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15块棉鞋横穿沙漠,他九死一生,只为一件事
2023年,“中国探险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一位74岁的老人。
老人名叫宗同昌,他须发皆白,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身体矫健得像个年轻人。
● 2023年4月,宗同昌(右)受颁中国探险终身成就荣誉
有人说他是最大胆的探险家。
塔克拉玛干北纬39°线,世界上最凶险的线路之一,他穿着一双15块钱买的布棉鞋,74天跋涉1500公里沙海,创下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的世界纪录;
阿里无人区古格王城遗址,他爬进堆满干尸的洞穴,拍下一幅幅珍贵的古壁画,让失落的文明重现人间;
72岁,他又自驾5000多公里,从北京到雅鲁藏布江狮泉河源头考察。
“死亡之海”罗布泊、楼兰古城、太阳墓地、巴里坤古城……他参与过各种各样的考古探险活动。
人们称他为“当代徐霞客”“藏地摄影第一人”,他却说:
“我只是个行者,到过一些一般人不容易到的地方,见过一些一般人不容易看到的风景。我希望把它们拍下来,为不曾前往的人带去视觉享受。”
很多人将探险视作挑战自我、征服自然。
但对宗同昌而言,探险从来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了解自然,用手中的镜头,把大自然的雄伟瑰丽、把古文明的遗迹展现给世人。
● 宗同昌
宗同昌出生于1949年的河北保定,与新中国同岁,早年曾是北京二轻局的一名普通工人。
由于喜欢摄影,他把工作赚来的钱,相当一部分都买了胶卷,还拜著名摄影家黎朗、黄翔先生为师,学习了全套的彩色照片暗房技术和画意摄影。
上世纪70年代,普通人家照张黑白照片都是新鲜事,宗同昌已经把彩色照片玩得贼溜,这也成了他日后改变命运的一技之长。
1977年,28岁的宗同昌调到《美术》杂志社,担任摄影师。
他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多,接触到了许多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他大开眼界,对构图、色彩的认知都有了质的飞跃。
凭借出色的摄影技术,宗同昌被调入故宫博物院,成了一名专业的文物摄影师,由此踏上了人生的“巅峰”。
● 初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宗同昌
故宫180余万件文物,宗同昌见过、摸过的保守估计有几十万件。
他在故宫有一个摄影工作室,里面什么文物都拍,书画、玉器、青铜器,每天没完没了,一茬接一茬地拍。
被送来拍照的文物往往价值连城,很多文物就连故宫里的专家平时都难得一见。
有时候赶上专家们感兴趣的文物,他们会专程跑到宗同昌的工作室,借机把这些文物仔细地看一看。
● 宗同昌拍摄作品《康熙南巡图》
一次,著名文物专家耿宝昌先生听说宗同昌要拍摄一批瓷器,便早早来到工作室。
等待的过程中,耿宝昌又是扫地又是收拾桌子,还把地上杂乱地线束整理了一遍,以防有人搬着文物绊倒,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宗同昌站在一旁,尴尬地无地自容。
“那么大的专家,跑过来给我打扫卫生,这一下子就给我教育了。从那以后,我不管给谁拍东西,都会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 宗同昌
拍摄的文物多了,宗同昌渐渐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例如在拍摄国宝《清明上河图》时,他加入咖啡色滤镜,并适当延长曝光时间,拍出的照片比原作更干净、更清晰,层次也更加明显。
研究人员用他拍的照片去做研究,比看原作还要清楚。
● 清明上河图(局部)
此外,宗同昌还对故宫的建筑进行拍摄。
故宫8700多座宫殿屋宇,无论对外开放的还是未开放的,他几乎踏遍了每个角落,对这些建筑的外景内景、装修装饰进行详尽的拍摄,为故宫留下了一套史上最完整的图片资料。
每拍一处,他都会把建筑里里外外看个遍、琢磨个遍。
他说:“作为文物摄影师,必须学会和文物交流。一件好的文物,需要利用最好的光线和角度去表现,让观众看到这张照片时,引导人们重新回到那个时代。”
靠着故宫“御用”摄影师的头衔,宗同昌在业内逐渐享有盛誉。
1985年,国家文物局首次决定对西藏古格王城遗址进行考察。
古格王城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这就要求随队的摄影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物拍摄经验,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
36岁的宗同昌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宗同昌没有半句推脱,当即跟随考古队赶赴西藏。
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这一去竟险些丢了命。
● 西藏阿里无人区。图片来源:摄图网
进藏之路险象环生,从拉萨到阿里,1700公里几乎没有路,中间需要穿过一个几百公里的无人区。
他们历经14天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古格王城。
展现在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考古队的每一个人。
几百年的风沙侵蚀,早已让古格王城残破不堪,但林立的宫殿、佛塔、寺庙、房屋,都见证着这段文明昔日的辉煌。
王城内随处散落着盔甲、弓箭、兵器、甚至干尸,印证了古格王城毁于战争的传言,也向人们无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宗同昌说:
“这场仗大约发生在300多年前,但你感觉就是在不久前才结束的。干燥恶劣的气候条件,将战后那一刻永远定格下来,还保留着几百年前的那种状态。”
《天涯人迹:阿里考古摄影36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