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1个核心模型:从头梳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方法

1个核心模型:从头梳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方法

11月前

在银行业务中,财富管理业务如何增长呢?其实只要踏实捋顺生产关系、建立策略共识、基于银行的商业模式制定目标和打法、充分释放分行产能,不论是那个季节那种姿势,都能过得挺好。毕竟大多数人并不关注原理和细节,只是装个面子而已。


———— / BEGIN / ———

用一套全新的逻辑,重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模式——

01

有两类人,特别容易走极端。

一种是“guoqing特殊论”,主打一个“我们不一样”,永远认为我们会有独立行情、永远的死“多头”,动不动就高喊逼空。

另一种是“历史重演论”,来来回回说的就是自己过去的历史会重演,或是以美国、日本的情况做推演,预测我们有多大的上涨空间,或是多强的抗压能力。

然后,把产品怼到你脸上,“喏,这个产品很不错,基金经理过往管理的产品回报稳定,回撤修复快,特别适合当前的市场行情,要不要先买个5万试试?”

这两类人,说到底其实是一类人: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时代的灰尘,不想着低头做好手头的事情,却总想着把握宏观趋势,指点江山,预测市场。

这是一种妄念,得治。

02

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存贷款息差、财富中收、自营投资收入。

大多数银行赚的是息差的钱;少数股份行财富AUM做得高,每年中收的表现都对股价形成支撑;自营投资占比小,专业化程度又高,日常也就不太讨论了。

存款业务中,由于活存的付息率远低于定存,所以大多数有进取心的银行,都会致力于提高活存的规模和比例。

前些年Z行代发覆盖企业做得很大,加上信用卡业务在很长时间里一骑绝尘,所以拥有了全市场最健康的AUM结构、最好的成本结构,以及最强大的财富AUM增长蓄水池。

一众银行羡慕得流口水,也不是不知道Z行是怎么做的,但却鲜有银行学得来:一是时代红利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就算Z行今天再从头干一次也未必能有同样的效果;二是战略定力确实难以复制,管理层相对稳定,方向始终坚持,这一点其他行要做到也很难。

所以,“大规模代发+高信用卡覆盖”是因,MAU和AUM双北极星指标设计、财富中收提高是果。看到很多银行在学习Z行的“X星之选”、学习新零售转型以AUM为纲,羡慕公募保有规模突破1万亿,然后纷纷投入资源和人力跟进,心里常常非常感叹。

有这个心思,好好想着怎么把开了借记卡却始终是零资产、单边信用卡、低持仓的客户服务好、转化好不香吗?

跟风卖新发、搞一堆烧钱的营销活动、拉基金公司开通各种财富号、给一线下指标层层考核督导,方向其实偏得不是一点半点。

道理都懂,吐槽谁都会,可具体该怎么做?

03

当然是有方法的。

上图。

这是我历经公募基金、头部互金平台和银行的财富业务之后,提炼出来的核心心法,今天分享出来,算是用户福利了。以这个模型为基础,整个业务增长策略体系的大厦才得以搭建,用户-渠道-资产各自的经营逻辑也才能理顺。

第一个层级,是存款。

银行是全市场最大的合法资金池,一端是信贷业务做大资产端,另一端是存款业务做大负债端,货币一进一出,银行赚的就是其中的息差收入。

很多时候银行的获客是通过信贷业务、发信用卡来实现的,但要想把这些用户转化为投资理财客户,必须要先迈过“在本行有存款”这个门槛。

换言之:如果一个客户的信用卡开在你家,主办借记卡却是别家的,这样的客户逐利属性就特别强,而转化难度和流失概率都是很高的。

第二个层级,是活钱管理账户。

之前听说抖音要做公募基金销售,首先计划从宝宝类产品开始切入。我在银行内部管理群中展开论述了这个话题,说抖音内部一定有懂行的人在掌舵。互联网平台,在“场景流量->支付用户->活钱管理用户->投资理财用户”框架下,必须经历中间的两次跨越,才能实现从场景流量到投资理财用户的转化,大部分平台都止步于第二个节点就没法走下去了。

抖音流量没得说,同时在做大电商业务、搞支付,第二个节点走得还算顺畅,现在通过第三步做活钱管理账户经营用户,则又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不过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将来有机会细说。

回到正题。

2013年的余额宝、后来招行的朝朝宝等产品,先后在互联网平台和银行走通了这种模式,通过支付便利、管理收益和多样化场景搭建等方式,经由活钱管理账户做大了用户底盘,提高了用户黏性,为后续的投资理财转化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的活水用户和资金。

第三个层级,财富用户。

通过头部互金平台的市场教育,再结合银行多年经营形成的客群分层结构,基本上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都能够按照“识别用户拐点->设计转化指标->引导用户进阶的”模式来搭建链式输送体系了。

简言之,从存款->宝宝类产品->固收产品->权益产品,不断引导用户进行品类进阶和交叉,以及AUM进阶。

最终,用户到达第四个层级,AUM价值最大化。

我们做财富管理业务,眼里要有AUM,但手里要做的是用户经营下沉,然后逐步引导用户向上进阶,最后实现资产管理规模提升,如此循环往复。

最愚蠢的就是把做为一级指标的中收或是AUM目标,按部门分摊。看起来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和承担,实则完全忽略了实际经营逻辑。

真要这么干,还分那么多部门干啥,全员直接变成业务一部、业务二部、业务三部……这么分摊下去就好了,对不对?

好,结束吐槽,继续回来。

银行和互联网平台,由于各自的禀赋不同,所以在经营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异。

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在线上,所以对APP、线上用户、线上经营策略和工具有强依赖,相应地,对人工的依赖就比较低。

银行的用户大部分在线下,所以对网点、厅堂一线队伍和培训与绩效考核体系有强依赖,相应地,对互联网和自有APP的依赖就比较低。

自Z行之后,各家银行陆续也开始优化自己的APP,搭建财富号平台;紧接着不久后,陆续有头部公募基金开始搭建银行线上团队,希望能寻找新的增长点。

理想很丰满,现实嘛,你懂的。

回到这一节的主题,那了解了这个业务增长金字塔、也知道了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不是就可以顺利开干了呢?

04

这时候,如果你脱口而出“银行应该balabala这么做……”,那文章最开头的天咱们就白聊了。

用户“碎片化”这个趋势,比大多数人所认知的来得彻底。从线上到线下,稀碎。

一招鲜的增长手段?不存在的。

你相信吗?同一家银行下面,不同地区分行之间的差别,有时甚至比两家银行之间的差别都大。

或者你可以说,不同的分行,就是不同的银行。

有了这个认知,才能往下谈。

还记得上一节的增长金字塔吗?

银行怎么做存款?需要靠“总行策略/分行经营/支行触客”。

其实,对大部分银行来说,去掉“总行策略”,一样玩得转的——甚至还会做得更好。

总行的老爷们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十指不沾阳春水,左手提供“展业工具”,右手祭出“考核指标”。他们越努力,一线越不幸——什么“越努力就越幸运”的鬼话,不存在的。

那是不是就要干掉总行呢?

咦,年轻人你的这个想法很危险。

总行的核心价值就是两句话:弯腰做服务,低头捡烟头。

啥叫做服务?分支行离客户最近,所以服务一线就是服务客户,这个态度要摆端正。客观上,要能因为总行的服务归因出来,为实际的营收带来了多大价值;主观上,分支行的队伍要对总行的服务有体感,不能大脑和身体各管各的,自说自话。

啥叫捡烟头?分支行不擅长、做不到、做不好的事儿,总行要捡起来。线上平台搭建、各种资产管理和准入、客服、智能工具等等,这类同时有服务和盈利属性的事情,就该总行挑头做起来,并且还要设计量化指标来考核。

当然,这还不够。

关键的关键,还是分行的经营。

很多人认为总行是大脑,这是不对的。总行是身体,支行是四肢,分行才是大脑。

捋顺这个逻辑,你再看银行,就会眼前一亮了。

也许你对国有四大行有刻板印象,但在某些发达地区,你看到的那些大分行,他们的魄力、创新精神和效率,远超过不少股份制银行,以及其他地区的分行。

10年前我曾经代表当时的公司,跟上海某国有大行的分行做共建项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情况,到今天只会比当时更甚。

同样的股份制银行,各地分行的差异同样很大。比如Z行,在很长时间内就有“三驾马车,七匹狼”的说法,第一梯队的深圳、北京、上海三家分行,AUM的比例能占到全行的一半以上。其他的七个分行,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都有,在当地都是亮闪闪的招牌。

在分行行长任上干好了,到总部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不过最辛苦,但也最有产出的,其实是支行,尤其是一些高产能的核心支行和二级分行。

分行和支行,极度抽象一下,就像互金平台上的“余额宝业务”,跟基于余额宝搭建的“蚂蚁心愿场景”的关系。能力、策略和目标是分行出的,但是直接面对客户、转化客户、服务客户都是支行做的。

嗯,都是脏活累活。

送油送鸡蛋是你,办线下沙龙是你,超市门口拉易拉宝支小桌子也是你。

正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这些支行们,支撑起了银行业务的宏伟大厦。

05

写到这里,这篇文章就要结束了。

你说不对呀,这噼里啪啦一篇下来,文不对题呀?说好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过冬”呢?

到底咋过呀?

其实吧,说一句戳心的,就算是春天来的时候,不少人也没好好过呢。

踏实捋顺生产关系、建立策略共识、基于银行的商业模式制定目标和打法、充分释放分行产能,做好了这些,不管春夏秋冬哪个季节,你用啥姿势都能过得挺好的。

对不对?

最后扣一下题。

文章开头说的沉迷于宏大叙事的人,终究还是少数。大部分还是人云亦云随口说的,他们其实不懂、也不关心自己的宏大叙事背后,真正的原理和机制是什么。

不过,这也不重要了。

你在说的时候,没准对方也就是给你个面子假装在听呢。

债见。

注:本文仅作为业务探讨,不代表任职机构意见,亦不作为投资建议。

———— / E N D / ————

作者:张得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微信公众号:道是无

原文标题: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过冬的正确姿势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新闻

攻略:如何让每1个中产家庭,都拥有1个香港银行账户?破产潮来袭!加拿大每周1个楼盘爆雷:大批买家遭殃!4大银行被逼到临界点!小肚子大肥臀不用运动怎么瘦?1个方法秀出平坦腹和蜜桃臀!餐饮“收尸人”亲述:1个月收了42家火锅店,今年太惨了!久坐=慢性自杀!1个方法可抵消伤害(不是运动)澳餐饮业遭遇“寒潮”,1年内恐有5000家餐馆倒闭!华人老板哀叹:1个月赚$500都高兴澳餐饮业遭遇“寒潮”,1年内恐有5000家餐馆倒闭!墨尔本华人老板哀叹:1个月赚$500都高兴太乱了!万锦同一栋民宅轮番遭到枪击:1个月3次!都在大白天 !人与人最长久的关系:1个字!6个孩子,5个博士1个硕士:高度自律的孩子,父母都在狠抓……为何越来越多人“搬离大平层”?知情人说漏嘴:这1个原因太致命!判了!华人一家痛彻心扉!华男奋力打拼却惨死街头!父:他1个月跑烂1双鞋,每天早出晚归…决胜CFA最后1个月:彻底告别书本,全身心投入刷题冲刺——可行吗?大模型如何用于游戏?游戏玩家代理与大模型综述:方法、应用与挑战董宇辉带货1个亿:30年前,直播带货怎么就没火?夫妻相处,最高级的方式:就1个字车圈老板出道1个月后:各家销量涨了吗?吓人!美国妈妈在7岁儿鞋内找到AirTag 心底一沉:被跟踪1个多月悲剧!温哥华亚裔留学生接连命丧街头:刚来1个月被奔驰撞飞!还有人死于...手机突然狂跳通知,妈在7岁儿鞋内找到Air Tag吓:被跟踪1个多月中考黑幕曝光:班主任劝1个孩子弃考,可以拿3千-5千块人头费!深入解析大模型主流微调方法:从LoRA、QLoRA到Flash Attention、增量学习一家公司卖身:团队分到1个亿深圳妈到香港后悔了: 1000人抢1个学位,国际校卷父母,直资校看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