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陷入恶性思维循环了,我好难受……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631 篇文章
文内图片来自网站Pexels。
作者:景红,职场专家,亚洲知名猎头公司仲望咨询CEO,LinkedIn拥有340万+关注者。本文来自: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
J 一直想跳槽,前两周找我说最近猎头给他推荐了一个工作,他面试过一次就接到了 Offer ,Offer 给的不错,加薪 30% 多。
我恭喜他。
没想到他说,现在烦死了。虽然接了 Offer,但还在犹豫要不要去。
J 现在的工作薪水不高,他一直干得不满意,家里也一直嘀咕,他跳槽是酝酿很久的事。
现在 Offer 有了,再问问身边人的意见吧,他家里人又不同意了,他身边不少朋友也劝他。
换工作是件大事,现在形势差,但他现在的工作还算稳定,到了新公司会有很多变化,现在的公司很痛快给他 Offer,是不是有什么陷阱?
以前都在劝他跳槽换个工作,现在有了新工作机会,个个都在说还是再看看好。
J 很烦恼,也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
他反复思考,翻来覆去越想越不对,越想越后悔:
新公司那么快给 Offer,是不是自己薪水要少了?
是不是新公司有坑,自己没有考虑新环境的风险?
虽然现在公司看上去有点走下坡路,但自己在现在的公司不少年头了,是不是现在的公司会有利好消息?
……
那就拒 Offer 吧,吞吞吐吐和猎头讲了,猎头劝他想清楚,现在的行情下这种 Offer 算不错了。
于是,他又觉得现在这个行情下,拒了这 Offer, 以后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现在他特别不安,对我说,眼看着入职时间越来越近,他还没提离职,非常焦虑,现在的猎头越劝他,他觉得猎头也有问题,可是猎头说如果他不接 Offer,再帮他留意别的机会,他又觉得得罪猎头了,会被打入黑名单了。
这种情况我经常会碰到。
比如朋友 X 每年都会对我说职业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惑。
X 毕业就想进大厂,因为当时好多同学都想进大厂,觉得大厂福利好上升空间大,而且从大厂出来之后也能找到很不错工作。
后来好不容易进了大厂,又觉得好累啊,太卷了,天天抱怨。
前几年给他推荐了几份工作,都是谈到最后,思来想去,觉得跳槽吧,总怀疑这些中小公司有许多陷阱,都不见得比现在的大厂好,于是一拖再拖。
他几乎每隔几个月就要来找我一次。
尤其这两年,大厂也频繁裁员,随时都面临再次就业的危机。
看得出 X 特别没有安全感,更频繁找我,但任何新的工作机会他觉得都有缺陷,始终处于焦虑状态。
前段时间找我问,应不应该先找副业,比如自媒体准备起来,因为身边好多人做自媒体,他觉得反正不会亏,也算是后路。
我告诉他这是个最拥挤的赛道。
因为现在大厂毕业的太多去做了自媒体,有些人做了一段时间就焦虑到不行:
粉丝涨了焦虑 — 是不是偶然关注的,为什么不留言互动呢?
粉丝掉了焦虑 — 是不是我不受欢迎呢?
被人骂了焦虑 — 是不是我说的不对?
无人关注焦虑 — 我不是这块料吗?
……
我劝他先少做些“调研”,先行动起来。
果然,他说问了几个人,都说现在这个赛道太挤,他很犹豫,怕进去太晚了,又是陪跑浪费时间。
唉,可以理解,凡事总是这样,任何事任何阶段总有很多困难。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如果没有自己坚定的内核,身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自己。
J,X 这样太容易反刍式焦虑的人,遇事会脑补出无数小作文的,在重要点的事上很难采取行动,如果这种思维习惯不改变,行动前就要把自己内耗得奄奄一息。
人在世间烦心事很多,焦虑烦恼很正常,但是当你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越来越陷入这种负面情绪不可自拔时,就可能是一种反刍式焦虑。而过度思考的人也容易反刍型焦虑。
反刍(Rumination)这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不断回顾某个场景并专注于它的消极方面。你越是关注负面事件,就越会强化消极型心态。
比如:很多人在还没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已经在想“做不好怎么办?”“会不会有什么陷阱”“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诸如对事情结果的负面判断。还没有开始做,就开始胡思乱想……
于是大脑就自动进入负面循环,反复预设各种不好的结果,自我折磨,进入内耗模式。
这样做的坏处便是:做事情战战兢兢,情绪消耗严重,行动力弱,交付质量差,身心健康大受影响。
现在的大环境不好,大家搞钱难度增加,问题更是指数型上升。但是日子总要过的,有很多事个体焦虑解决不了问题,在任何时候,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根本,在当下形势下,心态尤为重要。
过度反复思考经常陷入负面想法中无法行动,或做出令自己过后都反悔的消极行动。
要知道,你只要不把一件事放下,这件事就像不断循环播放的歌一样,不会结束。
当面对问题时,谁都想理性思考,从中找出最有利自己的解决方法。
理性思考是从事情的多角度思考问题,过度思考却常常在同一层面反复同样的想法。
如果陷入一种恶性思维循环,不断地在脑海中反刍负面想法,并无真实的有力证据,这往往就是过度思考了,认识到这种思维方式对自己的伤害,就要改变习惯。
习惯不仅是做事的流程,还是一种强大的心理适应机制。习惯帮助我们在变化中找到稳定,在挑战中保持冷静,节奏感也让我们心理更有安全感。
如果发现自己有过度思考,反刍型焦虑的习惯,要重构新的思维习惯。
01
日常从小事做起
养成“次抛”习惯,也就是日常事务尽量只做一次、只响应一次、及时答复,把日常经手的事当成易耗的一次性用品对待,比如邮件只看一次就回复,事情无论做得怎样,只做一次,慢慢锻炼不纠结的习惯。
遇到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停下来,可以先想再做,但给自己“日抛”或“周抛”的时间限制,给自己规定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怎么样都做一个决定。
02
生理上隔离
我们都听说,当愤怒或悲伤时,如果意识到情绪开始不受控制变坏,缓慢深呼吸,就让我们慢慢冷静下来,逃离战或逃的模式。
这种生理隔离当然对反刍焦虑也有作用。当思来想去越来越滑向负面时,可以尝试用冷水洗脸、洗澡、理发等,让自己的生理环境突然发生变化,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它方式比如逛街、家务、运动、亲近自然环境等。
仅凭自己,我们会发现很难从这个反刍思维循环中脱身,但做一些爱好的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缓解部分压力,以及恢复精力。
转移下注意力,无论是亲近自然、运动和冥想、做健康有益的爱好,都帮助自己提升精力,专注于当下,减少对过去或未来的过度思考,从而打破恶性思维循环。一方面有意识转移注意力,从不可自拔的自怨自艾中转移出来,另一方面,生理上也会降低我们的心率和呼吸模式,让自己慢慢理智下来,帮我们摆脱思维的旋涡。
03
改变认知
只有认知到自己行为已经陷入死循环,才有可能打破负面思维惯性。
所以无论有什么想法,诚实记录你反复出现的负面思维,就会认识到自己在反刍式焦虑,已经过度思考了,才有可能改进。
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适应变化和应对压力方面的表现,找出那些无意义的反复纠结,进行思考的再思考。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加入时间维度,想这件事情三年五年十年之后对自己的影响。
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找解决方案上,而不是沉浸在问题本身。
过度思考,持续焦虑,不仅会阻碍我们的成长,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情绪稳定,是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前提。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健全心态的人都知道,这都将会过去。
04
学会“换人思考”
性格确实有一部分是天生的生理因素决定,有的人就是容易焦虑,但并不代表我们对一切出厂设置都无能为力,无法改变也可以改进的。环境对性格的养成是有重大影响的。
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环境,所以要尽可能选择行事果断,正能量的朋友,打造身边的社交环境,保持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正面的社交互动。这不仅能够提供情感支持,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当无法做决定时,可以设想自己是另一个自己佩服的人,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办。
最后的话:
无法行动的人都是心理能量不足的人。
这些人特别希望他人能给自己答案,因为这样似乎可以减轻做决策的压力,但成年人又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于是容易过度思考,但逃避做决策和不敢承担后果中间又会形成新的压力。
能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力,所有行动力不足,都是能量不足。
光是做陌生决策就能耗费大量的能量,想象各种还未发生的事情,内耗极大,能量更加不足,会让自己不敢迈开脚步。
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各种人生的困难和需要我们做艰难决策的事,有些事情即使我们不做决定,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
无论任何时候,面临什么境遇,我们都可以决定:
第一,面对问题的态度。
第二,面向未来的准备。
很多时候,不行动却过度思考,反刍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未雨绸缪做积极准备才能增强抵御人生风暴的力量。
用正反馈闭环来不断增强自信和能量,不断抛弃错误认知和信念,打断反刍式消耗,积聚能量做好当下的决定和行动。
要知道为明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是专注于今天,把今天的工作完成,这就是你能应对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 END -
推荐阅读
职场新人的立足点,在哪儿?
找工作难?你知道的简历套路可能是错的……
写给所有想运动但又动不起来的人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