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乒奥运大丰收看美本录取多样性
作者: Kathy碎碎念
转载: 小荷金灿灿
【写在开头】
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正文
刚刚看完乒乓女团决赛,女乒不负众望,给中国又添一枚奥运金牌。国乒在本届奥运会上包揽了男团、女团、男单、女单、混双5枚金牌。欣喜之余,有关奥运会取消乒乓球项目的说法又见诸于报道。
事实上,奥委会和WTT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扩大参赛和观赛的“群众基础”。除了在器材、分值等方面的不断改革,更是在赛制上推陈出新。包括限制每个国家在每个项目中的参赛名额,将奥运会项目中的男女双打正式改为男女团体,增加混双等等。这也使得日本在上届东京奥运会收获了乒乓混双首金。
即便如此,仍不能改变中国队在乒乓赛事上的一家独大。而且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队等都有之前的中国运动员归化。但这并不是奥委会和WTT所乐见的,也不是其他国家观众想看到的局面。所以规则制定者有足够的动力对赛事规则做修改。相信在未来的奥运会项目中,男女混团很可能取代男团和女团,这样也能缩减领先者的夺金点,以帮助组委会更好地实现国际比赛的多元化。
类似的情形同样出现在美本申请中。众所周知,美本招生的原则之一是多元化,或者多样化。近年来,中国学生在美本的国际生占比数一数二。一旦中国学生关注某个竞赛或活动,很快就会把这个项目“卷废了”。比如某数学竞赛、某写作竞赛。即使是不得不考的标化和语言考试,分数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水涨船高。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留学生要么另辟蹊径,要么迎难而上。GPA、标化、语言考试,属于入场券性质,只能咬牙应战。前50、前30、藤+前10,各有各的门槛。要进入申请第二轮,大概率得有相应的基础成绩。举个例子,标化是看75%分位,那才是国际生参与竞争的水平线。别抱怨,因为中国留学生人委实太多,不属于多样性的代表群体。
另辟蹊径则更多体现在活动上。自定义专属活动,在扬长避短的同时,确保不和规模化活动撞车,同时通过长期坚持,体现深度和热爱。即使是常规赛事,也要注意选取高级别的竞赛或项目。通过拿到含金量高的奖项,来建立自身在学术方面的可信度。典型赛事比如之前提到过的IOAA、IOL,再比如历史类期刊TCR。这些比赛或投稿通常需要学生有超过一年的投入,即使最后不能获奖或发表,其学习经历对文书也颇有助力,并能和其他同学明显区隔开。
有一些同学的申请目标是美本综排30-50的公立大学,其申请策略和目标与前30、前50里的私立大学有所不同。公立大学每年的招生规模巨大,相应的,招生过程没那么细腻,更强调按硬指标筛选。申请者的材料,有时候甚至还没递到招生官那里,就因为硬条件不够被卡下来了。相比之下,前50中的私立大学、以及排名靠前且有财力支撑细化审核的公立大学,才对申请文书、以及学生煞费苦心做的活动感兴趣,俗称“挑人”。这样的学校比如私立的BC、Tufts,公立的UNC和UVA。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定位于OSU、UC Davis这样的前50公立大学,其实保持高GPA,拿一个不错的托福/雅思更重要。如果目标是UC前两所,那文书和活动的重要性会大大提升。因为这两所目前综排并列15,是排名最高的公立大学。申请人往往基本面很好,而且大学有足够可供挑选的生源,需要学生通过文书和个性化活动展示自己的多样性。此外,加州是美国华裔最大的聚集区,州内优秀的华裔学生比比皆是,中国留学生申请加州大学相比其他州更不占优,需要更花心思规划多样性,以塑造自身卓尔不群的标签。
榜单使用攻略:
郑钦文、江旻憓、谷爱凌……一个又一个名校冠军爆红,体育鸡娃这条路好走吗?
作者:Kathy碎碎念,转载: 小荷金灿灿,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