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14岁现象,男生女生都逃不掉,父母再难再卑微也别让孩子一个人面对
虽然依然会“忙乱+手足无措”,但这些年,我的“带娃经验值”一直在稳定上涨。
从带大宝时的小心翼翼到带二宝时的不拘小节,从一个带娃新手变成敢于一肩挑两娃的遛娃老手,经验让我受益匪浅,但我依然会用一句话时刻提醒自己:
“教育是一门科学。”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可以一概而论,更不可以用通用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网上那些所谓简单、高效的办法,我都是选择性地接收。
但是,除了个性,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孩子们身上也存在一定的共性。
孩子两岁多,几乎都会迎来一个“叛逆期”;
四岁左右的孩子似乎都会“吹牛”、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上了小学之后,无论之前多黏人的孩子,都会越来越想要独立……
因此,我们带娃时,除了考虑孩子的个性,也需要对照着成长的“客观规律”,观察孩子所处的成长阶段,有技巧地应对。
大宝马上12岁了,他的思想要比同龄人成熟一些,通过生活中的不少细节,我发现他现在已经有些像13岁的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下文会具体说明原因)。
也就是说,他很快就要告别“前青春期”;而我,很快就要面对传说中“可怕的14岁”了……
怎么办?
13岁 vs 14岁
这之前,我写过几篇文章和大家聊青春期问题。
随着对相关问题的深入了解,我发现青春期的说法过于笼统,不能完全概括孩子的特点,还需要更加“细分”。
查阅资料时,我想起了一套书——
《你的N岁孩子》系列,由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路易斯·埃姆斯所著。
从1岁到14岁,一群来自耶鲁大学的学者跟踪孩子们40多年,研究他们行为的变化与发展,最后总结出了一份“客观规律”,几乎影响了两代美国年轻父母。
而其中《你的13~14岁孩子》这一本,刚好对应了大宝现在的状态,能够为我“提前剧透”一番。
当然,虽然我写的是大宝,但13、14岁现象男生女生都会遇到,性别差距有,但更多是年龄阶段的共性。
13岁的内向纠结vs
14岁的外向放松
13岁的孩子大多什么样子?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他们最突出的特点,那一定是“离群索居”。
比如大宝,他从小就比较内向、慢热,但如果是在熟人面前,他也是会侃侃而谈的。
但是,最近我发现他更加内向了。或者不能说内向,而是故意不想与别人(尤其是成年人)打交道,总是想一个人待着;同时,他看待问题也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这就是独属于13岁的纠结和敏感。
而且,他越来越喜欢动手的活动,就像书中形容的那样,“喜欢敲敲打打,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东西”。
这则是独属于13岁的“灵光一闪”。
13岁,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正在经历“显著的变化”,所以他们下意识地寻求更多个人空间。开始时刻关着房间的门,不爱出门,总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一旦发现父母在“窥探”什么,他们就会非常不高兴。
而到了14岁,内向的他们会发生360度的剧烈转变——在情感上,孩子会变得十分外向。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外向意味着他们会更高兴、更积极,但不意味着他们会停止和家长对抗。
说白了,14岁=阴晴不定。
书中是这样形容他们的:
14岁的孩子很少会把自己的盖子捂住……(他们就是)要让你知道他“很不爽”“生气了”。尤其是男生,常常会“乱吼叫一气”。
他们处于一个放松自己的状态,不再像13岁那样小心谨慎,遇到事情或困难时更喜欢直奔主题去解决。
13岁的自我意识冬眠vs
14岁的独立意识觉醒
13岁的孩子处于自我认知和探索的初期阶段。
就像创业初期,一个公司很难摸清发展方向,13岁的孩子也不确定自己到底是谁,未来该什么样。
这样不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是他们情绪波动的源头,他们隐约感觉到了变化和动荡,因此不安。
这时,他们就像冬眠的小熊,睡得不太安稳,有了反抗父母的能力,却在很多方面依然依赖父母的保护。
一面渴望独立,一面害怕失去家长的保护,这就是他们内心冲突的来源,也是他们自我反省的表现。
不过,带着对自我的思考,冬眠的13岁孩子总有一天会醒来——冬天结束、春天到来,14岁,正是孩子们走出山洞、迎接阳光的年纪。
14岁的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更清晰,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和父母是不同的。
他们会更加自信地表达观点,认同自己的能力,希望自己能做更多决策,也愿意承担更多责任(伴随着经常给父母白眼)。
如果你的娃表现出了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对未来的规划意识(有些孩子会有强烈的职业倾向),那么恭喜你,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走出冬眠了~
13岁的单一反抗阶段vs
14岁的双重反抗阶段
还有个有意思的特点,我觉得值得单独拿出来说。
看完上面的对比,大家是否会觉得14岁的娃要比13岁更“好”?
其实不然。如果实际相处下来,我们会发现,14岁的孩子更让父母头疼。
这是因为13岁孩子的反抗和挑剔,主要针对一个人(单一反抗阶段)。被针对的那个一般都是母亲,至于原因,大家估计都能猜得到——说白了,就是“谁管得多就烦谁”。
至于父亲(以及平时不太管孩子学习生活的母亲),他们虽然也会遭到对抗,但还能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信,孩子偶尔会展示一些尊重。
同时,13岁孩子的反抗也是沉默的、隐忍的,家长不会被“怼”得太惨。
到了14岁,情况就更糟糕了——
“单一反抗”进化成“双重反抗”,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无论是管得多还是管得少,孩子一律无差别攻击。
而且,他们不仅会反抗父母制定的规则和要求,还会开始挑剔父母的外貌、衣着、行为,还有他们最讨厌的,就是父母的“忆当年”。
孩子会这样,不是因为真的厌恶父母,相反,14岁的孩子“内心虽抗拒,却依然深爱父母”。
他们会这么别扭,是因为他们很在意自己的“社交形象”,需要寻找和界定自己的身份,希望摆脱与父母的联系,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少消耗,多倾听
先共情,再沟通
这篇文章,我不想用太多事例跟大家讲14岁孩子到底有多“危险”。
很多相关的社会新闻,大家一搜便知;那些被“中二病”孩子折磨到神经衰弱的父母,身边一抓一大把。
重点还是怎么做。
《你的13-14岁孩子》这本书里,没有给出特别具体的方法,作者甚至因此在序言里“安利”其他作者的书,鼓励家长们自己去找方法。
好在,这些年我找过不少相关的资料,下面我就结合最近的想法,跟大家聊聊我接下来会努力做的三件事。
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列清单,抓大放小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讲了小事对孩子的“消耗”(回顾文章点蓝字→“糟糕的家庭,总在小事上消耗孩子”:我突然理解为啥那么多孩子躺平了)。
当时我说,“是不是小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当下的瞬间去思考,确实会觉得它是无解的。
然而,如果把同样的事情,放到更长的时间刻度里考量,就会有取舍的空间。
还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里举的那个例子吗?
如果一个母亲盯着刚学会走路的娃,让他不要走到街上,这是合理的;如果孩子已经学会走路10年了,她还要时刻紧盯孩子,不让去马路上走,那就太离谱啦!
同样的道理,13、14岁的孩子,到底需要父母怎样的帮助?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罗伯特·贝亚德和吉恩·贝亚德在《How to Deal with Your Acting-Up Teenager》一书中这样建议道:
与其让行为不端的少年规规矩矩,倒不如问问自己:“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让他们更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决定、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任?”
他们给出了一个方法:列清单。
生活中,孩子的哪些行为让你头疼不已?全都写在一张纸上,事无巨细,越全面越好。
接下来,一项一项排除,把清单中与父母未来生活有关的事项删掉。这样,剩下的就全都是属于孩子的任务。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让“人生课题分离”这句话具象化起来。
下一步,把属于孩子的任务清单交给孩子,并告诉他们,这些是他们必须负责的事。
这份清单里,又同时包含大事和小事。
学业、为人处世的原则、安全问题……这些是大事,让孩子明确责任的同时,我们也要为他们设定底线,某些原则不可打破。
同时,和他们一起设定一些可以实现的目标,记住,要让孩子来主导。
剩下的,就是小事,吃什么、穿什么、交什么朋友、房间是否整洁……这些最好都不要管,把自主权完全还给孩子。
倾听和共情——
多给孩子平等的理解和关爱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非常扎心。简单叙述一下内容:
孩子上初中之前品学兼优,当了六年班长,自律自强;到了初一下学期,成绩突然一落千丈,顶撞父母+早恋+休学,现在都该中考了,依然除了恋爱、打游戏什么都不想干。
更多的细节大家可以点开大图看
算算年龄,7岁左右上小学,初一下学期刚好就是13、14岁——典型的青春期问题,因为父母的错误应对,直接导致孩子厌学、休学。
问题中,儿子和父亲争执的聊天记录我就不全都搬运过来了(孩子飙了很多脏话),只说暴露的问题:
父亲看似想要帮助儿子,其实一直在居高临下地进行无效教育。
最典型的就是这两条消息——父亲认为孩子不尊重父母,孩子回:不见得你多厉害。
还记得上面我提到的14岁孩子的特征吗?
他们根本不认为家长厉害!
在这个大前提下,“没本事”的家长还要教他做人,他怎么会服气?
这个问题下面,有答主@如日方升的父亲在处理同类事件时,明显更有智慧。
答主说,他上高中时有网瘾,每天去网吧泡着,无心学习。
有一天,他爸爸突然找到了网吧,却没有生气,也没有当场把他带走,而是也开了一台机器,默默坐在他身边,看了二十分钟之后才开口建议:
“XX(答主名字),这里烟味太呛了,座位也不舒服。爸爸给你配一个电脑你在家里玩,以后不来网吧了好不好?”
这样不带任何说教、只透露出关心的建议,让答主想到了父亲一路找来的不易,瞬间愧疚情绪爆棚,哭了出来。
接着,父子敞开心扉聊了聊,他和爸爸说自己觉得学业压力太大,爸爸也没有顺势让他好好学习,反而说考个专科也可以。
最难得的是,答主最后并没有要求买电脑在家玩游戏,爸爸却切切实实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我想,这样的教育,才是触及灵魂的教育。
控制好自己的“更年期”
前几天,我刚好和大家聊了更年期的话题,同学们可能还记得,文章里我提到更年期并非女性专属,男性也一样。
也就是说,最后这一点,是父母双方都需要努力去做的事。
当我意识到自己即将步入更年期时,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问题是:“如果更年期与青春期撞在一起,我该如何是好?”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担心也没用啊,我能左右孩子的想法吗?
回想我们的青春期,不也坚持己见,对大人的意见置若罔闻吗?
我们年轻时,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父母对我们生活的过度干预,最烦喋喋不休的说教,如果父母一直不停,我们就会从心理上与他们划清界限。
现在,我们从孩子变成了父母,孩子最需要什么,难道我们真的不知道吗?
因此,面对上面提到的“更年期与青春期撞在一起”这个问题,我更倾向于先从调整自己的心态开始,努力达到内心的平和。
我们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愤怒或沮丧。
有时候,我们看着孩子的某个行为就一股无名火冲上来,但其实那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面对压力时产生的负面情绪。
所以,定期的自我反思是必要的,识别情绪的能力是必要的,找到合适自己的放松减压方式,同样是必要的。
孩子大了,他不再需要父母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是客观规律。
在他们转变、长大的关键时刻,我们及时调整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方式,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身上,这就叫顺应客观规律。
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放松:运动、阅读、冥想……这些行为能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帮助我们在直面孩子的反抗时,始终情绪稳定。
多出来的时间,也可以用来提升自己:寻求事业的突破、捡起曾经的爱好、尝试在某些领域做出点“成就”来……这些行为既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又能让我们成为孩子的榜样,产生正面的影响力。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健康的成长。
看着大宝一点点长大,等着他迈入青春期的这段时间,我突然觉得,青春期的孩子难搞,也不难搞。
说他们难搞,是因为他们正处于自我探索和成长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的剧变让他们总是不可理喻、挑战家长,挑起“家庭战争”;
说他们不难搞,是因为他们其实更“省心”了,不用我们事无巨细地提供具体的帮助,只需要更多理解,和适当的支持。
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听话”才是常态,所以,我们必须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说教者变成倾听者、托底人。
只要孩子还愿意沟通,那些我们担心的问题就不至于严重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过去,照顾孩子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挑战;如今,我们只需要脑力足够就行了。
想到这,我又比之前乐观了不少,哈哈~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你的13~14岁孩子》,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5.
2.罗伯特·贝亚德和吉恩·贝亚德:《How to Deal with Your Acting-Up Teenager》
3.知乎:《把孩子养坏了怎么办?孩子还有救吗?-@如日方升的回答》
也许你还想看看
【仇亲期的三个迹象】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自从把孩子当明星看,厌学、叛逆、开黄腔...青春期问题都消失了
出现这3个迹象,提示孩子进入“仇亲期”,不忍不打,用好这3招安全度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