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制片经验谈丨制片标准化训练营8.17
从影视学院导演系毕业后,雷亚丹先后做过微电影导演、宣传片和广告制片,之后才成功转到影视圈,这中间时间跨度长达15年。
用她的话说就是,她是误打误撞学的专业,又误打误撞进的圈子。
雷亚丹老师
从事影视制片至今,雷亚丹参与过许多著名电影的制片工作,比如《前任3:再见前任》《前任4:英年早婚》,以及马思纯、王俊凯和范伟主演的《断·桥》,万茜、李庚希和黄觉主演的《兔子暴力》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歌与高圆圆主演,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女配和最佳编剧的《走走停停》,也是雷亚丹老师参与制片的电影。
除了这些知名的电影作品,雷亚丹还把自己从业以来的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为“制片标准化流程”,多年来持续不断地以课程的方式,把它分享给有志于从事制片的小伙伴。
8月17日,我们邀请雷亚丹老师开设的《制片标准化训练营》,将要正式开课。
在开课之前,我们采访了雷亚丹老师,请她聊了聊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心得体会。内容略长、干货较多,绝对值得细品。
预蒜紧张制片厂
您最早跟电影结缘是在什么时候?
雷亚丹:高中的时候,我是文学社的社长。高考选专业的时候,我比较迷茫,当时文学社里有一个同学,她特别想考编导。我们关系很好,她就问我要不要一起考。我说你考,那我就跟着你考嘛,所以我们就同时考上了,她去了编导班。我好像不是那么喜欢编导的方向,当时另外一个好朋友去了导演班,我就跟着她一起选了导演班。等于是,我一开始是误打误撞学了这个专业、误打误撞做了短片电影导演。
大二,有一段时间,老师给我们分析大师作品,看了很多国际的、国内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大师级别的电影。有一天,老师放了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晚春》,就是那种比较偏家庭纪实、没什么故事情节,但又娓娓道来的、非常生动的、生活化的剧情,我被打动了,直击灵魂。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那么无趣的剧情打动,哭了一个下午。我就是在那个大二的仲夏午后,才真正爱上了电影。
大学毕业刚出来实习的时候,我做的就是导演的工作。那时候特别流行“微电影”,我做的就是那种4到5分钟的爱情微电影导演,一年之内大概拍了二十多部。在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既不享受也不满足,而且也没什么创新的点,这让我很难受,觉得自己可能并不适合这个岗位。我就问自己:如果我做这个职业,能不能一直做下去?我的答案是不行,所以我就很坚决地,转到了制片的方向上。
其实这中间还有好几次身份的转化。最开始,我并没有影视行业的关系、人脉和渠道,所以没人内推我,我也没办法进到这个圈子。所以大概在2010年左右,我先做的是几千块的宣传片制片,然后又做了几万块钱的TVC(商业电视广告),后来逐渐做到几十万、几百万的制片主任。那时候我又开始问自己:这个事情我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我的答案也是不行。我又考虑换一个圈子。
2017年的时候,我就抓住了一个机会,做了《前任3:再见前任》的外联制片,算是正式进入到影视圈。后来2018年我参与了《兔子暴力》、2019年的《紧急公关》、2020年的《断·桥》。那段时间几乎每年一部,就是把每一部都打磨得特别好,最后在2021年之后真正地迎来爆发期,大大小小的项目参与了三十几个,其中包括胡歌跟高圆圆主演的《走走停停》。
您的公司叫“预蒜紧张制片厂”,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雷亚丹:想这个名字,还真费了些时间。我自己想要一个我心目中最能体现这个行业特色的名字,想来想去,有一天突然来了灵感——制片这个行业,不管你是拍广告、拍宣传片、拍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综艺节目,大项目也好、小项目也好,都经常能听到一句话:“不好意思,这个项目我们的预算实在是非常紧张。”灵机一动,我就想了“预蒜紧张制片厂”这个名字。
为啥电影不好看了?
您在休闲消遣的时候,个人更倾向于看哪种类型的电影?
雷亚丹:以前我希望自己时时刻刻能从电影当中学到一些东西,所以那时候特别喜欢看那种深刻的片子,比如各种排行榜上的前100名。但说实话,最近几年我反而更喜欢看泡沫电影,进电影院就是希望自己能休息一下,无脑式地去看这个片子。最近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好片子,能让我有欲望进电影院。
雷亚丹老师在做分享
这好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就是电影都不好看了。从制片的角度看,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雷亚丹:我只总结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现在的国际形势和格局,大家都更愿意往内收缩,这就会让很多文化方面的金融投资,更想去保护本地的文化和文创,那他就不会再去做更大范围上的战略布局。他不打造更大的市场,那就只有本国的人才能看到这些领域的变化。电影就是这样的。第二个方面,现在的市场环境行情特别不好,经济是收缩的,就是说没钱了。那相关的这些创意型的人才,在整个工业流程上就都跟不上,滞后性也就变强了,电影也就变得不好看了。
雷亚丹老师
在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您感受影视行业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雷亚丹:在我从事影视制片的这十年里,大概有三次特别大的变化。
最早在2013-2018年,影视行业风生水起、特别火热,相关的不相关的钱,都融到这个行业里面来了,那这个行业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觉得钱来得非常容易。那个时候,影视圈反而是个大杂烩,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进来。
到了2020年,疫情再加上税务合规、法务合规,很多人都被打回了原型。我个人觉得它是好事,因为挤掉了非常多的水分,这之后策划端留下来的是能够创造内容的人,融资端留下来的是懂影视生产的人,制作端留下来的是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宣传端也是同样的。
第三个变化节点,就是疫情后时代,2020年至今,短视频这种非常奶头乐的影视呈现方式,对电影形成了巨大冲击。很多人觉得不用走进电影院,也可以看到很多作品。
制片的超能力
您认为电影制片人需要具备什么特殊能力(特别是区别于导演的能力)?
雷亚丹:影视行业分为两种人才,要交付两种价值结果,一种叫“结果交付价值”、一种叫“情绪交付价值”。拿导演和制片举例,以导演为代表的导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声音指导等,属于创意型人才;以制片为代表的制片人、制片主任、经纪人、法务、财务、税务等,属于管理型人才。创意型人才更偏向于提供“结果交付价值”,管理型人才更偏向于提供“情绪交付价值”。
这里说的“情绪交付价值”,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非常浅显的那种“我要不要让这个人高兴?”不是这样的。沟通信任是没有办法被量化的,它转化成了情绪,比如“我能不能很好地沟通?”“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没有可能在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让别人信任我?”这就是隐形的情绪服务价值。我认为,要想做好制片,你必须得让别人信任你,它不仅是靠关系、靠人脉,还得看你能不能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管理价值、提升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让别人信任你的能力。
雷亚丹老师在做分享
就是情绪上要稳定。
雷亚丹:情绪稳定是你做好任何一个行业的前提条件。如果要想做到管理层的位置,那你必须要情绪稳定、遇事不慌,有问题就沟通、有事情就解决,这样才能持续为别人提供交付价值,同时产生让别人信任的价值。
制片标准化训练营
大概从什么时候,您开始以授课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制片经验的?为什么会想着做这样的课程分享?
雷亚丹:正式以课程的形式做“制片标准化训练营”,是从2021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做了24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发现,“制片标准化”是我跨越宣传片、TVC和影视圈的核心和敲门砖。
雷亚丹老师(中)在做分享
为什么要做这个分享呢?是我基于行业的思考。很多年前,我带了很多徒弟,跟着我拍宣传片、TVC。那时候有人告诫我“小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我比较不信邪,觉得既然人家跟着我,那我当然要教别人我知道的东西,让他掌握客户的核心信息,掌握预算、掌握整个生产进度,最终和我一起在这个项目当中有署名。结果真如别人所说,我的客户被撬了,我的业务被截流了,这些人拿着我的资源走了。
说实话,大概有三年时间,我没办法从背刺的重伤当中脱离出来。但我又在想:我真的要停下这个脚步吗?后来我做了第一期制片标准化训练营,紧接着又做了很多期,我的学生越来越多之后,我突然发现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症结在哪,是因为你教会的徒弟不够多,因为你手里的本事只够教会这几个人。如果我教会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展得不错,那就证明我的这套理论体系,是能够适用于更广泛的中国影视标准化的流程的。由此,终于破了心中的那句魔咒,因此我开始更广泛、更用心、更尽力的交付学生我的所知、所学和所获
雷亚丹老师在做分享
在您接触到的学员里,遇到的最普遍的疑问或者或困惑是什么?是迷茫吗?
雷亚丹: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做这个行业,不知道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出路,不知道自己的项目在哪里,不知道靠谱的资源在哪里,不知道谁可以给自己内推的机会,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进到电影圈子,不知道怎么才能够拍到百万级的TVC,也不知道该去哪个城市发展。
所有这些问题,我遇到的学员全部都经历过。我的这个课程,就是让学员在“制片标准化”的体系下,帮你指明发展的路径。我们不是靠人脉、资源和圈子来解决问题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课程是没有价值的。这个课程是在帮你锻炼专业能力,当你在专业上走到一定层级、拿到一定结果,做了很多项目、接触很多人以后,你会没有关系、没有人脉、没有资源吗?
扫描上图即可购买课程
下单成功后
请联系小助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