷板凳、热板凳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板凳坐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实行末位淘汰,你冷板凳坐了三年、五年没有成果,就要被分流,板凳就没有了。现在大部分科研人员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板凳问题,而不是“板凳冷热”的问题。现在,很多青年教师有焦虑情绪,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问题。所以,首先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板凳,然后再鼓励他们坐冷板凳。我认为关键在这里。


问:您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有什么建议或期许吗?


谭建荣: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发展,根据本单位、本地区、本学科的特点来发展。优秀人才的成长没有统一模式,统一模式就会僵化和教条化。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择研究方向,让做科研的人真正喜欢做科研,这是本质问题,培养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也是这样,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本研究方向的兴趣,有了兴趣,他自己就会去钻研。所以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让他热爱本专业。


是内驱,而不是外面驱动。



END

推荐阅读

新书绪论 | 给民主另一种可能,扬长避短的新方案

新加坡模式的隐患:李光耀生前重大警示会否成真

特朗普卷土重来,美国大选是2024年全球最大风险?

潘光旦:真正的自由不是散漫和放纵,而是自知和自制

北大教授钱理群:伪精英的六种病征,他们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一个时代的记录

相关新闻

一些高校的“院士喜报”悄悄撤下了……同济校长郑庆华院士:大模型的四大缺陷厦门大学韩家淮院士团队:为什么新冠疫苗的保护时间如此之短?——有关 COVID-19 疫苗的现状及未来张捷院士:即将改变我们人生的科学技术丛京生院士专访:六个问题,有趣的启发花40万元买“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不会卖资格,被授予院士的中国人多“很正常”长期手机辐射,或致性功能异常、影响发育与脑活动?施一公院士:电磁辐射对生物系统的影响,这次说清楚了!“布袋院士”赵东元: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教授崔屹创办的Amprius公司再突破!400 Wh/kg 10C放电硅负极电池获国际电池论坛最佳产品奖孙凝晖院士给正国级、副国级讲课的万字长稿《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90后博士当选的院士头衔花40万就能买?欧洲自然科学院:不会售卖!Sleep Med Rev:陆林院士团队揭示原发性失眠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元英进院士团队新作:通过酶工程让氯酶具有氟酶活性,有望拓展有机氟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给正国级、副国级讲课的万字长稿《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通过陪儿子拜访院士,让孩子从优秀的人那学到智慧,要以他们为榜样,选择自己成长的道路。陪“嫦娥”长大的院士,头发全白了离谱,40 岁杰青谈恋爱也算“早恋”?学生竟要求杰青导师评上院士再谈恋爱......万字长文专访IEEE Fellow丛京生院士:意外结缘EDA领域,寻找半导体技术「拐点」刚刚,这位院士的去世,让我看清大国博弈的本质!葛均波院士:将至已至,以梦为马——人工智能辅助结构性心脏病诊疗韩雅玲院士:展望心血管代谢学科发展,摹画疾病管理蓝图葛均波院士:中国介入医学发展及未来展望 | CCIF&CCPCC2024杨雄里院士:脑机接口让人拥有读心术?有可能,但必须规避风险田院士的四合院豪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