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益恶化的申请环境中突围?(竞赛篇)
作者:Kathy碎碎念
转载:小荷金灿灿
这个话题其实是我一直都不想谈的,因为觉得讨论起来很丢人,有自曝其短的味道。但最近相关事件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五一期间,先是有多位考生家长反映IB疑似泄题。随后IBO发公告,说明了事态最新进展,以及对作弊的处理措施。紧接着,AP的泄露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小贩居然在考场外公然叫卖、兜售试题。联想到去年和今年A-level、AMC的大范围泄题,“有头有脸”的竞赛和考试,几乎无一幸免。在这样的风气下,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学生未来的申请会愈发艰难。
因为我家是高考体系,有熟悉我的家长就问了,高考是怎么杜绝这个问题的?
首先,高考是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没有之一。数以亿计的学生和家庭通过这个考试改变了命运。所以不容有失。高考试卷历经命题、印制、运输、保管、发放、回收、阅卷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被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管控。高考作弊最高可判七年。我家大宝的老师里,就有多位参与过高考命题。在命题开始前几个月,老师就被集中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去出题。待高考全部结束后,才能离开集中住所。命题人不承担当年高三年级教学任务。在一定时间内,不参与相关科目的教辅编写工作。
其次,不仅高考这样,“体制内”区以上的考试都是被严格监管的。即使是省市一级的学科竞赛,由于是当地教委牵头,在管理机制上也沿用成熟的做法,和机构的考试管理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曾有一年,某省承办某学科竞赛的高联决赛。某省暗示了一道大题。爆出来后,被取消了多年的竞赛承办权和命题权。导致该省在这个领域好多年抬不起头来。
听了我的介绍,家长们不由得感叹,要是都像体制内竞赛那么严格就好了。那在现实中,留学体系里,有这样经得起考验、含金量高的竞赛吗?
作为曾经的竞赛生家长,我对一个竞赛的评价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考试管理严格,不掺水。泄题、代考是不可容忍的。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这个竞赛就被废掉了。如果学生的申请资料中只有该竞赛的超高分,而缺少相关活动的支撑,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这也是今年美本理科顶校更多从中国体制内竞赛生里挑人的背后逻辑。
二、拓展学习兴趣,学有所得。美本强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而不是培养做题机器。仅靠堆叠辅导班和熟练记忆来提升成绩的做法,不适用于国际竞赛。
三、遴选度合适,奖项设置合理。常打竞赛的都知道,题太容易了不行。获奖面过大,奖就不值钱了。反之,获奖人数很少,费半天劲最后拿不到奖,同样不利于该赛事的普及推广。所以既要有门槛,也要保证奖项的覆盖度。
四、在大学里认可度高。从功利的角度说,要对升学有所帮助。一个竞赛好不好,最直观的指标就是拿到这个奖后,能进到哪个大学。如果参加某个比赛的获奖选手纷纷被头部大学录取,说明这个奖“不水”。当然,大学录取有很多因素,但至少此刻,奖项是加分因素,而不是减分因素。
虽然市面上准留学生可参加的竞赛不少,但符合上述标准的竞赛,坦率说不多,而且有些还要自身具备较好的基础,或预留相当的时间。
相关阅读:
学霸姐妹花双双进藤校!不卷竞赛,高中创业,听完才知道什么是赢在起跑线…
10万条录取数据透视美本申请:冰火两重天,大分水岭时代已到…
作者:Kathy碎碎念,转载:小荷金灿灿,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