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特别想生二胎,缘由居然是我发现儿子在小区里找不到玩伴每天儿子放学,我都会打电话和他聊聊,办公室小伙伴们听到我电话里说的最多的就是,啊呀,你下楼玩一会儿啊!但儿子其实有点苦恼,他下楼基本只有自己骑车的份,找不到其他小伙伴。小区里除了幼儿园的娃们,真就很难找到小学同龄的娃!
我一个朋友来找我诉苦,也是有着相似的烦恼。
她家男孩就读公办一年级,为了保护视力增加户外活动,天天4点放学就接出来玩了。户外基本找不到”散玩“的同龄人,没有玩伴搭子。
没有玩伴,儿子就不怎么愿意去户外,宁愿宅在家里看书、搭乐高。
朋友最后给娃报了一个户外足球课,一周3次。孩子这才愿意,他终于在课上找到玩伴搭子了。老母亲也松一口气,户外时间可以保证了。
可是时不时的,孩子跟她申请:”妈妈,我就想跟小朋友自由自在的在操场上奔跑,踢踢球。我可不想被教练管着了,他们管太多了,我都不想再去了。”朋友一听头都大了,这个足球班还蛮抢手的,好不容易报上了,儿子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呢?所以她就抽空去观摩了一下。这下她才知道,儿子为什么那么渴望自由自在的“玩一会”了。因为不仅是课堂上教练要组织他们训练,中间空当的时候,陪着一起来的大人,都要迫不及待地参与到孩子的玩耍过程中。主要是空档时间里,孩子们会自己组织打比赛,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吵架上,大人就忍不住要插手,要指挥,让孩子们比一场有秩序的比赛。有时,是某同学家的弟弟想加入比赛,被大家排斥。“他经常不守规矩,哼!“”他太小,踢得不好!”;有时,是这个草台班子内部分裂了,一点点磕磕碰碰,两队人马就吵起来,人员四散,球留在球场上,无人过问。总之,就是乱哄哄的,围观的家长都觉得这样也太浪费时间了。成年人的认知往往是,比赛应该是正规有序的进行的,孩子除了运动健身之外,还能掌握更多足球技巧,get团队配合的能力......不过,其实大人们不知道的是,在过度干预和条条框框的限定之下,孩子们失去的是自由玩耍带来的种种好处,而且这些“好处”远超我们平时的认知和想象。刚好手头上就有一本书《玩耍是最认真的学习》,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说透了自由玩耍的好处。今天就借着这本书的内容,和大家展开聊一聊这个话题。这本书作者彼得·格雷是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他的儿子由于无法适应传统学校的规训,被迫选择进入了一所十分“另类”的学校。这所学校疯狂得像一次教育实验,让学生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学校规则由学生自己协商而定,老师只作为陪伴者,而不是传授者。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如此自由的空气下并没有诞生一群小混混。学校的毕业生升入正常大学,学生完全可以适应学习生活,而且表现优异。有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在职场也相当顺畅,大部分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通过对这家学校的观察,格雷发现学校给予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竟然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也许,现代家长都浅浅地了解玩耍有益处,例如能提高社交能力,帮助释放情绪压力,但,这些认知远远不够。因为大家基本还是认为“玩耍”和“学习”是两回事,是对立的,而这本书提出玩耍=学习,甚至是更为认真的学习方式,许多的例子和观点,可以说很颠覆!在没有大人看管,只属于孩子的玩耍中,小家伙们一起制定的规则必须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那孩子们就需要谈判、讲条件、摆道理,大家的想法都不同,但必须合一,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为了保证玩这个游戏的人足够多,对待弱者他们会收着点,不能踢太狠,对待强手,就拼尽全力,他们会自动自发地这么应对,因为要是有人觉得不好玩了就会退出,玩的人太少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孩子们尝试一款游戏过后不喜欢,就可以选择玩另一种游戏。没有大人干涉,孩子是完全放松的,想退出就退出,没有来自权威的压力。这是很宝贵的探索兴趣的时间。玩得足够多,才足够了解自己的喜好。儿童谨慎地给自己“注入”适量的恐惧——当他们在操场设施上摇晃、滑行或扭转,在单杠或树或滑板扶手上攀爬时,他们不仅学着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同时还有恐惧。在非正式的体育游戏中,玩家们的两支队伍是随机组成的,每次比赛都会组成新的队伍。例如,小明昨天可能是“敌对”一方的,但今天他在你的队里。所以,并没有哪一队比别的队更强,更优越。但正式比赛中,往往会形成一种优越感,似乎某队比别一队更优秀。这是我希望OK能明白的,我们在每一次的游戏中,是会争输赢的,但目的只是为了让游戏变好玩。输赢不代表你或你所在的团队更高级,不要用带优越感的眼光看自己和他人。在每一场游戏中尽力发挥,just have fun。露营时,孩子们发明了一个挖坑游戏,有小队长,有分工,玩了整整一天 ↓除了以上,还有一点应该只有自由玩耍可以让孩子学到,看似缺乏规则的严密约束,其实是在习得更为深刻的规则意识。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很久以前在一项关于儿童玩弹珠的经典研究中指出,儿童在自己的指导下玩耍时,比在成年人的指导下玩耍对规则的理解更深刻。成年人指导的游戏,规则是由大人决定的。只有当孩子们自己玩时,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规则只是约定,是为了使游戏更有趣、更公平而建立的,并且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而改变。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不断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时刻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遵守游戏规则,还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规划不是来自外在的权威,你只能被迫接受。规则是彼此的约定,为了让大家都玩得开心,你也可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为什么自由玩耍可以让孩子学习到这么多,因为它真的与现实生活太像了。书里这句话很打动我——“如果你能够把人生看作是一场从小玩到大的游戏,就能理解为什么会玩的孩子才更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成功。”仔细想想看,现实生活与孩子们的自由玩耍有太多共通点 。√ 生活和自由玩耍一样,规则是可以不断修改的,你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它们。也许体制内教育告诉我们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规则是学校和老师定的,但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不迷信权威,打破规则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 生活没有赢家和输家,与人相处远比打败别人重要。我们都会走到生命的尽头,生命对每个人都平等,这一点上,我们没有任何人是赢家。无论输赢的话,我们的生活应该更多追求的是自己获得了多少乐趣,给别人带来了多少快乐。就比如文章开头我朋友遇到的问题,我特别想说的就是,让孩子踢一场非正式的、小孩自己说了算的足球比赛,是非常值得的,虽然他们花在制定规则以及争论既定游戏是否公平上的时间,比他们真正踢球的时间还要多。正如书中所说,“在孩子们的一生中,踢球技术和有效辩论、学会妥协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孩子们在参加非正式的体育游戏的同时可以练习很多东西,其中最不重要的可能是运动本身。”
如果小区里有同龄的小伙伴,儿子是很愿意下楼,几个小男孩凑在一块“瞎玩”是他最放松的时刻。小男孩会玩一些我们看来挺“降智”的事情,比如打来打去,绕着一个圆形的建筑物,花坛啊泳池啊一圈一圈的追跑,嘴里“啊啊啊”地叫嚷,或者在地上“滑跪”……在一年级之前,我偶尔还会“观战”一会儿,我主要在意的是他的“安全问题”,在追跑的时候会不会受伤,跑出大人的视线之外还能不能靠自己找到折返的路。至于其他问题,什么玩了一会就吵起来了,抢块地盘就脸红脖子粗的,这些问题都是其次,小孩子的世界一般都是——前一分钟还吵吵闹闹,后一分钟又抱成一团了。但有时候我妈就常常看不下去,时不时就劝停OK,或者私底下跟我说:“你要不给他报个班?别让他闲着。”像这种心态还蛮普遍的。以至于现在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多的这个班那个课,他们的时间都被大人科学地安排了。孩子以前自己瞎玩玩的项目,都化身成了各种课程,希望让孩子能学到更多东西,也会有不少大人觉得,这些机构的课程,只要不是学科类的补习班,说到底也是在“玩”啊。我身边的大部分孩子,一周下来,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大概也就只有“半天”,但往往也被大人赋予了一些任务,比如“鸡眼睛”,比如锻炼身体。过程中,大人时常会介入,时不时地提醒孩子,“该看看远处了。”“要跑一跑,不要光遛跶。”有一次,我就在小区遇到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一个人在晃悠。我好奇地问他:“你家大人不跟你下来呀?”小孩哥大大咧咧地说:“我不让大人跟我下来玩,他们管东管西,太烦了。”我知道咱们号的娃,差不多也都上小学了,小时候围着孩子转,主导孩子玩,是大人的不放心和不得已,那么到了这个阶段,真的不妨把孩子从大人主导的世界里里放出来,让他们多去享受一些自由自在的时光。孩子自己在角落里瞎玩的,瞎捣鼓的东西,恰恰才是点亮他们生活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