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开始举行,而语文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
等今年6月7日,作文题目新鲜出炉,圆方会再尝试着写一写,不过今年在题目出来之前,还想尝试着押题一下。看看,能不能猜中出题老师的心思。个人判断,这次高考作文可能和最近的两次集体学习提的关键词有关,这两次学习分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1月31日关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旨是: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5月27日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主旨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相对比来说,如果我是出题老师,80%的概率会重点第“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这个“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上下功夫。(也有20%的概率会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就业理念)
认真学习“高质量发展”这一次会议。学习完,会深刻认识到,“高”的支持就是“新”。而“新”的关键就是“新质生产力”。那么“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建议把下面这段话全文背诵: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嗯,大概主要出题范围和关键要素呢,大概就是这样了。可能小伙伴还是不知道题目会怎么出,那圆方就更直接一些。尝试着出五个题目,看看能否猜对一个。其中四个是围绕“高质量发展”,一个是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兴趣的准备参加高考小伙伴可以尝试着写一写(即便作文用不上,估计政治这一门也有点帮助)。4月8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100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5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3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过初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国务院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设立的一系列奖项。请结合上面的两段材料,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思路参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据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19日)的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到16.8万辆,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2%,这一里程碑式的数字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渗透率才突破1%,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渗透率提升到了5%,而2020-2024年仅仅4年多时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提升到了50%,提前实现了原本设定的2035年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这一成就背后是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请结合上面的两段材料,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思路参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瞄准浦东新区具有改革场景、具备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提出的五方面重要举措:一是加大规则标准等开放力度,完善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窗口;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管理和协同创新机制,健全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建设开放创新生态;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为各类人才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环境,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四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五是深化人民城市建设实践,创新高效能城市治理体系,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思路参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2005年,钱学森对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提出更高期待:“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之问”的满意解答,蕴含在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中,要找到它就需要在各社会领域进行探索和改革。在这方面,“钱学森之问”必然会伴随中国的发展,始终启发人们的思考和创新。(思路参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就业观是人生理想在职业选择上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就业预期各不相同。应该看到,不同的职业岗位,客观上确实存在着种种差异,就业者在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而言,关键是要找到我之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增强学习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才能在就业创业时掌握更多主动。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一样能实现青春的价值,还能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思路参考: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深入分析一些行业出现用工缺口的原因,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五个题目出完了,也给了解题思路,小伙伴们觉得,那个题目最有可能成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呢?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在文后留下你的“题目”。圆方也会精选出来,给今年参加高考的小伙伴们助力一下。也希望小伙伴们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今年准备要去参加高考的小朋友们。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小伙伴反映看不到圆方文章的推送,一方面喜欢看圆方分享的,可以点亮特别关注的小星星。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小伙伴们下方的点赞、在看和转发三连支持一波。
你的关注,是圆方持续分享的动力。
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