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仇恨企业家,怎么配得上现在的好日子?
文丨漫天雪
几个月前,宗庆后去世,人们都追忆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的伟大功绩,对宗庆后不吝溢美之词。但意想不到的是,随着他的离世,一场针对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网络舆情,像海啸一样袭来,发展成了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闹剧。
有人说起了纯净水与天然水的争议,有人说起了钟睒睒与宗庆后之间的所谓恩怨,那脑补的情节就像他们当时在场一样;当然,所有的事情最后都要发展到爱国主义的方向:有人开始扒钟睒睒的儿子是美国籍,有人说农夫山泉媚日,商标文字图案好似靖国神社;农夫山泉的瓶盖是红色的圆形,像日本国旗……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
钟睒睒的母亲在此期间离世,他悼念了一下,有人也抓住不放:你博什么同情,你连你母亲去世都消费博流量,你还有没有人性?
问题是,如此反智的舆论,居然应者如云,掀起了一场网络风暴,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将农夫山泉的市值打得一落千丈,钟睒睒,一个卖水的,简直成了民族罪人!
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让人感到羞耻。我们怎么跟这样一群混蛋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
话语权,是一种巨大的权力。谁掌控了话语权,谁就能决定政策走向。知识分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纷纷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一个参与公众舆论的人,其实就是在参与政治。
这篇文章我们不谈针对钟睒睒的网络舆论背后到底有没有操弄的成分,我们只谈,不论这股舆论从何而起,一旦形成一股反市场的风暴,都将影响到所有人的未来。
这些年国力强盛了,沙文主义的情绪上来了,民族主义的好战分子粉墨登场了,他们对一切民族的、国家的叙事,就像打了鸡血,似乎自己也有了睥睨天下的资格,那深深的自卑感,让他们从来不会平等客观地看待外国和一切事物。
知识分子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推波助澜,发起了一场又一场针对企业家的反商反市场舆论风暴。
我们社会中的一些人,仇恨企业家到如此程度,他们配不上现在的美好生活。
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仁慈的制度,它令那些仇恨它的人,仍然在享受市场经济的成果;令那些身无长技、在市场中落败的人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先进技术手段,去反对市场经济,发泄心中的愤懑。它也令那些物质生活改善的人产生错觉,以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再怎么折腾都能继续享有当下的繁荣,并且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
其实不是。市场经济需要人们的观念支持,如果大众不支持它,它就消失不在,就会回到朝鲜;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为社会经济进步做什么贡献,反倒是在纯粹地享受市场的创新成果。是企业家在组织着市场经济,是他们的才能在推动着经济发展,并惠及到了所有人。
所以面对这些汹涌的舆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站出来反对,因为一旦让这样的反资本主义舆论占据上风,不光是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网络喷子会回到计划时代,它会连累我们所有人都陷入赤贫之中。
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就开始反企业家、反市场经济,作死的节奏。人类有时候的确是一种不太吸取教训的动物,不见棺材不落泪。
时隔几个月,央视财经频道采访了钟睒睒,让他畅谈了自己的创业史和面对这些网络攻击的心路历程。
与马云等张扬的企业家不同——当然现在也张扬不起来了——钟睒睒是非常低调的人,他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们通过这次访谈,才知道钟睒睒和农夫山泉的许多故事。
主持人问钟睒睒:“有人说首富好像是一个高危字眼?”钟睒睒说:
“我对自己的结局非常有信心,第一个,白手起家,干干净净,每一块钱都是干净的;第二个,我照章纳税;第三个,上下游供应商你可以去调查,钟睒睒对上下游供应商的留利;第四个对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待遇。当然我还有努力做得更好的空间,但是以目前的水平来说,我认为对自己是满意的。”
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家,连司马南都找不出毛病的干干净净的企业家,却遭遇如此毁谤,欲加之罪,令其百口莫辩,我们社会的确病得不轻。
真正的企业家,是什么样的人?
是资本家。
这意思是说,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家,就是“资本家-企业家”。他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判断消费者的偏好,拿出自己的资本进行冒险的人。
这是一个产权的概念,企业家,是拿出自己的财产,对企业的盈亏最终承担责任的那个人。企业盈利了,那是企业家判断的结果,它的利润,按照钟睒睒在这次采访中正确的说法,“财富是消费者或者是市场对一个企业家的一种褒奖”。企业亏损了,企业家就会倾家荡产,但是在这个期间,劳动者的收入是不能少一分的。
所以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不是劳动者,不是机械设备,而是企业家。企业家才能,才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半死不活的集体企业,是一堆负资产,宗庆后接手以后,就打造出了娃哈哈;一堆破铜烂铁还整天让纳税人交税支持的青岛电冰箱厂,张瑞敏接手以后,就变成了行销海内外的海尔。
整个市场经济,都是企业家在组织的,他们在发现市场中的不协调现象,在判断消费者的需求,由此将稀缺的资源调配过来,配置到满足消费者迫切需要的领域之中。他不断地扩大投资,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安排就业,提高工资率,以最低的价格供给,覆盖更多的贫困人群。我们的生活水平,就是这样提高的。
拿着纳税人的钱财搞的国企,以及国企的经理,做得再大,都不是企业家,而是一个傀儡。道理很简单,他不用为企业的盈亏负责,他不需要拿着自己的财产冒险;与钟睒睒的利润来自于消费者和市场的褒奖本质不同的是,它完全可以无视消费者需求,因为他只用听从上级的指令,不论盈亏都有消费者源源不断地缴纳税金支持。
采访中还提到同为首富的埃隆·马斯克。拿着巨额补贴搞火箭的埃隆·马斯克,跟钟睒睒相比,是裙带企业家,是国企,他给钟睒睒提鞋都不配。中国有一帮人,整天要“星辰大海”,拿马云、钟睒睒和马斯克相比,他们是虚妄的国家主义分子,无视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并不是上火星,他们是让别人骗走了钱还帮人数钱的神经错乱者。
钟睒睒的每一分钱,都是消费者自愿金钱投票的结果,没有人像补贴马斯克那样被迫纳税去补贴农夫山泉,是消费者授权他掌控这些巨额资产的,原因是他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消费者希望他继续这样做。如果他违背了消费者意愿,那么不给他金钱投票,他就立即失去这个地位。
所以,社会公众到底有什么理由去仇视一个像钟睒睒这样的企业家,却对一个整天吸着自己的血的国企赞美有加?一个人拜国家教入脑入心之中,就会变得如此神志不清。
仇视剥削吗?可是他没有剥削任何人。资本从来不剥削人,劳动者与企业家之间是自由契约关系,他随时可以离职,不信的话,你自己办一家企业剥削一下劳动者试试看。
只有权力才会去剥削人,资本与权力结盟,才会剥削人。那么很明显,你应当反对的是权力,而不是资本。把资本都赶跑了,劳动者没有人“剥削”了,然后去喝西北风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企业家才能,并不是谁都有那么多资本,也并不是谁都能像钟睒睒那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绝大部分人,就是适合去打工,不论企业盈亏,都拿到稳定的报酬,并且将不确定性的风险,转移给企业家。
仇视他的利润吗?
可是他的利润,来源是正当的,并且,利润从来不是企业家自己独享,而是绝大多数都惠及了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
罗斯巴德论述道:
经济中的三类主要的要素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财货。在一个进步的经济中,人均资本供给是增长的。所有级别资本财货供给的增长都引起资本财货边际价值生产力的降低,从而资本财货的价格便会下降。总体而言,土地和劳动要素的相对边际价值产品倾向于上升,从而,如果不以货币因素衡量而以实际价值计算的话,其收入将会上升。
这段话揭示出的道理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其能够创造的边际价值产品决定的,其价格的高度,就是该边际价值产品的折现(时间偏好利率)。那么当资本量增长,其他条件不变,则资本收益率是降低的。
在一个变动的经济中,企业家的利润不是一个持久的现象,而是暂时的现象。利润与亏损,总是倾向于消失。之所以盈亏现象不断复活,是因为新的变动因素的出现。企业家为了适应市场状况,在不断地做出调整。
当资本量上升,边际以上的土地和劳动力,迎来了价格的上涨,因为资本增加了,要竞买这些要素,推高了其价格。边际以下的土地和劳动力,则变成了边际以上,获取了所谓“租金”。
结论是:资本量的增加从来不仅仅是造福了资本家,而是更多地惠及土地所有者和劳动力,土地价值上升了,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上涨了;而且,那些过去未被利用的土地和未被雇佣的劳动力,获得了利用和雇佣(可利用生产要素增加,就业增加)。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资本量多了,投资增加,企业变多或者规模扩张,就会在市场上竞争劳动力,而竞争的办法就是开出更高的工资,将有限的劳动力从其他生产线上吸引过来。这时候就业就更容易,工资就更高。反之,资本量减少,投资放缓,企业就少了或者规模缩减了,劳动者就必然失业,或者必须以更低的工资就业。
以上道理,可以从本次采访中钟睒睒发现水源地和开发橙汁产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找钟睒睒去投资。他在各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发现水源地,在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建厂,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这地方的土地要素价值提高了。
经济学上的“土地”,并不仅仅是“地球上的地块”这样的地理概念,而是相对于人而言的“非人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本身,以及未经人类智力和劳力所改造的一切自然的供给物。天然水就是典型。随着资本家的投资,过去无用和被浪费的水资源,现在有了价值;当地的地价本来一文不值,现在由于有了钟睒睒,价值得到了提升。所有“土地”持有者,收入都会随着资本量的增长而增长。
这地方的劳动者有就业了,收入提升了。
接受采访的当地政府官员说,除了管理人员,农夫山泉90%以上用的都是当地农民,一个人只要在农夫山泉上班,全家生活不愁了。
投资,最终会将利润传导到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原始的生产要素,即带动土地价值的提升、劳动者收入的提升。
产权有保障,资本积累增加,投资节节攀升,土地价格上涨,劳动者就业更多,待遇更高。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在钟睒睒投资橙汁生产,去赣南与农户合作,推行标准化订单式农业中,企业家的作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赣南投资橙汁生产,已经八年了还没有盈利,但是钟睒睒并没有放弃,为什么?
因为资本家就是时间偏好低、更加注重未来、眼光长远的人,他在市场竞买生产要素,将其投入到较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之中,期待未来更大的产出。他甚至为此可以不断拿出资本进行研发,承受多年的亏损而毫不动摇。
他绝对不会像官员和国企经理一样,在自己任内榨干资本的价值,只为自己的升迁服务。他看重的是资本的长远价值。
说企业家目光短浅的人,完全批错了方向。是权力对市场的干预,让产权变得不稳定,企业家朝不保夕,有今天没明天,才会倾向于消耗资本,坑蒙拐骗。
钟睒睒跟当地农户签订合约,推行标准化的种植,提供先进的技术,不论是“大年”还是“小年”,都以远高于过去的价格收购农户的橙子。
这就是分工合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几何式提升生产效率。农夫山泉与农户开展订单式农业,农民就负责种植,不用担心技术问题,不用担心销售,这才是真正的农村扶贫,这不就是最好的先富带动后富吗?
农民种植的橙子,因为有农夫山泉的全部收购,将自己的风险转移给了企业家,农民消除了后顾之忧,才可以做长远打算,进行长期投资,由此取得更大的收入。如果没有农夫山泉,农户就必须自己承担风险。
企业家,能够为农民“赋能”。如果我们的土地更加开放,允许农民拥有完整产权,农民就自然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与资本合作,取得永续的高收入;如果我们的产权保护更加稳定,市场更加开放,允许企业家充分发挥才能,而不是处处设限,何愁农民不能致富?
我们要致敬钟睒睒这样的企业家,是他们的企业家才能,让所有消费者得到了更大满足;让劳动者获得了更好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得以增收。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正确的。事实上,商业比慈善要伟大得多,因为商业总是精准把握需求,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慈善事业在经济学意义上,本质是慈善家们的“消费”,它是单项施恩,没有价格机制,无法准确判断需求,资源配置是低效和浪费的。
好在,绝对主流的央视出面了,给企业家正名了。这个采访显然是一次有意的安排,整个采访提纲也着重反映的是钟睒睒的企业家才能、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以及对农村脱贫事业的高度关注。但愿这是一个好的信号,扭转社会对民营企业家的污名化;但愿这种对民营企业家的支持能够长久,而不是朝令夕改的权宜之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