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重磅规划发布!深圳未来发展空间的52条重点利好来了
划重点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直接提及深圳多达52次
1.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功能过度集中,各种灾害带来的威胁可能更大,提升国土空间安全和韧性迫在眉睫。
2.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
3.完善“一群五圈”城镇空间格局,推动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打造广州、深圳都市圈,促进珠江口西岸、湛茂地区一体化和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培育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增长极;
4.构建“一核两极多支点”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一核”即强化珠三角核心引领带动作用,深化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广州、深圳都市圈和珠中江一体化发展,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形成带动全省发展的主动力源;
5.构筑全球候鸟和珍稀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加强汕头韩江-榕江口、汕尾海丰、惠州考洲洋、深圳湾、广州南沙-中山翠亨新区-珠海淇澳、江门镇海湾、阳江海陵湾、茂名水东湾、湛江雷州半岛东西两侧海湾、肇庆星湖等全球候鸟迁徙路线重要节点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提升广东沿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上重要停歇点和越冬地的作用;
6.按照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网络化布局要求,建设以广州、深圳为双核心的两大现代化都市圈,推动珠江口西岸协同发展,加快形成分工有序、功能互补、高效协同的城市体系;
7.加快广州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强化沿海地市的现代海洋城市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湾区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更具活力、魅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建设,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8.充分发挥重点科研机构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储运、环境监测等技术研究,支持广州、深圳等有条件的地市积极参与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建设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平台;
9.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加强与港澳地区及相邻省份合作保护开发海洋资源,共建粤港澳、粤闽和粤桂琼三大海洋经济合作圈。提升深圳港、广州港、汕头港、湛江港、珠海港发展能级,促进南部海洋经济圈建设;
10.大力拓展深远海空间,以深海油气、矿产等资源为重点,主动参与国际海洋资源调查,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地积极开发利用深海矿产资源,提升南海开发服务保障能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推动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
11.交通运输用海:合理安排广州港南沙、新沙、黄埔港区,深圳港盐田、南山、大铲湾港区,珠海港高栏、万山港区,汕头港广澳、海门港区,湛江港霞山、宝满、东海岛、徐闻、雷州港区,东莞港沙田港区,惠州港荃湾港区,江门港广海湾港区,茂名港博贺新港区、吉达港区,阳江港海陵湾港区,汕尾港小漠港区、汕尾新港区,潮州港金狮湾港区,揭阳港惠来沿海港区等重要港区交通运输用海布局,落实沿海重要港区港口、航道、锚地和疏港铁路、滨海公路项目及重要跨江跨海通道建设用海需求,合理安排国家重大项目实施围填海;
12.13.14.积极推动改革开放文化资源的保护。推动将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重要历史、社会、艺术价值的史迹、遗存纳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深圳市莲花山邓小平铜像、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广州白天鹅宾馆、珠海渔女雕像、汕头《升腾》雕塑等改革开放时期代表性建筑、历史地标,以及深圳大芬村、中英街、华强北、广州北京路等代表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文化和消费潮流重点区域的保护;
15.和而不同的城市形象
国际都会:突显自然本底与时尚繁华有机融合的现代国际都会形象。代表城市:广州、深圳。
16.滨海城市:突显“海城相依、拥湾亲水”的城市形象。代表城市:深圳、珠海、汕头、阳江、湛江、茂名、汕尾等;
17.构建内联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在京广深、沿海等战略通道预留规划建设高速磁浮系统条件,保障广昆等通道功能提升的空间需求,统筹跨珠江口通道空间资源,做好深圳至珠海等跨珠江口通道项目规划控制,预留琼州海峡通道;
18.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三横:
沿海通道:自福建进入广东,经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珠海、阳江、茂名、湛江,至广西;
19.六纵:京港澳通道:自湖南进入广东,经韶关、清远、广州、东莞、深圳、佛山、江门、中山、珠海,至香港、澳门;
20.京深港通道:自江西进入广东,经河源、惠州、东莞、深圳,至香港、澳门;
21.22.全力推动广州、深圳国际枢纽海港和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打造广州、深圳 2 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
23.24.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推进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市延伸,强化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轨道衔接,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网建设,打造广州、深圳都市圈和珠中江地区“1 小时”生活圈;
25.持续推进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工程、广州市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潮州市引韩济饶供水工程、韶关市南水水库供水工程、深汕合作区引水工程、东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深圳东江取水口上移工程、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粤东灌区等项目建设,加强湛江雷州半岛、韶关南雄盆地等新建大型灌区前期论证等项目建设。
26-30.建设广州傍海(番南)、广州南洲(海珠)、深圳中部、深圳皇岗、深圳前海、深圳大空港、佛山雄伟、云浮云城、阳江高新、东莞滨海(沙角)、肇庆德庆、韶关始兴、韶关乐昌等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实施珠西南外环配套线路工程、粤西网架优化工程(二期)、五邑-雄伟、穗东水乡线路改造、狮洋-沙角电厂线路增容改造、楚庭第二电源通道 500 千伏线路工程、珠西南点对网送电通道改造、深汕至现代(皇岗)线路工程、穗东换流站网架完善工程、500 千伏茂名至德庆线路工程、500 千伏德庆至西江线路工程、粤东送深点对网通道线路。推进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直流工程及配套受端深圳、广州、东莞、佛山落点交流配套输变电工程;
31.建设联动发展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港深、澳珠合作,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大湾区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32.强化广深“双城”联动的核心引擎功能。推动广州、深圳立足“双区”建设全局谋划国土空间布局,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双子城”,放大核心引擎的辐射带动和示范效应。
33.以高速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为依托,强化广州、深圳两市核心区之间的直联直通,以城际地铁、市域快线等中距离大运量轨道交通加强核心区与广深发展轴带上各功能节点之间互联互通;
34.35.36.支持建设多中心网络化的深圳都市圈,强化深圳作为科创中心的引领作用,加强深莞惠跨界协同,强化深圳对汕尾、河源等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
37.跨界空间协调重点地区:深圳-东莞交界地区:深圳宝安、光明、龙华、龙岗,东莞虎门、长安、大岭山、大朗、松山湖、黄江、塘厦、樟木头、凤岗、清溪;
38-40.深圳-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交界地区:深圳坪山、坪地、葵涌,惠州秋长、淡水、新圩、大亚湾西区、澳头、霞涌、黄埠,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鹅埠。
落马洲-河套地区;
41.发挥广州高校及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优势,打造港深莞、广佛、澳珠三个创新极点;
42-43.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深圳光明科学城、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佛山三龙湾科技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
44.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利用大面积连片开敞空间打造“城市绿心”;
45.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建设面向东南亚、欧洲、远东地区的国际陆路大通道,加快推进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广州国际港公铁联运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国际物流产业枢纽)、深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东莞(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东莞常平铁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建设,支持湛江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海铁联运效能,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水平;
46.搭建“读懂中国”的人文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两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引领作用,打造高端国际交流平台,加强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旅游等国际交流合作;
47.加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通联系,推进南宁-湛江、贺州-连山、韶关-贺州、博白-高州、昭平-广宁、北流-化州、玉林-信宜等跨省高速公路和南宁-玉林-深圳、柳州-梧州-广州、合浦-湛江、岑溪-罗定、岑溪-茂名等跨省铁路项目建设;
48-49.依托厦深铁路及沿海高铁,推动汕潮揭地区与深圳、厦门及沿线沿海城市产业资源的梯次布局和高效配置,支持汕头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充分利用深圳、厦门科技创新资源和优势,引领带动粤东地区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漳汕铁路规划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0.促进“一核一带一区”协作联动。进一步发挥珠三角核心区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推动广州、深圳与汕头、湛江深度协作,形成“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构建形成以珠三角城市群为引领,城市群和都市圈融合发展,带动全省城乡互补、深度融合的空间格局;
51推进广州、深圳、阳江、潮州等地天然气调峰储气库及佛山三水地下盐穴储气库建设,在重点消费地区留足内陆 LNG 储存设施用地;
52.积极推动广州 LNG 应急调峰气源站(二程接卸)、深圳天然气储备和调峰库(二程接卸)、阳江 LNG 调峰储气库(二程接卸)、潮州闽粤经济合作区LNG储配站(二程接卸)的建设。审慎推进粤西 LNG 接收站前期工作,为“十五五”及后续做好项目储备。
内容来源:深圳梦综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事关深圳未来发展“空间”!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发布
国函〔2023〕76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