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老巴刹,比你爷爷的爷爷还老,米其林、网红摊位,样样都有
▲ 新加坡眼,点击卡片关注,加星标,以防失联
老巴刹庆祝130岁生日了!
这是新加坡现存历史最早的巴刹,承载着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我跟我女儿说,比你爷爷的爷爷还老,这就是老巴刹!
从我祖父还没出世,到我女儿亭亭玉立,130年过去了,老巴刹依然伫立,风雨不改,望天上云舒云卷,看人间悲欢离合。
前不久,纪录片摄制组来采访我,让我说说对老巴刹往事的记忆。
(阿果《晨光老巴刹》。图源:老巴刹)
(今日的老巴刹。图源:老巴刹FB)
我只记得三件事,都是七十年代的旧事,那时,我还在上小学。
新加坡1965年被迫独立,1972年英军撤出,随着流失的是数万人的就业。还好,经过多年奋斗,到了七十年代末,虽然经济尚未起飞,但已不是早几年那种窘样。
不过,教育仍未普及,我父母那一代的,大部分人未受教育。我母亲没上过学,我父亲小学没毕业。其实,即便到了我这一代,还是有不少是没机会念大学的。
我父母那一代的人,通常就是靠手艺和劳力吃饭。我父亲出海捕鱼;我姨妈、姨丈在直落亚逸盆地卖福建虾面,他们做白班,大概就是中午之前到晚饭这段时间;之后,就由我母亲接手,从晚饭一直做到晚上十点多。
我姨妈的虾面摊就跟亚坤咖啡摊在一起。当时亚坤咖啡就很红火,排队的人很多,有些甚至是专程去买他的咖啡和烤面包。
(早年的亚坤咖啡摊。图源:网络)
我姨妈福建虾面摊的生意也不错。七十年代末,直落亚逸盆地改造,姨妈和亚坤等人的摊位,就迁进老巴刹去。
亚坤待人忠厚有礼,经常接济买不起烤面包和咖啡的穷人,把报纸送人阅读,对熟客予以赊账,亚坤咖啡摊后来还得了“老巴刹最有礼貌摊主奖”。
大概到了1986年,为了地铁工程,老巴刹整座拆除,姨妈和亚坤等人于是搬到旁边的直落亚逸临时小贩中心。
(姨妈和她的助手)
我对老巴刹的第一个记忆就是,当时在老巴刹工作很累,一天下来,能让姨妈和母亲最兴奋的就是三件事。一个就是当天生意特别好,一个是有名人来光顾,比如电视演员甚至海外明星,再来一个就是,有些顾客吃虾面时,把汤喝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去找她们要免费加汤,这时她们就特别兴奋,等顾客走了之后,她们就交头接耳,咱们的汤头可有多好!
这里随便科普一下,“福建虾面”有三种,初次到新加坡的朋友往往分不清楚。
一种是煮的,配料有虾、瘦肉片、菜叶、鱼饼片,配汤亦可,干吃亦可,叫“福建虾面”或“虾面”。
一种是炒的,配料有虾、苏东、三层肉丝,加上酸柑和辣椒酱调味,叫“福建炒虾面”或“炒虾面”。
还有一种是用老抽炒的,用的是扁扁的黄色碱面条,配料有虾、青菜、鱼饼等,叫“炒福建面”。
话说回来,老巴刹竟有获得米其林推荐的美食,当然还有不少网红摊位。本文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80年代末的老巴刹,也是我记忆中的老巴刹。图源:NAS)
第二个记忆是,大概小五还是小六那年,有一个傍晚,母亲带我们兄弟妹仨到老巴刹,她干活儿,我们就在旁边玩。当时,不知道是谁送了我一本图书,讲历史的。我记得,第一篇就是讲宋朝,说火药是在宋朝时发明的,还附了彩色图片,我读着读着,越读越有滋味。也许我对历史的兴趣,就是从那时潜移默化的。
(老巴刹的钟楼。图源:老巴刹FB)
第三个记忆是,有个晚上,我们在老巴刹的那个铸铁的螺旋梯级那边玩,应该是通往钟楼的维修梯。当时我没注意到,梯上原来有一窝大红蚂蚁,结果手上被叮了好几口,至今心有余悸。
当时,母亲在老巴刹做午班,晚上十点多收档,然后回家。回家之前,她总会打电话问我们,要不要打包。我们通常就让她打包。待她回到家,已经几乎一小时之后了,但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那时穷,夜里还能一人一份虾面,实在是个享受。
现在每每看到老巴刹,就会想起母亲和姨妈。
老巴刹的前世今生
老巴刹是新加坡历史最久的巴刹,也是东南亚最早的铸铁建筑之一。
如果我们从老巴刹的前身直落亚逸巴刹算起,那么,它前世今生,到今年刚好是200岁了。
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开埠新加坡,发展为自由港。三年后,1822年,他重新规划新加坡市区,决定在华人移民登陆和聚居的直落亚逸,建一座木结构、亚答叶覆顶的鱼虾巴刹。“直落亚逸”是马来语,“海湾”的意思。
1824年,英国人从马来苏丹和天猛公手里买下整个新加坡岛,连同槟城、马六甲,组成海峡殖民地。不久后,马六甲的峇峇富商大举南下,带动了新加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就在同一年,直落亚逸的鱼虾市场竣工,名叫直落亚逸巴刹。直落亚逸巴刹有一头伸出来,伸到海面上,方便丢弃海产边角料和垃圾。
(盖着亚答叶的木结构巴刹)
不过,这座巴刹很快就出现各种结构问题,很不安全。没办法,14年后,直落亚逸巴刹重建。
(刚建成的新的直落亚逸巴刹)
(新的直落亚逸巴刹)
1838年,新的直落亚逸巴刹竣工,是座八角形建筑,比原来的大一倍。
这座巴刹用了几乎半个世纪,到了1879年,殖民地政府决定填海,把它拆了。后来填出来的部分,后来成了新加坡的中央金融区——珊顿道、罗敏申路。
填海工程结束之后,1890年,决定在填出来的土地上,重新建直落亚逸巴刹。
1894年3月1日,新的直落亚逸巴刹竣工,采用了从英国运过来的铸铁,采用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占地5100平方米,沿用了原来的八角形,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老巴刹。
(巴刹旁边的沿街小贩)
(左边蓝色箭头就是老巴刹,摄于1937年)
大家也许要问,既然是新建成的巴刹,怎么今天把它叫做“老巴刹”呢?
那是因为五年后,1899年,在附近建了一座俗称“潮州巴刹”的Ellenborough Market,由于这是新的巴刹,于是,把1894年的那座就俗称“老巴刹”。
有意思的是,“新巴刹”在1968年1月的一场火灾中被焚毁。所以,今天我们只见到老巴刹,反而看不到新巴刹了。
(这张照片的背景就是老巴刹)
(1956年的老巴刹)
(70年代,维修中的老巴刹)
(50年代和70年代的老巴刹)
直落亚逸巴刹采用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古典高雅。在巴刹正中的位置,在钟楼的下方,原本有一个铸铁喷泉,1902年从老巴刹移走,放到乌节路巴刹。1930年移到了加东的一家酒店。后来又拆除,竟被人所遗忘。一直到1989年,人们在重修莱佛士酒店时,才发现化整为零的喷泉。后来,重新把它组装起来,放在莱佛士酒店的棕榈花园。
(图源:莱佛士酒店)
直落亚逸巴刹最早是当着普通生鲜市场使用。到了1972年,由于这一带已成为商业区,于是改为小贩中心。1973年,列为受保护建筑。
到了1986年,新加坡开始修地铁,由于地铁线路从直落亚逸巴刹底下穿过,于是,工程师把它整体拆除,所有构件送到裕廊保存起来。80年代末,铺设铁道工程完工之后,才重新把它在原址组装起来。
(1989年,老巴刹重新组装完工)
(90年代重新开业之后的老巴刹)
约定俗成,人们习惯称它“老巴刹”,而不怎么用正式名称“直落亚逸巴刹”。于是,1989年,政府索性把正式名称改为“老巴刹,沿用至今”。
(一套23个铜钟,由“华族工人”敲响)
1991年,老巴刹正式重新开业。这时,从荷兰引进一组23个铜钟,挂在钟楼,配一个“华族敲钟人”,每15分钟敲响,奏的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的传统曲子。
1996年,老巴刹增添了沙爹街。
2013年,老巴刹重新装修,改善了通风,减少了摊位,增加了座位。
2020年,进行了一次小装修。2021年重新开业,目前有2500个室内餐位和1200个室外餐位。说实话,我没想到原来老巴刹能坐这么多人。
老巴刹,承载着好几代新加坡人的集体记忆,大家有空不妨走走,还是蛮有感觉的。
对了,忘了说,今天的老巴刹,除了本地特殊菜肴和小吃,由于是游客打卡地,也有不少的中国小吃哦!
(现在的老巴刹。图源:老巴刹,下同)
ABC丨编辑
CY丨编审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
网络资料整理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阅读
视频直播
新加坡眼旗下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查看更丰富的内容!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突发新闻,可关注新加坡眼旗下“看南洋”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