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AI时代,中国鞋王的“智”变之旅
如果你走进一家鞋服店,试过一双心仪的运动鞋,但喜欢的配色店里偏偏缺货。那你想必有相当几率会见到服务你的店员拿出手机,发送语音说:“帮我查一下xxx型号40码店里还有没有货。”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对面回答问题的有可能不是真人?
在“中国鞋王”百丽时尚集团旗下的近10000家直营门店里,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虽然只是初步试水,但终端门店的普通店员们,都已经能够直接给AI助理发信息,询问自己当天的实时销售数据了。
2023年开年,ChatGPT横空出世,大模型开始卷生卷死,而进程则像放了八百倍速,刚到年中就已经卷出了别的行业三年五年的架势,下半年行业焦点就迅速从基础层转向了应用层。
但普通人可能想象不到的是,2024年刚到开年,大模型就已经以AI助理的形式,不声不响地渗透进了我们每一个人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之中。
数字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消费行业里的公司,竞争力基本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供应链决定货;二是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决定人。
如果你面前有一家30年历史的鞋服巨头,仅鞋履就有十多个品牌,全国近10000家直营门店,分布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而且自有工厂,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店铺销售,要全链条覆盖,涉及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团队。
让你建一套系统把这家公司的人、货、场全部统一起来,达成一站式解决绝大部分沟通和业务问题,并尽可能符合所有人的使用习惯,你会怎么做?
这家公司就是百丽时尚,而怎么解决上面的问题,百丽时尚探索了近十年。
十年前,百丽时尚开始着手进行数字化建设,IT部门很快遇到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挑战:系统是业务团队在用的,使用的过程中需求层出不穷,不同的员工往往会基于自己的使用习惯提需求,有时候两个需求完全是相悖的,无法满足的时候大家只会反馈这个工具不好用,但到底怎么算好用呢?
百丽时尚探究之后的答案是:不是以软件为准,是以业务场景为准,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业务场景串联各相关系统功能,并前置到钉钉群,使“看信息”与“做操作”同屏,降低使用系统的门槛,赋能业务。
2019年,百丽时尚把全国的团队搬上了钉钉群。原来团队的工作沟通方式五花八门,邮件、电话、微信,现在全部搬到钉钉群里,用群的方式做完整信息链路设计,分为了三种群:以组织架构为基准的“组织群”、以项目事件为基准的“项目群”、以业务流为基准的“业务流群”。
这样第一实现了组织在线,所有人都进来了;第二实现了沟通在线,所有信息汇聚在同一个平台,最大程度实现信息互通,避免信息不对称。
接下来就到了第三步:业务在线。
2020年,百丽时尚决定通过整个鞋服行业里都十分高频和复杂的补货场景,尝试把业务系统的功能“镶”进群里,让大家在沟通的同时,就能通过群功能把业务流程走了。
用流行点的说法,这个时候百丽时尚的钉钉群开始走向All in One,开始尝试能不能关于补货的所有事,都在这一个软件上全办了。
一开始,百丽时尚把补货系统的操作环节拆出来,做了一个H5界面,镶进群的即时通讯界面。有人要补货就可以从群里打开这个系统,完成提交后,同在群内,业务流程上的下一个人就可以看到进度。百丽时尚同时把审批也做了进去,整个流程验证了半年之后终于彻底跑通。
原来补货都是周一开放,总部要发邮件通知各地区,地区内再将信息共享至各城市 ,大家看到邮件后切出来登录补货系统操作填写补货的信息和数据,形成订单。总部货品在系统内收到订单后,会把所有的补货订单全部导出,线下给总部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才会真正给工厂下订单。
单是要把这个过程说明白都挺累,何况做起来,要不断登录系统,下载或制作表格,写邮件,等回复……
2021年,百丽时尚的补货流程,已经可以在钉钉群里实现一站式操作。通知开放补货时,大家就通过信息打开系统界面去操作,操作结束后,待办事项会推送给下一个环节,审批进度完全透明,如果有谁暂时没有看手机,也可以精准地找到负责人,把电话打过去催进度。
补完货之后,每一单的数据都会更新在系统里,补了多少货,工厂接了多少单,什么时候生产完,有没有发货,货品发到店铺后每周销出多少,全部都可以在群里实现操作和数据、进度的跟踪。
而过去四周的补货和销售数据,可以动态评估每一次补货的合理性。提高下一次补货下单的准确程度。
企业的数字化一般被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料和数据的信息化,主要是把储存在档案柜里的纸质资料,转变为储存在电脑里的电子数据。这一点百丽时尚很早以前就完成了。
第二阶段是业务系统的数字化,基于业务建立数字化系统管理资料和数据,并实现对信息的有效传递。这一点百丽时尚从2013年到2019年已经做得相当成功。
第三阶段是对信息、业务、人的整合,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尽量All in One,实现一个软件或者一个群,就把事都办了。
而如果再进一步总结,每一次进化,其实解决的无非就是两个问题:
一是降低检索和调用数据的门槛,让使用者更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或者数据。比如从纸质到电子化,其实就是把你去翻档案馆的过程,变成了在数据库里搜索的过程。拿出档案逐字逐句地找需要的资料再复印下来,变成了直接Ctrl+F,查找关键词然后复制粘贴。
二是提高协作的效率,简化业务流程,让数据更直观地辅助工作和决策。比如以前你要发8封邮件,做5张表格,跟10个人私聊沟通,电话催促,才能掌握补货的进度,现在只需要在一个群里调用系统功能,就能实现从提交,到审批,到追踪全流程进度,甚至反向评估调整自己下一次补货的合理性。
钉钉群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大幅降低了用户调用数据、功能、信息的门槛。以前要去档案馆一本一本档案翻,现在搜索关键词就好;以前要从聊天切出去登录N个系统来使用补货功能和审批功能,现在只要在群里点一下就能进入系统进行操作。
但到了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简单。
百丽时尚旗下数万名员工,很多人是一线店员,他们精通的是零售和服务,不是软件。即使是功能已经实现了在群内的一站式调用,依然有优化的空间。能不能我直接说我要补xxx型号xxx规格的鞋,系统就自动帮我生成单据向上提交呢?
所以企业的数字化还有第四个阶段:智能化。
AI的超能力:高效资源调配平台
关于AI,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过无数探讨。但其实总结起来,AI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人类这一侧,理解你需要的是什么;在资料和数据那一侧,理解什么是你想要的。然后在浩如烟海的世界知识中,找到你需要的东西,并告知你。
举个例子,2020年疫情期间,我曾经在家中为了打通一个叫做《天穗之稻姬》的游戏,而去日本农林水产省上下载了几十页关于水稻种植的技术文档,并用自己一知半解的日语艰难啃了下来。
我当时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一个既懂日语又懂种田的人,来综合所有文档,给我做一个要点总结。但今天我会把这个愿望调整成,希望能有一个懂日语又懂种田的AI助理,来帮我做一个要点总结。
过去人类使用的是口头和纸质文件,协作效率不高。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电脑等相关技术的普及极大方便了协作,纸质文件逐渐被升级为电子文档,成为语言处理的主要媒介。但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处理信息的成本也在相应飙升。越大的机构或公司,消耗在信息处理上的成本就越高。而信息越多,人的处理能力就越跟不上。
比如最简单的销售场景,有一个顾客说,我要A鞋,员工就需要打开系统、输入货号,再根据系统查询结果去库房找,或者打电话让附近的门店调货。
但有了AI,这些流程只要说句话就能完成。
海量的货品信息,AI都可以用“说人话”的方式,清清楚楚地告诉你,还能帮你想得更体贴:要不要叫个同城快送帮你取来?要不要帮客户寄到家?你说一句好,它就帮你把快递都下单了。
人类社会产生的数据一直都在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几乎每两年就增加一倍。这意味着,人类每两年产生的数据量,就相当于之前历史上产生的全部数据量之和。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记下来,但AI可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处理得了,但AI也可以。
所以,当AI既可以理解自然语言、又能高速处理信息,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最高效的资源调配平台。
如果同样的场景发生在没有AI的情况下,这个过程要么一个人手忙脚乱,店员要去系统里查,查到之后和你谈,然后电话联系隔壁门店或者仓库进行协商,安排人送过来,或者让你在店里等着,他自己去拿;或者要不断追踪仓库那边的信息,关注快递单号等。
不是不能达成目的,但效率显然千差万别。在理解的基础上,AI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进行更加高效的资源调配。它无限降低了我们在第一节提到的资源和功能调用的门槛。
简而言之,以前需要你操作的,只要有了AI助理,基本上都可以用大白话说出来就能实现了。
但应用端越简单的东西,在技术端往往就越难。要实现这样的资源调配,需要极其强大的平台能力作为支撑。首先要打通集团各个组织架构之间的数据墙,打破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但同时又要兼顾信息安全,把权限体系做完整严谨的配套。
目前市面上有可能做到这些的企业,其实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家。而以PaaS能力著称的钉钉,则有天然的优势。
成为超级AI应用的基础设施
2019年百丽时尚接触钉钉时,最大的一个诉求是“同频会议”。过去他们的系统受限于技术和网络问题,办公室和门店根本没办法在一起远程会议。
但钉钉也不是第一天就有了这样的平台能力。2019年刚刚和百丽时尚合作时,钉钉的思路还比较倾向于传统的SaaS业务,帮着客户定制功能,你要什么,我给你做什么。
但千行百业,行行水都不浅,你自己一个一个做功能,哪里做得过来?定制化看上去挺好,但其实根本是走不通的路。双方的沟通也极其困难,一边思维偏业务,一边思维偏技术,两边的角度不一样,逻辑不一样,出发点也不一样,聊需求都难以互相理解,进展一度非常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