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5.2%,对全球贡献率超三成

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5.2%,对全球贡献率超三成

11月前

2024.01.17

本文字数:2989,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导读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去年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完成。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四季度增长5.2%。
2023年12月数据也不乏亮点,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年内首次回升。
国务院总理李强16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时强调,中国近年一直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等基本面良好稳固,经济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过去一年的经济表现可概括为“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我国经济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202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自然灾害频发、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等多重挑战,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恢复过程,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去年四季度和12月各项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多项指标均实现改善。在工业产出走稳走强、消费成为主增长动能、投资提速发力见效等诸多积极因素支持下,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近期,多个国际机构和商业机构都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康义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要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他强调,对于困难和挑战,前一段时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会议部署,不断把发展优势转换为发展势能,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八成


2023年我国经济实现5.2%的增长背后,主要在于消费的加快恢复。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0.42%。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
康义分析,疫情三年消费市场受到冲击比较大,不少接触型、聚集型的消费都受到抑制,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呈现出好的恢复态势,热点亮点频多,消费成为2023年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对第一财经表示,2023年12月消费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环比增速比上个月提升0.33个百分点至4.2%。究其原因,同比来看,2022年11月份疫情暴发导致的过低基数,造成2023年11月消费同比增速要明显高于12月;环比来看,餐饮、服装、鞋帽、针纺织等品类的快速增长对2023年12月的消费增长起到重要支撑,而政策性补贴降低后,汽车消费放缓对当月消费增长形成一定的拖累。
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较2022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为6.1%;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名义增长9.2%,实际增长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实际增速均快于5.2%的经济增速,显示国民收入结构边际优化。
关于下阶段消费走势,康义表示,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一是消费潜力仍然巨大,14亿多的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二是消费基础不断巩固,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将有力支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三是消费亮点不断涌现,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都快速发展;四是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基建投资增速年内首次回升


投资方面,2023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比1~11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为年内首次回升。2023年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三大因素推高了年底基建投资增速。一是稳增长需求再度增大,去年12月各地加快基建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进度;二是12月央行抵押补充贷款(PSL)重出江湖,新增规模达3500亿元,为包括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在内的“三大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三是截至12月,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下达已超八成,预计有部分资金在年底形成实物工作量。
2023年制造业投资同比上升6.5%,比1~11月加快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刘祥东分析,一方面,企业利润降幅收窄,利好制造业投资。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4%,降幅比1~10月份收窄3.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上涨带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行拉动制造业投资,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9%,比制造业投资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预计,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或在6%左右,较上年略有放缓。总量层面,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面临前期盈利走弱和产能利用率低位的制约。行业层面,中游装备和上游原材料投资分别受政策支持和库存周期启动的支撑,但前者面临高基数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制,后者受限于需求恢复的弹性。

低基数拉动工业增速加快


工业方面,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冠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对推动工业稳定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新动能已经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王冠华指出,2023年第四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其中12月份升至98.4%;从反映产能利用状况的产能利用率看,四个季度分别为74.3%、74.5%、75.6%和75.9%,呈现逐季回升态势。这反映随着市场需求改善,我国产能利用状况在逐步恢复。
王青分析,全年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仍低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除需求端房地产低迷、消费需求不振,以及出口全年同比下行对工业生产造成的拖累外,还缘于在后疫情阶段,经济修复主要由服务业大幅反弹拉动。
展望2024年,王青认为,在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房地产低迷对工业生产的拖累效应减轻,以及居民消费将继续修复的前景下,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在4.8%左右,较2023年小幅提速,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趋于收窄。这也意味着2024年经济运行会进一步向常态化回归。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日前表示,今年将继续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打好政策“组合拳”。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工业大省、重点省市继续“挑大梁”。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引导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突出特色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微信编辑 | 高莉珊

推荐阅读

日本突发!福岛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新闻

增长5.2%!2023年中国GDP超126万亿元2023年中国GDP增5.2%,消费贡献率达82.5%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2%;苹果手表被曝将移除血氧传感器技术;美团跌破发行价|一周市场盘点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2%!2023年中国人口减少208万,增长率-1.48‰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发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柳叶刀最新: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逼近临界值!25年后,近50%国家的自然增长率为负,中国人口将持续减少中国日本商会:2023年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白皮书关注丨“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活动报名丨再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增长:清华经管EMBA名师管理论坛·上海站一周资讯 | 中国和新加坡从2月9日起互免签证,2023年中国出入境人次超4.24亿多资产策略的胜利?桥水、Two Sigma中国基金2023年收益率超过10%宾利汽车2023年全球销量下滑11%,中国市场跌18%中国信通院:2023年全球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报告2023年人口继续负增长,中国还能做什么?2023年成绩单出炉,中国经济下一步会怎么走?2023年中国生育率出炉:老百姓对“断绝香火”危机的冷漠,让所有人惊讶中国中免2023年营收增长24%,夯实“深耕海南”战略全球覆盖率下降,中国保有量增长!怎么做到的?X:触达全球 加码增长:2024年X中国品牌出海营销白皮书瑞士历峰集团上财年全球营收增长8%,表示“中国市场需求的可持续反弹仍需一段时间”2023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行出炉,中国这个城市名列榜首汇丰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稳中求进2023年中国大陆雅思平均分6.0超6成!6.0分梯队城市达37个!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