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海训练营圆满结营
山海计划20强青年导演和训练营导师吕甍(第一排右一)、塱头村村民黄智云(第一排右六)交流后合影留念
塱头古村
“小镇是地理空间,也是文化概念”
在学术沙龙《“我”的小镇:发现与生产》中,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吕甍首先为本届山海计划的主题“回到小镇”破题。她认为,小镇是地理空间,也是文化概念:“小镇电影的经典定义是以小镇为注视对象,表达小镇想象和小镇生活体验的电影。”
吕甍
她介绍了电影史上中国电影的“小镇传统”:“张石川的《张欣生》、费穆的《小城之春》、谢晋的《芙蓉镇》、凌子风的《狂》是经典小镇电影。到了21世纪,冯小刚、贾樟柯、章明、王小帅、曹保平、万玛才旦、毕赣均拍过小镇电影。”她认为,小镇在中国电影的讲述中,可谓波澜不惊又生生不息,“适合中国式现实主义故事的表达”。
“与当下相关的故事更值得书写”
《永安镇故事集》《河边的错误》编剧、主演康春雷,在编剧工作坊《低于生活的创作》上指出,当下的创作者和观众都应抛弃对“中心思想”的过分依赖——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少做“阅读理解”,创作者则放手“让人物自己说话”。
康春雷
“当《永安镇故事集》上映以后,我的两个姐姐都表示看不懂。但我具体一问,发现她们其实已经看懂了,只是不知道如何提炼中心思想。”康春雷说,“阅读的方式不止一种,观影也是一样。创作者正在进行更多元的创作,观众也可以被培养出更开放、更多样的欣赏方式。两者互相促进,电影的创作生态才能越来越好。”
如何写出真正打动人的剧本?康春雷建议青年导演和编剧先当好“倾听者”而不是“表达者”:“你把人物放到故事里,他就会自己往前走,你要做的只是筛选,留下那些值得被抓住的时刻。”他还提醒创作者:“无论是改编剧本还是原创剧本,先回答一个问题:这个故事跟我们当下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如果无关,那故事就毫无价值。”
“制片人和导演应互相包容尊重”
制片工作坊《我们和电影的距离》的主讲人杨城,曾为《大世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多部艺术电影担任制片人。谈及他最享受的制片人与导演的关系,他形容“既要像结婚过日子,又要像谈恋爱”。
杨城
制片人就像电影项目的“大管家”,要解决从勘景到预算、从立项到报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帮助导演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在互动交流时,一位青年电影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制片人和导演容易因为立场不同而‘打架’,怎么平衡两者关系?”杨城认为,制片人必须保护导演的艺术追求,但导演也应该有尊重预算、尊重计划的职业精神,“要相互包容”。
杨城与刘健、李睿珺等导演有过不少合作,他表示自己最看重的是对方的才华。“我合作过的导演,个性和脾气都很不一样。我遇到具体问题去解决就好,目前我还没遇到过因为导演性格问题而无法合作的情况。”他鼓励导演保持个性:“导演在面对观众时也一样,你可以温和、可以毒舌、可以羞涩,只要你内心有一个完整而稳定的世界就没问题。不需要讨好观众,因为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喜欢你。”
“以感性的力量,呈现令人触动的生活”
导演杨平道表示,因为本届山海计划的20强青年导演多有专业基础和创作经验,他主讲的导演工作坊《监视器里看世界》主打一个“经验分享”。
杨平道
首先,他让大家思考:任何媒介都可以用来表达,为什么要选择电影?杨平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我们想要清晰,那就去写论文。但电影必须有感性的力量,去呈现一段令人触动的生活。如果一部电影,观点清晰无比,表达昭然若揭,它很可能是一部烂片。”
杨平道认为,青年导演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向前辈学习,但必须警惕成为对方风格的影子,“因为你怎么都拍不过前辈”。如何避免“东施效颦”?杨平道举例:“譬如我喜欢侯孝贤的作品,喜欢他‘弓满而不发’的克制叙事,但一切到此为止。我必须努力找出跟他不一样的那一面,树立我自己的风格。”他建议创作者多从文学和当代艺术中寻找灵感,“电影内部的创新是很难的,你可以从别的领域寻找启发”。
杨平道认为,短片是青年导演成长的最优途径之一。但因为缺乏商业变现的路径,如今短片的投资比长片还难找。他说:“大家要珍惜山海计划给予的机会和资金,好好磨炼自己的能力。”
“别当‘器材党’,先学会提炼戏点”
在摄影工作坊《视觉叙事——导演与摄影师的共同功课》中,《河神》《梦之海》摄影指导冯思慕透露,每次在片场听导演冲自己喊“来,摆机位吧”,内心就五味杂陈。“或出于信任,有些导演轻易把视觉叙事任务交给摄影师。他们总是习惯坐在监视器帐篷里,摄影师、演员只能接收对讲机里传来的指令。”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导演和摄影师在开拍前未能充分沟通机位、景别、叙事视角,如何恰如其分地完成叙事?”
冯思慕
“摄影师想让视觉传达变丰富,但并非所有导演都愿意配合。”冯思慕提醒青年导演拍片时别“偷懒”,多在现场与摄影师面对面交流,“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各工种共创的结果”。他还提醒青年导演:“不要执着于搭配‘远全中近特’,也别当‘器材党’,要先学会提炼戏点。”
有青年导演提问,摄影师与导演产生创作分歧时怎么办?冯思慕回应:“摄影师多数时候会听导演的。但我有时会提议补镜头,通常先用手机预拍一版,增加说服导演的成功率。”
“剪辑要打开感官”
“刚入行的时候,我觉得剪辑是让镜头流畅。但现在发现,好剪辑最重要的是让情感流动变得流畅。”在剪辑工作坊《电影剪辑工作中的情感流动》中,曾参与《妈妈!》《百川东到海》等影片制作的剪辑指导张崇,为20强青年导演带来一堂极具启发性的剪辑课。
张崇
张崇谈道,“情感”是剪辑工作的关键,也是乐趣所在。他分享自己的工作习惯:面对庞杂的素材,先找到直接表现人物情感的一个镜头,从这里出发,拼接出一场完整的戏。他鼓励青年导演,剪辑时要打开感官:“如果总是埋头于方法,剪辑会变得非常枯燥。想象自己成为电影里的人物、感受他们的遭遇,你会享受这份工作。”
剪辑就像“第二导演”,通过对素材的重新排列和处理,赋予电影新的面貌。但张崇也坦言,剪辑师无法“点石成金”:“我接触过很多新导演,有些人喜欢模仿大师,但拍出来的效果确实不太好,很难实现他们的想法。”他建议青年导演:“形式一定是为内容和表达服务的,切忌因小失大。”
时间:7月14日
活动:“游历小镇”驻地超短片创作
用脚步感受生活
用镜头记录变化
这是艳阳高照的一天。一大早,塱头古村的糖水铺和咖啡馆同时开门迎客。春阳台艺文中心人头攒动,游客一早便前往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空间打卡。不远处的荷花池旁,村民们三三两两并坐话家常。这一天,2024山海计划20强青年导演以“游历小镇”为主题,开启了一场驻地超短片创作。
青年导演张迪决定创作一部纪录片,她要跟拍一位成长于当地的高二女生:“我想拍她暑假的一天。当她带我走过古建筑群,讲述故乡变迁,我感受到了她对这里的爱。”这块土地吸引张迪的,不仅是自然景色和历史底蕴,还有淳朴的当地人:“他们善良、亲切,愿意与外界产生连接,很快就接纳了我,并对我和盘托出他们的生活。我意识到,这里才是生活,他们才在生活。”此次驻地拍摄也让张迪对2024山海计划的选题有所感悟:“小镇,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的生活方式。”
驻地创作
青年导演王庭打算借拍摄驻地短片之机,给自己参加山海计划的剧本拍续集:“那是一个关于偶遇的故事。剧本里的三个初中生长大了,女主人公成为羊城晚报记者,今天要组织‘山海计划’线下活动。她订了一杯咖啡,发现外卖员是初中时的玩伴……”王庭选择在春阳台艺文中心取景:“古村里的现代建筑,这非常特别。我想,保护古村并不是非得把村子变成古时候的样子,而是让古村融入现代元素,借助好政策继续发展和激活。”他想把这些变化变成影像,呈现政策在现实中的温度。
驻地创作
这天之后,20强青年导演将带着在古村拍摄的素材,各自创作一部时长1分钟至5分钟的影像作品。驻地超短片将连同项目书、完整剧本一道,成为2024山海计划终审入围的依据。最终,20强青年导演中将有至多10组入选2024山海计划扶持名单,获得由羊城晚报提供的5万至20万元不等的创作扶持金。
时间:7月12日-7月14日
活动:剧本围读会
三晚剧本围读会
不到凌晨不“下课”
“这几场戏有点吵。”“我觉得这个结尾没有必要。”“从女性的角度看,我觉得这个剧本写得还不够。”……在每晚的山海训练营剧本围读会上,20强青年导演依次拿出自己的剧本,接受其他人的“检验”。每晚,导演们都聊得意犹未尽,不到凌晨不“下课”。连山海训练营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感叹:“卷,实在是太卷了。”
剧本围读会现场
剧本围读会现场
出品人:杜传贵、林海利
总监制:孙爱群、孙璇、胡泉、林如敏
总策划:孙朝方
执行总监:吕楠芳
活动统筹:蔡淳淳
传播统筹:李丽、詹锡伟
文字:李丽、龚卫锋、胡广欣
图片:钟振彬、宋金峪、蔡嘉鸿、唐德荣 实习生 周柏齐、闻思远
排版:实习生郭美婷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