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混装事件,其实所有人都搞错了重点
作者:倪刃
来源:黑噪音
文章已获授权
既然所有人都搞错了,那重点究竟是什么?
先说一些良心媒体调查后的结论:根本就不是油罐洗不洗的问题,而是,油罐车本来就不能跨类别混装!
按照行业标准和规定,罐装车的清洗只能是为了同类混装而必备的步骤。比如煤制油装完以后需要清洗达到标准,以便装其他品种的化工油,而不是为了“跨界”去装食用油。
同理,装大豆油的运输罐清洗,也不是为了继续装化工油,而是为了装菜籽油之类。
而且清洗完之后,就算装同类产品,还应当出具第三方检验报告才行。比如食品的菌落、黄曲霉素等,都需要合规才可以。
而化工罐车未清洗就混装食品这件事,可以说就是耸人听闻、超出了想象力边界的事情。这已经不是违规,而是违法、是直接性的伤害消费者身体。这是犯罪!
但如果说此次油罐车混装事件的处理结果是:化工油和食品可以继续混装,只不过必须要合规清洗。这也仍然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可以看看在这方面美国是如何操作。
首先,美国食品级罐车和化工类是分开运行的。而且食品级的罐车,其司机收入是高于其他类别罐车司机的。为什么收入高?就是因为清洗麻烦。
美国食品运输标准的要求是,不能有杂物的混淆和杂菌的超标。比如说因为清洗不合规,导致几十吨葵花籽油里面混合了几升玉米油,只要被检测出来就是严重违规。
所以美国的食品级罐车司机工作都挺痛苦,因为不但清洗标准高,而且洗完还要贴上封条,以供下一家食品厂检验。
美国的罐车运输标准,防范的都是同类运输品内部不能混淆。如果化工类和食品类混淆这种事情让他们听说,恐怕吓都要吓死了。
除此之外,美国就连化工类的罐车都有着同类之内严格的运输要求,比如汽油和柴油的灌装顺序和清理标准,规定也是极其详细的。
另外,就算是有人真想“跨界混装”也不可能。
因为美国的食品级罐车和化工罐车本来就是两种车型、两种罐体标准。食品级的罐车设计,增加了一些更方便彻底清洗的结构,以符合严苛的规则标准。
所以此次我们的油罐车混装事件,应有的处理结果不是什么“大整治”、自查自纠,而是彻底建立食品级罐车、化工罐车区分开的运输标准,完全杜绝食品运输线和化工运输线混淆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那些油罐车司机都选择省下清洗费呢?正如我前面所说,美国油罐车司机收入很高,所以他们执行清洗标准的意愿也就很强。对于监督方来说,监督起来也就更轻松。
但是中国卡车司机、油罐车司机是出了名的被压榨,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强度,还面临着收入被严重搜刮的问题,各种各样雁过拔毛的费用都很高。
在物流系统内部,大车司机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疯狂地运转却只能赚到微薄的工资,所以大车司机跑单趟必赔。
当他们这样没日没夜地辛劳糊口,还指望他们自觉遵守清洗规则?这有点太奢侈了。
所以,看似是大车司机们在省钱违规,本质上却是物流行业的“极限压榨”,逼迫和默许了司机们的“潜规则”。
这种“极限压榨”所造成的问题我们并不陌生:外卖平台对商家和骑手两头压榨,导致两者的日子都不好过,于是商家开始用劣质食材替换合规食材,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骑手则疲于奔命导致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这些深层次原因,我们究竟能否迎来真正的物流系统改变?
我有点悲观。我相信,他们现在只是在静待舆论风潮过去。等过两天出来个什么娱乐圈大瓜之类的,大家的注意力分散,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
而吃进肚子里的油和液体食品、医院里越来越多的胃肠道肿瘤……这些缓慢、长期而难有数据统计的问题,根本就无法倒逼彻底的运输业改变。
所以,媒体的责任就显得极其重大,我们也必须寄希望于媒体的继续行动和持续关注。
向那位最初进行报道的记者致敬!向此次事件中持续调查发声的媒体们致敬!
他们,是最后的良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