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2023新能源车:卷技术消灭“高价低配”

2023新能源车:卷技术消灭“高价低配”

1年前

内卷不等于只卷价格



近期有太多耸人听闻的文章说,“新能源车严重过剩当废品卖都没人要”,“新能源车高价低配割韭菜”,“降价BBA才真香”。


过去燃油车时代4年推一款新车,现在新品投放周期为12个月~18个月。汽车行业“内卷”不仅停留在商业层面的价格竞争,更体现在高频创新上。


先说电池,就在去年,“天下还是苦宁王久矣”,一些人认为宁德时代“涉嫌垄断市场”。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直接将矛头指向曾经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当前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现在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胡润富豪榜最新显示,曾毓群2023年的身价为2243亿元,在2022年身价则为3348.2亿元,一年身价下跌了1105.2亿元。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因为宁王真的被挑战了,有了非常大的压力。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的总产能为254GWh,而产量仅为154GWh,产能利用率跌至60.5%,闲置产能高达100GWh。作为对比,2019-2022年,宁德时代电池系统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17%、74.83%、95%、83.4%。


从新招标项目来看,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锂电产业链全行业招标量较2022年下降5成左右。从预定目标完成情况看,结合公开资料,除少数企业外,2023年主机厂与电池厂年初设定的目标均未实现,产销量较好的企业能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的60%以上,多数企业完成率在40-55%。其中,部分三线及以下企业已开始因产能过剩/客户缺乏/成本劣势等问题出现经营困难。比如猛狮科技、沃特玛、力信能源、银隆新能源、中兴高能、国能电池、威能电源、钱江锂电等等企业。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完全不可理解的坏事。以前大家都认为电池门槛很高车企不需要自己造轮子。但实际上独立造轮子带来的收益有可能大于风险。


对于电池带来的技术降本空间,特斯拉曾给出了一组更直观的对比数据:由于4680电池的单体容量相较于2170电池提升5倍,所以对应的每度电投资成本减少7%、总成本减少14%,而通过4680的CTC一体化技术及整车的一体化压铸工艺,还可以减少370个零部件、并给整车减重10%。


更重要的是,在车企普遍遭遇成本压力的情况下,自研率高真的有可能成本“遥遥领先”。比如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就是一枝独秀。根据财报显示,从2022年Q1到Q4,比亚迪的净利润从8.08亿元攀升至73.11亿元,全年净利润达到166.22亿元,相当于一次性实现了过去5年的利润总和,利润增速也高达446%,在业界可谓遥遥领先。资本市场也会对自研能力强产业链自主性高的企业,给予高估值所以各大车企纷纷想要自研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从12月中旬开始,短短两周之内,埃安、极氪、蔚来三家造车新势力就相继发布自研电池。其中,最引人注瞩目的还是蔚来46105大圆柱电池,这款产品有行业最低的单芯内阻,5分钟可补能255公里。


截至目前,自研电池的国产车企已经超过10家。除了零跑、岚图等少数车企在自研之余选择外采电芯,包括比亚迪、广汽、上汽、吉利、长城、蔚来等在内,多数玩家均选择了从0到1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比亚迪、广汽等巨头还将手伸到了上游原材料领域。


如果把汽车电池看成电瓶车电池一样,就只是个电池怎么做都行,那就大错特错了。从产品力的角度出发,电池的升级远未到尽头,在车圈竞争不断升级的当下,除了续航和补能之外,车企比拼的空间、性能、安全、乃至品牌,都可以从电池上找到解法。


比如性能方面,极氪的金砖电池在3秒脉冲放电倍率最高可达16C,巨大的瞬时能量可让百公里加速轻松跑进3秒。随着CTP、CTB、CTC等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升级,电池逐渐从能量件变成结构件,车内空间也得以不断拓展。


但当自研的定制化程度越来越高,也会引发另一些高风险问题。2015年,不甘于受松下产能限制的特斯拉,通过投资三元锂电之父杰夫·戴恩的研究小组,拉开了车企自研电池的序幕。随后,特斯拉又相继收购了电池技术公司Maxwell以及电池设备公司Hibar,并在2020年推出自研的4680电池。


可好景不长,从2022年8月开始,4680版Model Y迄今为止两度上线、又两度从特斯拉官网消失。对此,外界普遍猜测有两个,一个是由于实际路测效果不佳,特斯拉正准备升级现有的4680电池,二是4680电池产量有限,特斯拉要将产能优先供给 Cybertruck,后者已于近期正式启动交付。


此外,根据麦肯锡估算,只有在汽车生产规模达到50万辆以上,或者电池生产规模达到15GWh以上,车企自产电芯才可能具备成本优势。这意味着,在这样一个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的行业中,与龙头拼效率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尤其是考虑到电池技术的进化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没有最好的选择,不必过度吹捧车企自研电池,也不必去踩宁王们,说他们垄断行业。


按照华为余承东的话来说,造车是个绝对烧钱的生意,绝对是亏损的生意,绝对是很难干的生意。一位汽车行业投资人对我们说,“以前凭运气、凭胆大挣了钱(的企业),以后运营不行、管理不行,可能本钱都得赔出去”。


过剩不一定会内卷,但内卷一定会过剩。那些指责新能源车高价低配的人,看不到近几年配置的下移,看不到车企和供应商们所做的创新。


去年之前量产的快充电动车售价多在30-40万元,充电倍率普遍在4C以内,电芯6系、8系三元居多。直到小鹏G6的上市,快充车型售价直接下探到20万元左右,磷酸铁锂3C电池方得以规模应用。2023年,4C磷酸铁锂快充电池的发展一日千里。宁德时代表示,“神行超充电池”相较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几乎没有增加,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基本加量不加价。


快充体验提升已成为主流诉求。原因在于,一是PHEV/增程充电慢,备受歧视;二是大电量、长续航增加纯电体验,是整个行业的需求。随着快充车辆销量增加,快充行业成熟度也会越来越高成本也会进一步摊薄,有望下放到十万级左右车型上。如果只是单纯的卷价格,行业内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此外,汽车芯片目前也传出过剩的消息,今年以来已经很少出现因芯片短缺而导致工厂停产的情况,但IGBT和MCU仍紧缺。根据富昌电子的数据,目前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IGBT国际大厂的订单整体处于相对饱满的状态,价格整体而言也比较稳定,产品交期普遍在39周以上。这是因为目前的充电桩和普通快充仍然在加速扩张,新能源行业必须要补短板在这里,而不是抱怨行业TI芯片、电源管理芯片、MOS芯片怎么没有几十倍溢价了。



不过IGBT的紧缺在未来几年也可能成为过去式。当800V高压快充成为主流车型配置之后,对功率模块的实际耐压需求也在提高,硅基IGBT需要升级为SiC MOS,相应的电驱动、电控、PTC也要升级。当新能源市场超过10%的车配置800V高压快充就会形成新的一块大市场。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激光雷达这个行业体现的淋漓尽致。


曾经一颗激光雷达高达8万美元现如今只有100美元左右,这只是短短六七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从机械式到半固态再到如今的纯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已迭代至3.0上车时代。


目前,4D毫米波雷达的价格可低至100美元至150美元,折合约为687元-1031元(以特斯拉潜在4D成像雷达供应商Arbe的数据为参考),仅为激光雷达的10%左右,成本优势明显。但特斯拉的方案就一定最优吗?


并不一定,4D毫米波雷达除了提供速度、距离、方位等三维数据,还“进化”出了类似激光雷达的点云成像效果,同样能够弥补纯视觉算法偏弱无法覆盖全场景的问题,清晰度上部分指标只能达到16线数的激光雷达,但目前最优的激光雷达产品已经高达128线数。


同时特斯拉也对外证实:目前,公司仅在Model S和X两款车型上进行相关验证工作,来评估产品的实际性能,目前还没有计划将4D雷达搭载至Model 3和Y两款走量车型。



目前无论是纯固态雷达、还是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都有各自的弱项缺点,有的容易受天气影响、有的探测精度探测速度不行,成本只是这个行业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算法、成本、规模之间平衡做出取舍。


国内车载激光龙头禾赛去年激光雷达出货量大增,连续三季度现金流都为正数,但净亏损也持续扩大到1.42亿元,其中销售、管理以及研发费用几乎都在飙升。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产量提高一倍,允许以更低的价格刺激需求,才能消化更多的产量,这是个良性循环。但目前来看还是有些贵,一辆车使用的雷达往往不止一个。


不过在这些年内卷之下,过去两三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普遍集中在 30 万甚至 40 万以上的中高端车型。随着睿蓝 L7、小鹏 G6、智己 LS6 等新车的上市,激光雷达也随之下探到了 20 万元区间。只要车企还在内卷,激光雷达继续下探到A级车不是梦想。所以我们何必厌恶内卷呢?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要么成本足够低,要么技术足够强,新能源汽车的前路就不会差。


2018年“线控底盘技术”被工信部列为国内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是智能车的关键技术。但2021年起,随着国产线控底盘供应商的技术逐渐成熟,比亚迪、奇瑞、零跑汽车、长城汽车、吉利、哪吒等自主品牌车企的相关车型已经率先搭载国产线控制动产品。


以线控制动为例,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One-box线控制动方案交付306.48万辆,同比增长77.27%,前装搭载率23.75%;Two-box线控制动方案交付175.83万辆,同比增长16.34%,前装搭载率为13.63%。


事实上博世、采埃孚等Global Tier1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在国内线控制动市场份额超过80%,但国内Tier1快速跟进,包括伯特利、同驭汽车、亚太股份在内的制动企业已经实现量产。


线控转向系统结构


高工院指出目前可以称为半线控底盘阶段,以One-box、全冗余的EPS、电子转向系统,还有电子悬架和减振器等产品为主,车身的XYZ 三个方向都有半线控或全线控的产品出现,某种程度上这个阶段也实现了底盘域的融合控制。


目前整个线控底盘行业正在向2.0阶段冲刺。除了上述机会和竞争焦点之外,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将带动传统车控、底盘及动力控制ECU市场,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和域融合窗口期。


很明显国产供应商已经初步越过“技术山丘”有一定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但在EMB机械电子制动系统、完全线控的悬架系统上与国外仍有不小的差距。全线控底盘是实现L4L5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支持,只要主机厂们还在卷智驾实现全面突破只是时间早晚。


写在最后


当摩尔定律成为统治一个行业的主旋律时,它总会快速消灭豪华——高速迭代的性能带来的产品能力代差,很容易让高溢价换取的所谓豪华体验迅速贬值而沦为“智商税”,没有哪家企业敢说自己永远坐在科技的铁王座上。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行业内仍然在充分竞争技术内卷。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迎来智能化的下半场之后,说是电子汽车一两年便落后也不为过,不过为科技付费也是社会进步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怕某些企业技术羸弱还死撑着不肯下桌。


如果你是新能源从业者或者对其相当感兴趣,

请加作者微信,拉你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交流群

参考资料:

价格战之下的车市,没有赢家 来源:经济观察报

汽车价格战持续一年没有赢家 来源:晚点Auto

智驾大年,比亚迪的关键一战 来源:雪豹财经社

车企开启自研电池争夺战 来源:电厂

比亚迪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来源:CAR路里

直面燃油车产能过剩时代 来源:盖世汽车每日速递

汽车芯片开始过剩 来源:芯世相

新能源车企走向分化 来源:电动汽车观察家

动力电池拉响产能过剩警报 来源:汽车语言家

车企不用再给宁德时代打工了?来源:凤凰网财经

激光雷达车企分手决心有多大?来源:格隆汇

铁锂快充大规模上车“前夜” 来源:高工锂电

当高压快充下沉到20w车型 来源:天风电新

理想的华为恐惧症 来源:晚点Auto

线控底盘,撕开降本里子 来源:高工智能汽车


- END -


最新话题:有钱为何不敢消费?

欢迎关注“首席商业评论”视频号留言讨论!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点击“在看”,拥有相互成就的关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相关新闻

从“卷”价格到“卷”技术 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量与质齐飞”【重磅来袭】2023第一财经首届《“1势力”新能源车品牌魅力榜》即将发布“超”车有道,领“跑”全球!中国新能源引领全球技术创新“重庆车展新能源汽车起火,撞伤5人”?官方辟谣背后:动力电池安全问题仍是焦点?“啊”,一声大叫!周鸿祎体验新能源车门防夹功能,惨遭夹手!他回应:我反应还挺快周末加班试驾陪聊,卷价格、卷出海...“卷王”狂卖33万辆!多数新能源车企目标完成率不足4成中信建投:百度“萝卜快跑”已初具商业化落地能力;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车指标,入围名单公布丨汽车交通日报小红书上的投胎「新顶配」:东北中产独生女3年爆卖410万辆!新能源车“下沉”,靠啥让农民买单?《“1势力”新能源车品牌魅力榜》年中更新,小米初上榜跃居第三上海深圳妈发现新“反卷”路径:幼儿园读“香港衔接班”,香港一梯队校、上中、贝赛思Offer全拿下!前5月交付目标完成率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全面打响;受关税影响,零跑汽车部分车型生产将迁出中国丨汽车交通日报五月全球“AI大爆炸”:卷技术、拼落地、比价格财经早参丨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鲍威尔发声;梅大高速塌方致24人死亡;4月新能源车企“成绩单”出炉空姐月入10万?沦为“富人玩具”的新能源车,背后有金主撑腰12个州将「禁售汽油车」拜登:2030年「美国所有新车」一半要是电动车“低配版暑假”爆火:妈妈不忙、孩子兴奋、开学不滑坡……ICML 2024 | 大语言模型预训练新前沿:「最佳适配打包」重塑文档处理标准宝马新车官宣: “大板牙”变“大鼻孔”,撞脸表情包?赔偿6.4亿!“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吉利诉威马终审落槌观点丨埃里克·索尔海姆: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悖常理澳洲各地出租车推出新技术,打击司机“宰客”行为周小平:美国载人登月真伪最新推论:“技术激进,政治造假” !三大新推论,全新深入,一系列矛盾谜团,终于有了可能的答案方程豹连发3款车:新款超跑“撞脸”兰博基尼?!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