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青少年自杀,和20年前的情况差异很大
大家好,我是社长老梁。
2016 年,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观察到一种名为「空心病」的社会现象。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相似的精神危机:
价值中空、行尸走肉。在传统的抑郁症状之外,它伴随着强烈的孤独和无意义感。
如今,空心病被视作时代的病症、个体无法撼动的顽疾。
「他们在世界上感受不到联结」。在今天的临床咨询工作中,徐钧老师看到的是:人们的内心弥散某种「平静的虚空」,自我无迹可循。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病患理智且冷静地选择死亡。
作为一名拥有近 30 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徐老师感到,如果咨询师不能与空心病人内心的「空」发生联结,咨询就会很难进行。
他认为,「空心病」是文化、规则、个人和集体无意识的共同结果。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要让来访者找到自我。
用比昂的话说:我们要帮一个人「做出自己的梦」。
以下是徐钧老师的口述。
徐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外聘)心理咨询方向硕士生导师
01
今天的青少年自杀,和 20 年前的情况差异很大
对于现在流行的「空心病」问题,我想先聊一种极端情境:青少年自杀。
现在我们在临床中看到的自杀,和 20 年前的情况差异很大。
20 年前,来访者自杀前往往会发出一些信息,但周围人不关心 ta 会不会真的自杀。近几年学校里出现一类情况,孩子在自杀前异常冷静。
按我们的猜想,如果一个学生已经决定明天自杀,那对 ta 来说,今天的考试应该就无所谓了吧?但 ta 自杀前一天还好好地考试,甚至考得很好。平时有些玩得好的同学, 还跟他们打了一场游戏。
打完游戏第二天, ta 突然消失了。过几天找到,人已经去世。去世前留下一封信:唉,我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好像没什么意思,我也没拥有过什么东西。但我感谢周围人,感谢父母,感谢咨询师给我许多帮助。
这个时候你会感觉,ta 内部很平静。这种平静,和我们以前在临床中观察到的很不一样。
这个孩子已经没有自己了。
很多像这样的青少年,如果长期处在「撑着」的状态,进大学前后就会发生抑郁症。
因为进入大学后, ta 所预期的幸福并不会到来。尽管父母是希望孩子快乐,但孩子所感受到的是不快乐,ta 整个人生所感受到的是空虚,以及一些物质性的快乐。比如玩游戏,这可能是唯一的快乐。
孩子感觉到,自己已经为父母「活过了」。那,谢谢爸爸妈妈,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我可以做我自己的事情,我就选择死,或者选择躺平。我不动了,随便你打骂吧,因为你打死我,我就解脱了。
一个人成绩好,当然意味着 ta 的机会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 ta 可以过上属于自己的人生。往往可能是,这个孩子被逼着走向成功。表面上 ta 做到了,但孩子的灵魂被压抑掉了,真正内部的东西没有了。
用存在主义的说法,孩子被异化了, ta 被物化为一个「木偶」,一个看起来那么完美和幸福的物品。
当我们理解这类病例时,刚开始会觉得震惊,怎么会和以前这么不一样?
我感到来访者永远走在我们咨询师前面。咨询师不要用既定成型的观念去理解来访,而是要看到来访真正遇到了哪些问题,看看人家究竟在感受什么,从 ta 的角度去理解 ta 。
02
和一个人在「平静的虚无」中相遇
我的观察是, ta 们心中有许多所谓的「空的东西」,或者说,某种「平静的虚无」。Ta 们在这个世界上感觉不到联结。如果咨询师没办法和这些「空」的部分接触在一起,咨询就会进行不下去。
举个例子,我有个来访者说了好多年喜欢潜水。
我一开始没理解 ta 在说什么。后来 ta 潜水时,在马六甲海峡的沉船上拍了张照片。
Ta 在咨询中拿这个照片给我。我看到 ta 一个人坐在沉船上,四周很安静,没有人。我心里突然产生一种很深刻的感觉:在那个时刻, ta 感觉到这个世界似乎是属于自己的。在这个位置上, ta 不被打扰,ta 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现 ta 的生活,尽管是在那样一个沉寂的世界里。
当我把这种感受说给 ta 听时, ta 眼睛一亮,感觉到和我有了联结,之后就向我吐露了一些从前讲不出来的东西。
有空心病症状的来访,在生活中,可能也会有许多「讲不出来的感觉」。但当这部分被「语言化」之后,和咨询师的交流往往就变得流畅。
曾经还有个来访和我说, ta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藏宝的地方,是一个个「宇宙的虫洞」。
我听不懂,虫洞是什么?Ta 说,虫洞就是:当宇宙中发生空间折叠时,两个很远的点,距离会突然变近。
图片来源:space.com
Ta 说,当孤单、找不到人谈话的时候, ta 会去一家手工月饼作坊。烘培时, ta 觉得回到了人类世界。即使情绪再不好,当回到烘培的日常,就有一种温暖感。Ta 说,这就是 ta 的虫洞,是自己隐藏在这个宇宙中的秘密。
我说,你在世界上很希望别人对你有一些理解,或者互相有些交流,即使是最平淡的交流。但这些交流里,你好像发现别人听不懂你讲什么,这个部分让你感到孤独。
这时候我们的分享就变得顺利起来。我听得懂 ta,ta 也听得懂我。但是在此之前,我已经被这个来访者折磨得快疯了,我觉得很绝望,做不下去了。
所以在咨询里,咨询师不能不能躲在理论背后。理论实际上是咨询师的盔甲和盾牌。因为我们一旦有了理论和套路式的、话术性的回应之后,咨询师好像变得安全。
但在理解对方的过程中,咨询师要走到对方的面前。我们要尽可能创造一些谈话。一旦我们和来访者在谈话里「碰到」,谈话就会被流动地创造出来。
03
「天堂没有培训班」
这些年社会上流行「空心病」,有时代的因素,也和养育观念的变迁有关。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正在从「老人社会」迈入「婴儿至上社会」。
老人社会,即传统的「孝道」社会。对孩子的养育并不是生活的重点。小孩都是散养的,只要有饭吃,不冷着,别生太严重的病就行。
而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城市化、独立化,核心小家庭越来越多。一个婴儿出生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了孩子可以奉献一切,甚至奉献生命。人们进行很精细的养育,对孩子投入许多希望。在文化人类学里面,我们称之为「婴儿至上社会」。
但婴儿至上社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你想成为谁?你应该成为谁?第二,在孩子的独立感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如何应对社会赋予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今天精神分析强调「场域」。它囊括整个社会系统、规则、文化、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即: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你想成为谁就可以成为谁」的问题。而是我们共同处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一起在其中发展,而这个世界并不由单一的人创造。
从佛学的角度,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一部分来自于先天,另一部分来自于这个世界。因为在不同的时代,你会成为很不同的人。佛学用语叫做「共业」。
共业: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同一地区,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当刮台风时,大家都一样遭殃,这即是共业。
我在这里讲两种「共业」。
1. 被饿过的一代,内心延续着「对贫乏的紧张」
50、60 后的父母经历过整个时代的巨变。70 年代我在上海,有人从美国带回了一次性的婴儿尿布,说「用完之后就扔掉」。我们相当震惊,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未来故事。
有些人在变迁中得到了红利,但即便到达了好的生活水平,许多父母仍然会变得紧张。因为他们是被饿过的,过去的记忆会传递下来。
他们希望孩子不要再经历一种贫乏的生活,不要再经历自己经历过的事。他们在无意识中认为,如果不能成功,你的生活会遭遇苦难,遭遇很多不足。
2. 「只有读书高」
另一个社会幻想是,通过很好的教育,一个人可以改变他的人生,而这种人生是与「幸福」挂钩的。所以我们下意识希望孩子,你不考上 985,至少考一个 211 吧?要不我送你出国?
我不能否认,我心里也有这个部分。但现在大学的录取率并不是 100%。如果我在这里讲一个想象:父母能够想象自己的孩子,最终考不上大学吗?实际上,许多父母想都不敢想。
这种无意识反应了一种结构,它正经八百地存在。在这种结构中,孩子的发展已经被塑造了。
许多家长也看到,孩子如果逼得太紧会出事。但这个焦虑很大,又只能闷在心里。实在 hold 不住了,那就到精神科医生面前说「帮我开点药吧,我实在扛不住这个焦虑了」。每年 6 月中、高考前夕,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去做心理咨询的中年妇女都特别多。
这种焦虑里面,有社会的因素、个体的因素,还有过去那些时代过来的生活经验。它们综合在一起,大家在这个里面要活活地被逼死,而孩子又处在压力最大、最脆弱的那个交叉点上。
有时候我们需要幻想,但有一些幻想是「工业化」的,是巨大的、完美的,它反过来会折磨人。
我见过很多名校毕业的人,很空虚,病得很重。他们的幻想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幻想,在世界的捶打和养育者的捶打中,已经被另外一个幻想替代掉了。这时候,他们分不清自己。
如果一个人还能感觉到自己的幻想,这个人还容易聊。最怕的是,他把别人的幻想当成自己的幻想,把「共业的幻想」当成自己的幻想。
我举一个青少年儿童的例子。
一对父母带孩子来做心理咨询。父母出去后,我和孩子玩了一会儿,他说母亲又要给他报一个班,现在每周幼儿园一放学就有课外班,一共有 6 个班。因为父母希望他是全能的。
那时候孩子说:老师,天堂是不是会更快乐?
我有点警惕:这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连小学都还没上。为什么说天堂会更快乐?
他说,天堂里没有那么多培训班。
我听到这句话后,心里很触动。这个家庭的期望太多太重,孩子已经快没有自己了,他不能选择一种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许多人没有选择时,他就选择死。死是一种选择,死是一个人可以体验到自己的一种办法。
在咨询中慢慢调整之后,父母把大部分培训班撤掉了,留了 2 个孩子感兴趣的。但由于父母太想让孩子感兴趣,孩子反而变得不感兴趣。
不过,至少孩子不愿意去天堂了。
当然,我后来和家长谈起,这里面还有死亡教育不当的问题。比如小猫小狗死了,我们会和孩子说,它去天堂了。
这叫美化死亡。当我们引进这些美化死亡的教育时,我们就在孩子心里植入了一种幻想:当你在现实问题中找不到出路,就可以去天堂。
现在读书这么苦,小朋友连玩的时间、独处的时间都没有,那我就去天堂嘛。所以一些很小的孩子,连想都不想就从楼上跳下去,说爸爸妈妈我去天堂了。这和错误的死亡教育也有关系。
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就会探索死亡的问题。死后会去哪里,会怎么样?我个人觉得,父母应该首先对这个事情有些想法。但中国人忌讳谈死,觉得活着就活着,考虑死干什么?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没办法思考死,认为活着就只是熬着,没有什么生活目的,那 ta 活着也有问题。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达到哲学深度的思考,但至少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确认。
比如,首先你认为自己该怎么生活?然后,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当你自己的生活有了余地,你要为社会做点什么?即使不谈太大的理想,眼前、身边是不是有一些东西你可以做?
不能说只有读书高,到后来变成北大教授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恶观,书又读得很好,发展得又特别成功,那这样的人以后一部分会变成自我中心的自恋者,另一些人变成空心病。这就很有问题。
04
让一个人「做出自己的梦」
大体上看,我们做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一个人适应社会。
然而,社会变迁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咨询师,最终是要帮助来访者在生活中有所反思,走向更独立的路径,而不是单纯地去适应社会。
如果只是单纯地帮来访去适应社会,那就太可怕了。心理咨询可以做任何的坏事。如果你没有反思,当你加入到这个洪流中时,咨询师就可能是一个病理性价值观的维护者。
北美在 1960 年之后出现一类社会现象。许多人说,自己的生活好像蛮成功的,中产、有房、有车,但他在这样的生活里,感觉不到快乐。这和我们中国近十多年的情况类似。
当这些人来到心理咨询室时,作为咨询师,我们要帮助 ta 和这个世界有所联结,但在联结时, ta 又存在某种独立性。后者是关键。如果没有独立性,如果一个人内部性的部分都无法建立,那我觉得,这不叫精神分析。
在六七十年代,科胡特(Heinz Kohut,精神分析师)曾发现,一些人似乎被精神分析治好了。他们的症状消失了,但他们不开心。他们过上了外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但内心感觉不到自己活着。这就意味着,他无法活出自己来。
奥格登(Thomas H. Ogden,精神分析师)在 2019 年写过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叫做《我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Ontological Psychoanalysis or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它促使一个人构建某个属于自己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不一定成真,或者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修正,但是「做梦的活力」会被保存。
如果我们上来就和一个孩子说,你现实点,这个东西没有用,你就把读书读好。你现在都成绩多少分?注意,一旦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变得过于现实。当他没有念想的时候,生活就变得狭窄。
所以奥格登说,我们要帮助一个人说出自己的梦想。在生活中,咨询师要倾听来访者,帮助他们「做出自己的梦」。
什么叫做出自己的梦?这是比昂(Wilfred Bion,精神分析师)的观点。比昂说的梦并不是晚上做的梦,他指的是:清醒的梦。
比如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可能心里会下意识涌现出许多东西。之前你没有注意到,但我现在一提,你注意到了。这就是「无意识」,或者说「潜意识梦境」。它们一股一股地涌现出来,你会有许多想法,这些想法又凝结于你现在的体验,带着你继续向前。
比如说,我今天准备去泰国玩。从现实的角度你还没去呢,但当我说想去普吉岛游泳,想去吃海鲜……这样想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哒哒哒哒哒,有许多涌现。
按弗洛伊德的观点,我们的生活被大量的「无意识涌现」所暗暗影响。一个人如果过于意识化,他会对自己内部涌现的这些东西没有觉知。
所以当比昂说「一个人要做出自己的梦」,他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那个封闭的意识系统中,而是要打开自己的意识系统,让世界上的信息进来,让别人的观点进来,让自己内部的东西浮现出来,让它们活出来。
当一个人允许自己内部的感觉涌现出来时,ta 就不会有太重的心理问题。
因为当我们内心的声音被逐步地、被越来越多地听到,同时我们也和这些声音有一些对话,我们就会创造许多「生活的梦境」。
这个梦里,是你没说出的呐喊,是你曾经无法去玩的东西,是你没能认出并温柔接受的自己。
不少同学对“人生教练”这个新技能和新职业很感兴趣,想成为人生教练,那怎么办呢?
不如组建一个“人生教练”的微信群吧,让大家相互交流。后续,我会在群内做一些“人生教练”的介绍和分享,以及给大家一些教练对话体验的名额等。
打造“教练+”思维,多场景应用,比如教练式育儿育人、教练式职场职业、教练式关系沟通、教练式领导力、教练式IP、教练式情绪管理、教练式销售、教练式自我成长。
这个群更适合,以下人群:自我成长者、爱学习和分享者、老师、中高层管理者、咨询师、社工、职业转型者、个人IP、创业者以及正在或者想成为人生教练的人。
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即可进入“人生教练交流群”,申请暗号:人生教练。
采写:江湖边
封面及插图:电影《鸟类变形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