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拿下奥运17金!美国华人家庭如何批量制造奥运冠军?
👆欢迎关注广深妈妈圈,一起探索大湾区教育难题
随着江旻憓在巴黎奥运会上夺金,她的学霸经历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其中,斯坦福大学无疑是浓墨重彩和引人艳羡的一笔。不过,她的夺冠,没能让斯坦福蹭上热点,毕竟她早就从斯坦福毕业了。
但没过多久,斯坦福就等到了炫耀的机会。
女子100米蝶泳决赛,Torri Huske(中文名:简爱)为美国游泳队拿下奥运首金后,斯坦福大学火速跟进,把她“登顶世界”的喜讯放到了校园新闻的显著版位,并且在文中特意提到:她是第17位奥运摘金的斯坦福学生。
巴黎奥运,各国角逐奖牌榜的同时,美国各大名校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奖牌榜,希望在“美国名校体育哪家强”的角逐中抬起高昂的头颅。
为什么美国总能出学霸+体霸?放之于香港也是同样。除了江旻憓之外,还有今年获得200米自由泳铜牌的何诗蓓,传统名校圣保禄中学毕业,DSE取得7科35分,钢琴八级,录取密歇根大学安娜堡。18项香港游泳纪录保持者欧凯淳,中小学就读于嘉诺撒圣心书院,后考入加州伯克利。
美国体育的特殊之处在于,不论是职业还是业余的运动员,大多都是从大学校园出来的,经历过NCAA(全国大学体育协会)比赛的锤炼。
本届奥运,美国队中65%的运动员有NCAA的背景(在读、毕业或者承诺入学)。还有14支纯种的“NCAA学生队伍”,包括女篮、女排、男女击剑等。即使放眼全球,NCAA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有1221名运动员代表了125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美国名校体育到底哪家强呢?这对希望通过体育爬藤的学生和家长又有哪些启示呢?
斯坦福在奖牌榜上一骑绝尘,
在奖牌榜上,斯坦福也是最耀眼的明星学校。
截止至于8月1日,斯坦福大学有9名运动员斩获了奖牌,第二多的是圣母大学的5名。看金牌数,斯坦福2位夺金,和圣母大学并列第一。(团体赛按个人金牌数计算,比如四人游泳接力夺冠,就有四人获得金牌)。
👇滑动看详情👇
那么,如果把范围缩小到藤校,是什么样的画风呢?
来自哈佛的女子击剑运动员劳伦·斯克鲁格斯(Lauren Scruggs) 和达特茅斯的女子七人制橄榄球选手阿丽亚娜·拉姆齐(Ariana Ramsey)成为了唯二收获奖牌的选手。
从运动员数量上来看,普林斯顿和哈佛分别以19名和18名领跑,宾大、耶鲁和哥大位居中段。排在之后的是康奈尔、达特茅斯和布朗大学。
很有意思的是,藤校运动员擅长的项目比较趋同,集中在了击剑、赛艇和田径三大块。
这其中,各个学校又各有所长。击剑项目的17人中,哈佛一所学校就输送了7名运动员,还凭此创造了一个纪录:
我翻了翻几位运动员的资料,新生Colin Heathcock的履历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美国队官网,家乡一栏赫然写着:Beijing!
网上关于他与中国相关的资料不多,只提到他在北京长大。父亲Virgil Heathcock是一名商业顾问,母亲Julie Yang是一名建筑工程师。一家人后来从北京搬到了加州的帕洛阿尔托。Colin和哥哥最早学的是花剑,但很快被更刺激、可以做扑击和砍杀动作的佩剑吸引。
再大一些,Colin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往返,因为主要的击剑赛事都在欧洲。再后来,为了追逐运动梦想,一家人索性搬到了法国。Colin迅速成长,一度坐上青少年佩剑世界排名的头把交椅。被哈佛相中,再正常不过。
赛艇方面,普林斯顿(5)和耶鲁(5)平分秋色。到了田径,就又是哈佛的强项了,它输送了5名运动员,宾大和普林斯顿分别有4个。
对希望体育爬藤的学生和家长而言,摆在面前的残酷现实是:项目越是热门,竞争也越激烈。
我们此前也报道过一个凭借击剑进入哈佛的故事:每年在项目上花的费用,就有20万元。和Colin相似的是,一家人为了培养孩子,还要不断辗转于各地。
相似的光鲜履历,背后的艰辛也如出一辙。
不过,体育爬藤的实践还是源源不断,因为相比对普通学生,藤校也更青睐运动特长生。
Harvard Crimson曾报道,哈佛会把体育特长生划分等级,在Class of 2027录取数据中,体育特长生赛道中优先级最高的一批,录取率达到83%,远远超过非运动员录取率的16%,对比整体哈佛录取率仅为3.41%来说,走体育特长生录取哈佛的概率竟然高出这么多!
放到其他学校,这样的偏好同样存在。在本届奥运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有NCAA背景的中国运动员和华裔。
■代表美国队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三名女子高尔夫队员已经敲定,其中就包括前NCAA运动员:Rose Zhang(斯坦福),点击看“爸爸真棒”之前写过她的故事
江旻憓身边还有一位“六边形战士”队友,
为美国夺得游泳首金的Torri Huske老家是广州
让我们先看一下有NCAA背景的中国运动员们的情况。
总共11位:1位中国大陆,3位中国台北和7位中国香港。项目上来看,有6位游泳、3位高尔夫和2位击剑。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女子游泳接力比赛的四位选手,有三位(欧铠淳、简绰桐、郑莉梅)都有美国名校的背景。
能够去到伯克利,是郑莉梅积极争取的结果。她在高中毕业前,向美国各所院校广发邮件,自荐加入游泳队,最终获得了伯克利的offer。
江旻憓的故事大家已经都很熟悉了。而她的身边,还有另外一位“六边形战士”队友,那就是夺得200米自由泳铜牌的何诗蓓。
何诗蓓是一名混血儿,在香港长大。为了备考DSE,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看书游泳上课”是雷打不动的三件套日常,周末作为调剂的休息,是弹弹已经取得了八级水平的钢琴……
高强度的备战,换来了DSE7科35分的成绩,进入密西根攻读心理学也算水到渠成了。
那么,美国队中的亚裔面孔又是什么情况呢?
开头提到的Torri Huske,有“简爱”这个名字不是偶然,就是因为她的中国血统。
简爱的妈妈出生于广州,1991年来到弗吉尼亚理工学习工程。不过,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妈妈毕业后成为了一名IT人员,甚至还有在美国海军的履历。正是因为妈妈的打拼,简爱从小就是在美国的体系中生活和训练的。
6岁,简爱加入了当地的游泳俱乐部。头两年,训练的时候总是穿潜水服,因为水温冻得她够呛。但根据俱乐部教练的说法,不管训练再怎么艰苦,强度再怎么加码,简爱从来都不会找借口逃避。
等到简爱2021年加入斯坦福校队的时候,她已经获得过“东京奥运蝶泳殿军”了。这一次在巴黎站上顶峰,肯定是一种圆满。
美国的乒乓女队,完全就是由三位华裔学霸撑起的。
她们分别是张安(Lily Zhan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宋家瑜(Rachel Sung,UCLA)和王艾米(Amy Wang,UCLA)——后两位还是UCLA的室友。
其他部分美国队的华裔球员如下表所示👇
体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的帮助、个人的勤奋缺一不可。考虑到这些运动员们还需要兼顾学业,时间管理和学习的技巧,也成为了必备的技能点。
那么,有没有什么经验,能够给“体育爬藤”借鉴呢?
体育训练只有一个关键词:
“剩者为王”
“鸡娃体育”的背后真的是整个家庭巨大的付出,以及长期坚韧不拔的坚持。近十年,家长圈里有这样一句慨叹:
“爸爸真棒”曾经采访过“体育牛娃”妈安妮,她在体育行业工作8年,把孩子培养成了国家一级击剑运动员、美国A级剑手!
今年,在知名国际高中就读的儿子还在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为中国队摘得男子花剑金牌!!安妮认为能让孩子放弃体育的原因实在太多了:
所以,一路陪孩子「练」过来的安妮看来:练体育——就是站在一个不断有人退出的赛道上,我们能做的只有——
👉重视态度,不要迷信兴趣
安妮不是一个「唯兴趣论者」,她坦言,如果信奉「没兴趣就可以不练」的原则,那她家老大不晓得已经放弃几次了:
所以在安妮的字典里,「兴趣」是一个孩子在练习过程中,随着浸润时长会慢慢减退的一种热情,兴趣的排序始终在降低,这也符合孩子们的真实体感。
爸妈们千万别觉得,「兴趣丧失」就是“关闭”一项运动的提示,所以,给孩子的热情"保鲜",光有兴趣绝对不够。
👉先定个小目标,用“正向反馈”蓄力
孩子叫着「我不想练了」,爸妈是不是特绝望?此时马上就给孩子换项目转赛道?安妮认为:没必要。
与其换赛道从0开始,不如再「熬」一段时间,当然不能“傻熬”,在这段所谓的瓶颈期,爸妈们可以做这些事:
半年内是否有可以参加的比赛?孩子是否可以朝着名次发起冲击?定一个可行的短程目标非常重要。
娃儿的敏感情绪如果三天两头发作,是否可以联系教练,在日常训练中给出一些心理按摩?
如果孩子放弃的念头已经影响到了爸妈,那咱们自己可先别垮,这时候给孩子鼓励和正向反馈,能够帮助他走下去。
从「不放弃」这个角度来讲,不难理解为啥招生官都喜欢常年从事一种运动并且有奖项收获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具备了两种名校都爱的品质:
所以,帮助孩子与「放弃的念头」博弈,是鸡出牛娃的关键一步,也是考验爸妈智慧的时刻,整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忍耐力与决心加持,安妮带着两个娃练体育那么多年,经历过太多孩子想要放弃的「关卡」,走过之后回看过往,才总结出这么一句大实话:
体育训练没有其它秘诀,只一点——剩者为王。这一点江旻憓的身上,也是完美的体现,正是一次次的坚持下来、走出逆境,才能30岁站上世界最高的领奖台。
△《击剑女孩》剧照
本期福利
今日入群福利:
领取大实话调查👉 《100个中产家庭“鸡”体育的真相》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