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会问:为什么不能好好做事,非要把心思花在“搞关系”上?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历史学家孙隆基提出过一个概念:“成人儿童化”。
什么意思?
孙隆基解释,在我们这个社会,规矩大于个人。
社会对人的评价,也不是看他的能力和个性,而是看他处于什么圈子,和什么人来往。在这个文化架构之下,大家必须小心翼翼地维系着和周围人的关系,不敢做出真实的自我表达。《理想之城》中,就有不少“儿童化的成人”,他们看似已经是成人,实际上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用服从来换取爱的小朋友而已。比如苏筱的前男友周峻,他为了出人头地,到处巴结权贵,出席各种酒会,甚至可以抛弃女朋友,和有实权的主任在一起;苏筱的闺蜜吴红玫,哪怕上司一再鼓励她有话就说,她却硬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生怕惹上司生气。剧中的刘铁生,就喜欢所有人围着他,说他好话,“给他面子”。作为奖励,他会把赚钱的项目心照不宣地留给对方。“中国精神的纲领就是‘面子’,只要抓住这个面子,就像揪住了阿 Q 头上的那根小辫子,牵他往东就往东,牵他往西就往西。”但在《理想之城》中,苏筱的横空出世,把这种表面和谐摔得支离破碎。对她来说,没有什么面子可言,有的只有一张张干净的造价表。在她的推动下,原本死气沉沉的公司,接连抢下了几个数千万的大单。似乎只有刘铁生这样的“讲究人”,才能在关系网中,混得如鱼得水。的确,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大家彼此给个面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今天你帮邻居接下孩子,明天邻居帮你拿个快递;今天你帮朋友解决难题,明天朋友帮你说句好话......可以说,“人情”就是齿轮,维系着社会的平稳运转。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到的,每一个家庭以自己为中心画出一个圈子,周围的邻居亲戚都是圈子的一部分,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圈子里互帮互助。可“人情”一旦渗入权力系统,注定会引发不可收拾的恶果。比如震惊全国的云南孙小果案,罪犯孙小果曾多次被判刑,却能从死刑变成有期徒刑,最后数次减刑,只在监狱里蹲了12年就出狱。出狱之后,孙小果住着母亲买下的千万别墅,经营赌场,放高利贷,成为云南有名的黑老大。直到中央督察组进驻云南,把该案件列为一号案件,孙小果才被判处死刑。与此同时,19名公职人员被判刑,云南省高级法院两任院长被处理。但调查一圈下来发现,孙家最大的官员,也只不过是孙小果的继父李桥忠,一个分局副局长。可是李桥忠深谙人情社会的种种精髓,做事讲究,很讲义气,别人也愿意帮他。继子出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熟人,好说话”,通过战友、老乡等关系,一路请客吃饭,到处找人帮忙,认识了不少云南省高院的人。接着,他再请客送礼,说尽好话,让对方在孙小果案上“关照一下”。审判孙小果案的人员中,虽然有不少都收受了孙家的钱物,但相比钱财,他们更多是看在请托人的面子上,怕伤了和气,于是答应了下来。比如,一位牵涉其中的法官梁子安就说:“改这个案子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不对的,但面子上又抹不开。”层层失守背后,唯一没有为人情让步的,只有一个监狱纪委书记,何绍平。当时领导给何绍平打电话,要给孙小果减刑,何绍平坚决不同意减刑。他解释说:“(不同意)不是图什么,是我必须要依法。”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评价:“如果多一些人能够像何绍平一样坚持原则,孙小果也不可能‘复活’。”让人觉得安慰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苏筱和何绍平已经不再是少数,他们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了社会改变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沉迷于那些表面和谐,而是勇于打破平静,去表达自己的诉求。被公司克扣工资,他们不会“顾全大局”,而是勇敢用法律途径维权;被上级性骚扰,她们也不会忍气吞声,更不怕伤了和气,而是一定要让坏人绳之以法。遵从潜规则当然很容易,毕竟和周围人做着一样的事情,你不会觉得自己过于突兀,心里也会有很大的安全感。这就是《乌合之众》里面所解释的:
当人们感到不安时,就会倾向于加入一个稳定的群体,让自己成为整体的一部分,以此对抗外界的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一边痛骂潜规则,一边陪着笑容讨好别人,因为离开了这个体系,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无处容身。
但就像那句话说的:大人,时代变了。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原子化”阶段,大量年轻人涌入一二线城市,在同样陌生的环境里,谁也不认识谁,过去那种搞关系、讲人情的土壤,已然开始撕裂。
更何况,他们深知,迎合与融入,并不是变得成熟,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毁”。
心理学上有一个“心体一致”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达到内心的和谐,自己的行为必须要和自己的价值观一致,否则就会产生“失调”。心理学家弗洛姆就在《自我的追寻》中强调,生命有其自己的内在动力,它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下去。如果生命的发展受阻,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觉、思想和情感,那么生命的能量就会分解,进而转化成破坏能,产生强大内耗。《人物》曾报道过一个从卷烟厂辞职的员工王通,他离职之前早8晚4,一年到手25万,工作就是按按按钮,没什么技术含量。这份“入职即躺平”的工作,让无数名校研究生趋之若鹜。但对王通来说,他所感受到的,只有窒息、挣扎和煎熬。工作内容简单枯燥,管理模式一成不变,在里面耗费了11年青春,他总是在想,还要继续下去吗?33岁这年,他想到自己已经买房买车,孩子也上了幼儿园,终于决定辞职,为自己活一次。王通的父亲气得几天吃不下饭,同事也炸了锅,只有他自己觉得心满意足,因为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颗没有想法的螺丝钉。有志气的年轻人,早已不甘心为了虚无的安全感而自我拉扯,而是要追随内心,做着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站了起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渐渐明白自己不要什么。哪怕他们的观点还不够成熟,但起码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诉求。试着成为你自己吧,用自己特有的理性和爱意,去获取幸福。作者:唐一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编辑:布丁
你可能还喜欢:
点个在看,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