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咽喉,新疆门户,这座天山脚下甜蜜之城的美,终于藏不住了
文 | 有书那蓝 · 主播 | 亚楠
三百多年前,新疆哈密风调雨顺,沃土丰饶。
回王令瓜农精选上等的种瓜,将瓜瓤和瓜籽一同取出,再用黑土将其包裹,然后甩到包毡上默默等待。
等待昼夜更替中,瓜籽吸收日月之精华,汲取天地之灵气。
等待春天大地回暖,瓜农耕耘播种。
饱满的种子一旦触碰膏腴的土壤,加之甘冽的泉水给予润泽,便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强烈的光照和昼夜巨大的温差,孕育出瓜果的香醇。
康熙三十七年,回王额贝都拉上京朝拜,特地为天子献上圆滚滚的甜瓜。
朝宴上,圣上品尝到肥厚的瓜肉,因其香甜可口而龙颜大悦,遂赐名为哈密瓜。
自此,哈密瓜名声大噪。
瓜以地名,地以瓜闻。
于是,哈密这座遥在东疆的城池,便因哈密瓜而让人心驰神往。
一丘一壑皆为神笔
哈密位于新疆的最东边,穿过这道门户,向西是未知的西域,向东则是中原地区。
两千多年前,当肩负凿空西域使命的张骞,率领使队穿越星星峡,东疆这片土地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这里不仅是甜蜜之城,更是充满神秘与新奇的疆域。
东疆之东,在照见第一缕阳光的地方,盘踞着浩瀚的伊吾胡杨林。
树木原本柔弱,然而要与苦涩而烧灼的盐碱地较量,每一株胡杨不得不呈现出非凡的刚毅。
它施展拳脚,将过多的盐分从躯干的结疤和裂口处排泄而出;它收放枝叶,抵御最恶毒的烈日与风沙。
年复一年,胡杨林生长得气势磅礴,威武雄姿令人叹为观止。
在胡杨林金黄的热浪下,涌动着倔强的生命力。
它们有的勇猛如蛟龙入海,有的矫健如龙腾虎跃,有的灵异如妖狐九尾。
穿梭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远古时期,耳畔,激荡起土地最深处的秘密……
向下生根,向上生长。
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胡杨不仅活出了哈密人的坚毅,更让哈密人学会了在苦难里盛放不屈。
如果说伊吾胡杨林让你惊异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哈密的大海道,更会让你的身心都为之撼动。
白天,碧空如洗,驱车驰骋在苍茫的大海道上,可以真正体验到什么是风一样的自由。
这条跨越无人区的公路,仿佛要引领我们踏上星际探险的旅程。
沿途可见黄沙大漠、瑰丽山峦、深幽峡谷、风蚀雅丹以及丘陵戈壁等壮丽景观。
夜晚的雅丹之上,月亮隐没,璀璨银河如约而至。
虽然四周一片漆黑,风声鹤唳,但一抬头便可以惊见长夜悬河、星辰烂漫,那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光芒,此刻就洒在这片神秘的荒野上。
顿时,有一股原始的力量撞击胸膛,令人久久不能平复。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宇宙辽远,人生是何等短促和微小啊。
哈密,不愧是精彩绝伦的“新疆缩影”,一枝一叶皆有灵异之魂,一丘一壑皆为神来之笔。
来到这里,你的全身心都将得到疗愈。
一砖一墙皆为底蕴
哈密,一座被东天山横贯东西的城池,其地理格局因此被一分南北。
山北,森林、草原与冰川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而山南,则展现了戈壁、沙漠与草原、绿洲的奇妙融合,哈密盆地更是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因而,天山自古乃西域大地的生命之源,被百姓尊奉为与天齐名的神山。
传说中,天山之巅藏有一只神秘的天眼,它凝聚了天地间最纯净的力量,能洞悉世间万物。
然而,这也引来了邪恶势力的窥探,他们企图将其据为己有,以实现掌控世界的野心。
为了守护天眼,一位老僧发誓要修筑庙宇,他召集牧民,用家畜驮运砖石,并请来关帝之神镇守。
从此,天山庙落成,成为无数旅人寻求智慧和力量的圣地。
历史上,天山庙屡遭毁坏,但每一次都得到了及时的修缮,如今依然庄严神圣。
庙宇以巨木为梁,青砖为墙,在海拔2700米的巅峰孤高而立。
这里的每一方砖木,都见证了辉煌的历史:
2000多年前,汉代名将班超从这里穿越,征战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1800多年前,敦煌太守裴岑也从这里穿越反击,诛杀了呼衍王;
1300多年前,唐代名将姜行本同样从这里翻越天山,出击高昌,大获全胜。
这里还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古老的青石板上,不知留下了多少艰苦跋涉的脚印。
如果说天山庙给予了哈密人超然的力量,那么回王府和回王墓则为哈密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康熙年间,哈密首领被紫禁城的宏伟气势所吸引,于是请来了汉族工匠,历时七年,打造出气势恢弘的回王府。
回王府占地数百亩,设有9道门楼,800多间房舍,巧妙融合了多元建筑风格,金碧辉煌,极为壮观,被誉为“西域小故宫”。
然而,在历史长河中,王府屡经战火,如今的面貌得益于历代的修缮和重建。
在回王府的一侧,矗立着神秘的回王墓。
这是一座皇族墓葬群,分为大拱拜、小拱拜以及艾提卡大礼拜寺。
其中,大拱拜是整座建筑群的核心,展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髓。
墓体上圆下方,通高17.8米,占地1500平方米,外墙以白色琉璃打底,镶嵌有蓝绿祥云花纹。
墓室采用穹顶设计,四壁饰以精美的瓷体花砖,顶部覆盖绿色琉璃,整体色调庄重而华贵。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艾提卡大礼拜寺,寺内采用雕花红木承重,寺壁饰以花卉及阿拉伯文古兰经,屋顶采用平顶设计,敞亮明快。
每逢聚礼日,数千信徒前来朝觐,以求灵魂的洗礼与超脱。
在哈密,天山庙是人文与自然的见证者,而回王府和回王墓则是文化与权力的象征。
这里的一砖一墙,都蕴含着哈密的文化精髓,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沧桑。
一歌一舞皆为风情
哈密,素有丝路咽喉、东西孔道的美誉。
千百年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也让古今文明在这里融合。
同时,也孕育出神秘多元的文化风情。
哈密人能歌善舞,天赋如生。
当夜幕低垂,星星点缀天际,在哈密的古巷中,一场民歌的盛宴缓缓登场。
音乐起,一位身着彩装的女孩缓缓步入舞台中央,她的眼眸深邃,朱唇轻启,一曲悠扬的哈密民歌随即流淌而出。
那声音清澈纯净,如同天山上的清泉,又似沙漠中的一抹绿洲,瞬间将听众带入了美妙意境。
随着歌声的起伏,女孩开始轻盈起舞。
手臂轻舞时,仿佛浸润着哈密瓜的甜美与葡萄的醇厚;脚步跳跃时,又像是诠释着雪峰的巍峨与草原的辽阔。
的确,哈密民歌源于祖先从事渔猎、畜牧时,在旷野、山间、草甸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
其旋律简短、明快,散发着哈密人热血与浪漫,坚韧与独立。
这里丰富的文化交融,不仅为民歌蓄积了养分,同时也为十二木卡姆艺术的盛行提供了沃土。
十二木卡姆源融汇了疏勒乐、龟兹乐以及于阗乐的传统,不断衍变而来。
它实现了维吾尔族歌、舞、乐三种艺术的高度统一,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然而,木卡姆的流传主要依赖于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加之其内容复杂难记,曾一度濒临灭绝。
幸运的是,哈密有少数民间艺人倾其一生,让十二木卡姆得以传唱。
其中,艾赛提·莫合塔尔就是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传承人。
生于三十年代的他,原本只是乡镇里的文化站干事,但他自幼酷爱音乐,自小便能熟练多种木卡姆演奏乐器。
年轻时,艾赛提·莫合塔尔一边专注于工作,一边长期致力于木卡姆艺术的发扬。
他深入乡村,组织各类木卡姆艺术的演出和培训,从中培养了大量木卡姆艺术的传唱人。
他的演出技艺精湛,深受群众的喜爱和赞誉,是目前健在的唯一能全部演唱十二木卡姆的民间艺人。
如今,已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心系民族音乐,他的一生,为华夏艺术瑰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无论是哈密民歌,还是一度盛行的十二木卡姆,都饱含着哈密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热烈,缠绵,深沉,庄重,每一个音符都传递出这片土地的春和景明和民阜物丰。
一歌一舞间,西域风情甚浓。
▽
朋友,在你心中,是否藏着一个关于西域的传说?
它深埋于黄沙大漠、荒野戈壁里,千年的故事,铸就了不朽的传奇。
带着你的遐想,不妨走进东疆,探寻这座充满新奇与魅力的哈密。
它是丝绸之路的要冲,穿越时空,连接古今;
它是甜蜜之都,丰饶美丽,令人陶醉;
它是音乐的殿堂,质朴而深情,旋律悠扬;
当然,哈密的精彩远不止于此,还有更多的故事和风景,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探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