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咬指甲的根源是焦虑,解决之道,就是降低焦虑。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打压,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理念与方式,在接纳信任的基础上“煽风点火”,让孩子自发地改变。
如茉莉:我家姑娘都上初二了,一直咬指甲,手指头都变形了,无法可施。秋遇见:我儿子咬手指和指甲,从上一年级开始,咬得都一层层脱皮了,不忍直视。我用风油精涂了,给他吃牛轧糖,各种办法好像效果不怎么样。咬指甲,是焦虑的表现,换言之,这个行为是为了安抚自己,缓解压力。最初,由某些带来焦虑不安的压力源引发,逐渐形成习惯。看似无意识行为,如果有意识地加以注意,会发现咬指甲时,自己都是处在不安的心理状态下,往往反映出焦虑、紧张、压抑、沮丧、自卑、挫败、敌对等情绪。焦虑首当其冲,以焦虑为根源,可能长出一系列苦果:强迫、恐惧、疑病……统称为焦虑综合征(神经症)。同时,焦虑还会引发咬指甲癖、拔毛癖、囤积癖等各种行为问题,我有一位来访者,是高一女生,写作业和考试时都会拔头发,头发拔了四年,发量只有原来的1/3。咬指甲癖大有人在,开始多发生在3—6岁,性格内向、敏感、易焦虑的小儿易患,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自行消退,也有人延续到青少年、成年。我爱看美剧,不止一次注意到某个演员的指甲只有普通人一半长,显然是咬手界的“老运动员”。而各行各业中,咬指甲的名人大有人在,比如NBA的詹皇。心理学认为,最初孩子用咬指甲来缓解压力,经过父母强烈的提醒和制止,咬指甲行为反而会被强化,并保留下来,变成用来释放情绪的固定行为,甚至愈演愈烈,变本加厉。如果想尽办法,拼命制止也没能改变孩子,你白费力气,孩子还要遭罪,说明思路和方法都有误。我最早咬手大概是在幼儿园末期,最终停下是初三,大致持续了十年。如果读过我的书,会对我的个人经历有一点了解,我小时候全家都是学霸,我妈妈望子成龙,而我父亲经常家暴我,所以我生活在非常焦虑的状态当中。家里人老说,我生下来手指就长,十指尖尖,很好看,但当我开始咬指甲,手就变得不忍直视了。我妈妈用了很多办法也没管住我咬手,于是告诉小学班主任,班主任就让我的同桌男生看住我,同桌要嘛不断制止我,要嘛经常报告老师。当时班上同学都知道我咬手,自己多少也觉得丢人,但还是控制不住要咬。上课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我是惯犯了,然后有点空就不由自主把注意力放到手上,跟手过不去。我咬得很厉害,不仅指甲咬到秃,还连咬带撕指头上的皮,我的手经常是每一个手指两侧都是破的,每天都在流血。自己的手这样,自己怎么会不难过,疼吗,钻心疼——但另一方面,我又受制于那种不咬就不安,但咬了之后又感到失控和沮丧,始终在其中循环的困境。从小,我就深深懂得焦虑的感觉,但等我成人之后,对照自己的切身体会,才明白当时那是焦虑。大概是初二暑假,我忽然觉得我的手真难看,皮开肉绽,指甲又短,手指头都变形了。其实一直都知道难看,但那时到青春期了,诉求更强烈。一直也觉得痛苦,我想大家都懂得陷在一个你控制不了的错误当中的感受——你只会感到越来越挫败。到了这年暑假,有个契机,我忽然开始认真琢磨手这么难看怎么办呢,于是我选择了至今觉得有效的一个方案。我跟自己说,我先不咬一只手,我选了自己的左手,左手咬得少相对好看一些,先把左手给救了。从那天开始我就不咬左手了,留一只右手给自己咬,因为你没法一下管住自己。这个方案其实很好,从心理学角度,要把任务分解,制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标,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尤其是对你来说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我当时灵机一动,先放过一只手。又过了一年,到初三,我渐渐不咬右手了,因为我了解到不咬左手是什么感觉,并且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左手指甲长长了,也好看起来,再慢慢过渡到另外一只手。家人用尽办法,老师同学都上了,没有用。但最后我自己意识到了,下了决心,主动想办法克服,最后发现我自己能管好自己。孩子都能长大的,各位,客观来看不必那么焦虑,要给孩子一定的生长空间,尊重接纳他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向上的本能。读者群有个提问的妈妈说:我是不是做错了,孩子咬指甲各种管都无效,最后他自己忽然好了。说说林恳。林恳从幼儿园开始抠两只手和两只脚的指甲——这是咬指甲癖的一种变形,最早我是在给他剪指甲时发现的。一个几岁的孩子,你以为他没心没肺、无忧无虑——没那回事,各位,孩子一出生,生存焦虑就会到来,世界会围着他转吗,不可能。“抠指甲说明你心里有些焦虑,在为一些事烦恼,而抠完指甲会让你觉得舒服,心里好像安慰、愉快了一点——对吗?”
当我描述这些感受时,林恳一直在点头。我理解了他,他肯定了我的理解。 “焦虑每个人都有,妈妈小时候也干过这事,比你还厉害呢。”
明确告诉孩子这是焦虑,并且说明这很常见,然后不对他做过多限制。“你特别想抠一下也行,但妈妈建议你,留一只手不抠,你试试看。其实妈妈看到你的小手,有点心疼,但妈妈不会要求你不抠,这个你自己看。你真遇到什么特别烦恼的事,跟妈妈聊聊,我们讨论一下怎么办,可能比你抠指甲更有用。”
当我们把孩子的不安明确化,帮他理顺他的烦恼,他的焦虑感随之下降,咬指甲的行为自然会减少。对林恳的“错误”行为,我切实理解,完整接纳,给出建议,不加阻止,不多关注,平时几乎不会提及。如果我老关注,还一再阻拦,实质上是不断提醒他,强化他的行为,最终会使行为固化,把这事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法突破的困难,同时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缺乏改变的动力。从头到尾,我淡化处理。焦虑大家都有,咬手妈妈也会,充分理解你,不强制改变,你可以选一只手,或者尝试处理烦恼本身,试试看,看你行不行,不行也没事——林恳的焦虑没有持续上升,虽然他一直没完全停下抠指甲,但谁还没点怪毛病呢。林恳现在三年级,已经不抠手指甲了,左脚趾甲也不抠了,只抠右脚的大脚趾甲——行为依然存在,没有蔓延和增加,而是在减少。林恳自己也很满意:“妈妈,我现在只抠一个脚趾甲了。”“那挺好的,留一个给你想抠的时候抠。”咬指甲癖是非常普遍的行为问题,也说明焦虑的普遍性。我切身体会到,当我没有强求自己不咬,而是选择只咬一只手,焦虑减轻了很多。反过来,从小我被一再制止,焦虑感不断上升,想要停下反而觉得登天难。说回我自己。当我还是个孩子,除了咬指甲,还有过另一个困扰,不算毛病,就是写字不好看。我小时候写字特别难看,简直不能见人,为此我大姨夫还打过我一回。我跟大姨妈大姨夫很亲,放了假常常住到他们家,因为我姨妈是老师同时放假。我大姨夫是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我经常看他画图,上个世纪还没有电脑绘图,全是手绘,他图纸上的手写字都是漂亮规整的仿宋体。有一回小学放假在他们家,他看我的字看不过去,想给我练字,给我扳好了,结果我心里不情愿,不好好练,也没任何起色,最后他气得打了我一顿。其实,我对自己的字非常不满意,觉得字真丑,自己也真苦恼。你别以为孩子都不清楚,或不在乎他的毛病和不足,孩子常常比你知道,但你越说他越坏,为什么?如果你说一个人不好就能把他变好,那我们咨询师太好做了,你来了我就痛心疾首数落你,你就变好了,你还给我钱——行得通吗。我的工作如此,与人相处如此,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他有错,你批评指责不信任,你以为他当真不知道,你老是这么对他他会受伤,他会逆反,他会急于保护自我价值。初三时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这新同学跟我做同桌,很文静的女生,我看她的字,怎么有人把字写这么耐看,她还有自己的字体,不惊艳,很养眼,于是我就悄悄跟她学。我看她怎么写,我就怎么写,写一阵子,发现自己的字好像好一点了。我是个标准的学弱,但是我也想好的,各位,被打被骂没用,最后自己想好才有用,等到我高中时,我字虽然还是一般,但能看了。现在,我的字比过去又好一点,还会有人夸我字好看,我就回答“出书使人练字”,因为经常要签名,加起来也签过大几千本,形同练字,熟能生巧。这几年我姨夫跟我聊天,说小时候扳你让你练字没用,现在字倒写得好看了。我很感慨,我小时候是不被认可的孩子,现在家里的长辈倒过来这么评价。但我也很骄傲,因为是我自己把自己变好的,是我自己克服了难关。从咬指甲到写字,我自己深切体会到,我可以克服困难,把自己变得更好。那些父母长辈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我自己可以解决。我还能做到些什么,并不是一事无成,对我自己,我可以更有信心。说说我的座右铭:成功不是你收获了什么,是你克服了什么。如果我有些值得自信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我做出了什么成绩和付出,获得了多少荣誉和赞美,普通人一个,有什么了不起,比我牛的千千万——在于我克服过一些难关,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你收获了的东西很多人都有,你克服了的却是你独有的。所以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更多来自我克服过的问题,老读者们都知道,我克服过强迫症、演讲恐惧症、身心障碍的失眠症,包括对孩子家暴。我人生中,日常生活里也有过不止一次煎熬、绝望、危机的阶段,最终一一克服了。以我自己的个人体验和职业经验,我很想为孩子们正名:不要质疑这一点。不管你是哪种角色,孩子,还是父母,都有成长自我,把自己变好的天然愿望和潜在能力,所以,路子都一样。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打压,是改变自己的理念与方式,在接纳信任的基础上“煽风点火”,让孩子自发地改变。自发,或者引导他人自发启动自己的“小宇宙”,有这种意愿才能改变。和引导相反的是什么?阻碍、否定、批评、求全责备、上纲上线……越这么搞,孩子越坏,他既没有动力,也没有信心能让自己发挥,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压力越高,他的焦虑感越深,能力在下降,事态却在扩张,面前的问题越发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遇到焦虑引发的问题,或者会引发焦虑的问题,制止还是接纳,强制还是淡化,到底哪种更有帮助?而且需要制止吗,有那么可怕吗,一个咬指甲是洪水猛兽吗?你觉得孩子咬指甲是不可以发生的错误行为,必须制止,结果给孩子带来了更深的焦虑,本来这个行为的“起火点”和“助燃剂”就是焦虑,经过一番“抱薪救火”,结果可想而知。难以解决的老问题,往往越处理越恶性循环,错在原先的方式。改变孩子之前,先改变自己,这是任何教育困难的突破之路。作者:朱佳,13年职业心理咨询师、9100小时累计咨询时间,女老司机、跨界作家、林恳他娘。新书《非常规育儿经》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经授权转自其微信公众号:朱佳的假不正经(mediya1127)。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