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瓶颈?资金短缺?帮你解决创作痛点
重磅策划许久的《短片创作实训营》即将开课。
我们邀请到的课程总导师,同时也是这次活动的剧本指导,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电影编剧和导演的梅峰老师。
由梅峰老师编剧的《春风沉醉的夜晚》,曾在2009年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编剧奖;2016年他执导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斩获金马奖最佳男主和最佳改编剧本后,又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拿下同样的大奖。
在这次的《短片创作实训营》里,梅峰老师会跟学员面对面交流、针对性指导,以短片的剧本创作为切入口,帮助学员们解决在剧作层面上遇到的问题,以及最好的应对策略。
在开课前,我们采访了梅峰老师。
以下是采访内容的精华整理。
从剧本开始学习
高中的时候,比较喜欢看小说。虽然学校的图书馆很小,而且也有考试的压力,但像《简爱》《呼啸山庄》,法国的雨果、乔治·桑等,基本上都看过了。它们给我带来的情感体验,非常强烈。后来选专业的时候,看到中文系,觉得跟自己的兴趣比较一致,就选了中文专业。写作课也是中文专业的一部分,写作和阅读的兴趣,差不多就是那个时间慢慢培养起来的。
毕业后参加工作,对环境不太适应,好像那个生活的感觉啊、节奏啊,对自己来说比较僵硬、单调,没有变化。那时候我到北京出差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跑到北三环电影出版社和中国影协的那个楼,它一楼有一个读者服务部,我在那买很多书。
梅峰老师
那时候电影相关的书出版的并不多,有一些重要导演的书,也有一些基础理论,就是电影理论、电影史方面的书。当时有一本杂志叫《电影世界》,每一期都会有两三个电影剧本。那时候也没很多看电影的机会,跟电影的接触就是看这些剧本,慢慢就培养出跟剧本打交道的习惯,这才了解到剧本是什么样的形态、它跟电影到底是什么关系。我的学习,就是从剧本开始的。
后来偶然看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就报名参加了考试,专业选的是电影史论,也不是创作向的,现在我在电影学院主要的授课,也是电影史。创作是因为一些机缘,遇到了娄烨。我们之间的信任和了解,都是看对方的作品:当时他看到了我读研时的毕业论文,我也看过他的电影,俩人很聊得来。正好他手上有个项目,就合作了。
梅峰老师和范伟
要把编剧当副业
我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大学老师。编剧对我来说,就是副业。
就像剧作专业的基本教材,就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他在序言里对年轻人编剧的忠告就是:最好不要把编剧当成第一职业来做,最好它是一个副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其实是一个特别有挑战性的职业,因为有太多的未知,因为不一定有项目。
我们文学系毕业的学生,基本还是进行业,做编剧、项目策划、文学策划。有这么多分类,是跟文学系的专业设计有关系的,比如本科阶段有两个专业,一个就叫创意策划,另外一个叫剧本写作——这就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够适应职业环境做的专业设计。
梅峰老师在《不成问题的问题》片场
并不是说你学完就业了,在职业环境里马上就能有适合的项目去发挥你的写作能力,这是一个不太现实的事情。实际情况是,你进入行业、熟悉产业环境、跟进一些项目、慢慢地积累经验,找出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东西。在职场环境里,选择权并不在我们,关键还是要看市场需要什么。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除非你说:我就不进入工业环境,就要去做低成本、小制作的、偏作者向的独立电影,那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市场环境里的从业者,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市场环境里,你处在被挑选的过程里,那是很残忍的,关键就要看你能不能坚持。坚持,就是你要不断去写。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个十年八年,你很难在各个方面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状态。这里说的成熟,不是说你用技巧和方法就可以处理问题,而是说你有了成熟的观察社会和人的眼光,这样你才可能拥有一个真正扎实的写作基础。
梅峰老师在给范伟和殷桃等演员们讲戏
素材决定故事
对一个剧本来说,故事和人物是一体的,没有谁比谁更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素材。我一直强调素材。这个素材,主要来自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文学改编,不管是短篇小说,还是中篇小说,它那个素材的体量一定要足够丰富。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对它感兴趣,能让你灵光一现觉得“这个点子真好”,你要对它有预判,觉得它值得你付出辛苦,把它改编成一个作品。另外一个比如说你从新闻报道或网络上看到的时事新闻、社会话题、真人真事,值得改编成电影的也非常多嘛。比如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都是基于这样的社会题材改编成的电影。再有一个就是虚构。即使是虚构,也要基于熟悉的生活和熟悉的人,以及在这些人和生活当中发生的有意思的事件作为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我们刚才称之为素材的东西。
梅峰老师给殷桃讲戏
所以不管哪个方面,都是素材在决定我们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本身,就涵盖了人物情节、戏剧性甚至是类型。
新人写剧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面对这种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多看、多学习。剧本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图景,从开端到发展,然后到高潮再到结局。它有点像建筑图纸,要有设计、做结构、做计算。这个要怎么学呢?最好就是从去看电影史上那些重要的作品,从你自己感兴趣的角度、风格、类型,甚至是你特别喜欢的导演,从他们的作品里去琢磨、去学习。这跟写小说是一样的,写小说不也得基于大量的阅读嘛?你要对风格有了解,要懂结构、知道怎样塑造生动的人物,有足够的文字美感。你把这个过程转换一下,就是写剧本。
不同的是,小说跟剧本的媒介不一样,电影有它自己的特性。电影的特性是什么呢?比如说,小说中有心理描写,但电影你就不能这么干,否则就是没有尊重电影媒介的特性。
剧本要生动、有感染力
判断剧本好不好,要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故事是不是生动、有意思。我们说的戏剧性的意义在哪呢?就是它是不是让大家感兴趣,能不能带动大家的热情。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看的过程中,是不是具备唤起观众内心情感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评价一个作品好不好的重要指标。
研究什么样的故事好看,就要好好研究一下好莱坞电影。它在100多年的发展中,面对社会变化,总是能很快做出调整。当然它也有衰退的时候,比如二战以后,它们喜欢拍历史巨制、史诗大片,遭遇滑铁卢、几乎没人看。那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它们就迅速做出调整,去拍年轻观众爱看的电影,所以它很快就又跟上了。
当下的好莱坞,在遭遇新一轮的困境,比如漫威和DC的那些超级英雄大片。但是要知道,漫威刚出来的时候,那个票房是很好的。为什么观众看着看着不爱看了?就是故事上没有创新、变得不新颖了,总是在重复一个东西。包括007系列也是这样。观众看的多了,慢慢地就没有刚开始时的强烈感受了。在这个事儿上,技术再好也不行,因为技术不解决内容的问题。
梅峰老师在片场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观众越来越专业了,而是看的越来越多了。回想一下当年好莱坞大片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票房大卖的那个《亡命天涯》,在美国电影里就是个很普通的动作片。
电影就是这样一个媒介:它一定要给观众带来没见过、没感受过的新鲜感。比如《地心引力》,一上来就用十多分钟的长镜头给你拍太空,为什么观众不觉得那个镜头长?因为你没体验过,所以那个镜头的分分秒秒,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但是,当这种体验一次又一次被电影放大、重复,我们的新鲜感就会钝化。
能不能在故事里提供足够的新鲜感,是电影的麻烦所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