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ech请回答:2024年,6个续命问题
Bio-Boundless“生命与数据”专场,路演项目+现场观众报名中,欢迎报名咨询!
一年一度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产业大会,已落下帷幕。至少跟去年类似,2024年1月至今,尤其大会期间,MNC传出的并购消息接二连三。这似乎预示着一个令人期待的创新市场的开局。
1 IPO之路变得更长了?
BioPharma Dive的数据显示,2023年只有19家Biotech上市,比2022年略有下降,远低于2021年的104家。问题似乎不再是Biotech的IPO行情何时会反弹,而是现在对年轻的制药商的要求是否更高了。
2020年和2021年,近三分之二上市的Biotech,都有处于临床前或I期临床阶段的药物——相比之下,2023年只有8家IPO的公司处于研发初期;约有三分之一的上市药企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这一比例高于过去六年中的任何一年。
虽然样本量较小,但2023年数据表明,对于年轻的Biotech来说,IPO之路可能会更漫长。这迫使初创企业更多地依靠现有的风投机构等支持者,而非借助公开市场来获得资金。
即使看近期IPO的Biotech案例,这些角色也会密切参与其中。汇丰创新银行指出,与前几年相比,2023年的IPO“更多地由内部财团参与”。
投资者和分析师也在关注,新上市的Biotech能否维持股价和市值。
在2023年IPO的Biotech队伍里,约有一半做到了这一点,包括放射性药物开发商RayzeBio、肥胖症药物开发商Structure Therapeutics等代表性公司,尤其是前者,在股票发行几个月后就被BMS收购。但与此同时,业内也出现许多Biotech交易价格远低于其IPO价格的情况。
“公司业绩喜忧参半,”SVB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业务关系管理主管Jackie Spencer说,“一些公司在(2023)年初上市,股价大幅下跌。我们看到一些公司的交易量上升,一些公司的交易量趋于稳定,因此,我认为继续保持这样的表现将是非常关键的。”
2 裁员潮还会继续吗?
2023年,裁员成为制药行业的一个关键词。根据BioPharma Dive的统计,有近150家公司宣布裁员,该股重组浪潮席卷了初创公司和上市公司。
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寒冬,这令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难以实现,而未上市的初创公司的融资也更加困难。当前的环境与过去十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彼时,投资者纷纷涌入生物技术领域,为刚刚起步的公司提供资金,使其能够建立员工团队并开展各种项目。
Spencer表示,Biotech的裁员一直是“双重”的。如果药物在临床开发中失败,公司通常就会削减成本。而当前环境下,难以筹集到后续资金也是常见的原因。
因此,现在制药公司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决定推进哪些项目,甚至决定是否削减整个研究事项的经费。投资银行Stifel的一份报告指出,2023年上半年,小型Biotech成为行业裁员的主力军。
“我们将继续看到公司需要少花钱多办事。”Spencer说。
初创企业可能不得不从别处寻找现金。换言之,这大概意味着它们与大公司合作、兑换潜在项目的特许权使用费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权衡利弊。
投资银行William Blair董事总经理Kevin Eisele提醒,眼下,Biotech必须尽其所能,用上工具箱中的每一种工具,而不能仅仅依赖股权融资作为公司获取资金的唯一途径。
3 交易监管走向更早期?
管线买卖和企业并购的回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23年以来,FTC的监管挑战就一直如影随形。12月,该机构就宣称起诉赛诺菲,以阻止后者从Maze Therapeutics获得庞贝病候选药物的许可。这令行业感到一阵寒意。
Maze储备的近10项在研资产中,被赛诺菲相中的GYS1抑制剂MZE001,是罕见病领域进度最靠前的。而目前,庞贝病的特异性有效疗法仅有酶替代治疗(ERT),费用昂贵,市场被长期被赛诺菲一家占据。
FTC指出,赛诺菲的买入,将消除一个准备挑战其在庞贝病治疗市场垄断地位的新生竞争对手,可能剥夺患者获得新的创新治疗机会,维持其现有产品高昂定价基的现状。
根据调查,赛诺菲作为庞贝病市场事实上的垄断者,每年赚取数十万美元的费用。FTC的行政申诉文件提及,2021年Maze对外披露开发计划后不久,赛诺菲就将MZE001列为对其产品的重大威胁。MZE001不仅可能从赛诺菲的产品夺取大量市场份额,甚至有望完全取而代之,成为庞贝病的标准疗法。
对赛诺菲与Maze合作的介入,至少表明了FTC监管的两个信号:一个是交易类型上的扩大,另一个是阶段的延伸。
此前,辉瑞、默沙东动辄上百亿的并购案受到更多关注,因为它们的规模通常意味着,所牵涉的产品,尤其是临床后期乃至商业化的产品,有更大概率形成相应治疗市场的垄断。但是,FTC最新的动作打破了这种成见。
为引进处在临床I期的GYS1抑制剂——而非后期的产品,或者整个公司,赛诺菲向Maze承诺1.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未来股权投资,外加成功商业化后高达6亿美元的里程碑款等费用。
在一份行业报告中,金融服务公司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师写道:“一个需要多年研发的高风险、早期候选药物,怎么可能成为竞争威胁呢?”
赛诺菲最终选择放弃MZE001,避免与FTC在法庭上冲突。有观点评价称,FTC此次行动是对美国拜登政府“杀手式收购”理论的一次扩展,处在早期开发阶段的药物也受到重点关注。
不过,另一些业内人士相信,交易的监管通道不会就此关闭——2023年,辉瑞和安进分别通过FTC的审查,完成了对Seagen和Horizon Therapeutics的收购,金额都在上百亿美元。
MNC仍非常依赖年轻的Biotech来补充自己的创新需要,它们大都面临着迫在眉睫的专利悬崖。
4 肥胖市场如何突围?
2023年是减肥药物取得突破的一年。
凯撒家庭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一半受访成年人对服用安全有效的肥胖症药物感兴趣,约70%的人至少“略微”听说过诺和诺德的Wegovy和礼来的Zepbound等疗法。
这些药物被称为GLP-1受体激动剂,最初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后来的研究证实了相关减重效果,在全球肥胖率飙升的背景下,公众对它们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
诺和诺德是首家获准销售用于减肥的GLP-1药物的公司——2014年美国FDA批准了Saxenda上市,Wegovy也在2021年成功拿到新适应症。凭借这波热度,诺和诺德的股价也水涨船高,在2023年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目前,诺和诺德、礼来以各自的药物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紧随其后的竞争者队伍不断扩大。一些MNC也正在推进自己的研究项目,另一些则在寻找规模较小的Biotech潜在资产,以便将其纳入自己的管线。
这方面已披露了多笔交易。例如,罗氏在初创公司Carmot Therapeutics上市之前就收购了它。阿斯利康则转向国内的Biotech诚益生物,引进一种后者的实验药物。
合作交易方面,礼来、诺和诺德也没有缺席。并且,这两家MNC已经拉高了GLP-1减肥药的门槛。2023年,凭借自身的在研竞品,硕迪生物登陆纳斯达克,但由于该药在临床中似乎不如礼来的药物有效,硕迪生物股价跌去近一半。
对那些希望在GLP-1药物竞争中取胜的初创Biotech来说,硕迪生物的受挫是一个警示。
“围绕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其他机会是什么?”Sofinnova投资公司执行合伙人Jakob Dupont说,“它们是GLP-1药物的补充吗?也许这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下一家公司的重点。”
有几家Biotech正在尝试。OrsoBio希望开发与GLP-1药物配合使用的产品,Kallyope和Versanis也在推进不同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7月,礼来收购了Versanis,后者的核心产品ActRIA/B单抗Bimagrumab的联用试验正处于II期临床。
5 平台公司将继续失宠?
去年,许多MNC表露出,它们愿意为能迅速填补自身管线的低风险产品买单,哪怕因此支付高额费用。业内的许多大手笔收购案,都涉及即将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或正在进行后期临床的药品。
BMS同意斥资140亿美元收购Karuna Therapeutics,该公司开发的精神分裂症药物可能在2024年获得FDA的批准。安斯泰来则溢价60%,在一种眼科药物获得批准前几个月,收购了Iveric Bio。诺华和艾伯维分别在接近研究结果的药物押注了数十亿美元。
这些交易,延续了一种投资转向的趋势,即倾向于专注候选药物的公司,而不是开发成本更高、耗时更长的广泛技术平台。汇丰银行的报告显示,随着“重点转向临床资产或为初始临床数据提供资金”,2023年,为拥有制药平台的Biotech提供的资金减少了一半以上。
两家平台公司的创始人、现任初创公司Portal Bio负责人的Armon Sharei称,单一药物也比更广泛的技术更容易卖给投资者。
然而,制药平台是该行业一些最大公司的基础,例如Alnylam和Moderna。它们可以开拓药物研发的新方法,使公司能够治疗以前难以治愈的疾病,或靶向那些棘手的药物靶点。
需要承认,在当前环境下,平台型Biotech处境艰难。迫于更快达到里程碑以筹集现金的压力,它们可能需要削减研究、裁员或将资源集中在一两个药物上。Sharei说,这也许会导致这些Biotech出于1000种可能与更广泛的平台无关的原因,将赌注押在某件事上。
6 CGT投资热度如何?
在市场回落期间,CGT开发商的日子尤其不好过。许多公司不得不削减项目、裁员以节省资金,一些初创Biotech更因缺乏资金而倒闭。
Dupont从投资视角分析,将基因药物提供给患者还“存在一些实际的制备和运输问题”,尤其是那些无法承受治疗前的化疗预处理的患者,使用CGT本身就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投资者仍在投资CGT领域,一些人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例如,汇丰银行的数据显示,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最大的5轮融资中,有4轮流向了CGT公司,排在首位的是获得4.3亿美元融资的Kriya Therapeutics。
能够帮助解决该领域持续存在的交付难题的公司,更有可能获得资本青睐,Dupont认为,对于那些以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目标的Biotech,情况也是如此——自身免疫性疾病正成为另一个竞争日益激烈CGT赛道。
CGT的前景,可能取决于最近批准的几种创新疗法,包括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在市场上的表现。基因疗法的上市速度通常较慢,因此,这些产品销售额曲线,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晴雨表。
但令人有些惊讶的是,2023年与CRISPR Therapeutics一起成功取得产品上市突破的Vertex,在1月8日透露,将退出治疗1型糖尿病干细胞基因编辑疗法的项目合作。既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曾收购了Semma、Viacyte、BetaLogics、Doug Melton等多家Biotech,以尝试解决胰岛再生问题。
Vertex先后有三次策略转向,分别涉及直接植入、细胞封装、基因编辑。它们要么跟现有的肾移植方案相比缺乏优势,要么由于制备、免疫等因素而面临挑战。
退出合作的消息公布前,Vertex还暂停了一款治疗1型糖尿病的胰岛细胞疗法I/II期研究,原因是出现两名患者死亡,需要审查数据,不过该公司强调死亡与产品疗效无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