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具有本体感受功能的电热驱动器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图1.仿生自感知LIG驱动器设计示意图:肌梭和腱梭作为本体感受器作,感知肌肉的松弛和收缩。LIG功能材料兼具驱动和传感性能,通过其电阻变化反演构型变化。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郭晓岗副教授团队,在课题组前期柔性传感器与驱动器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优化LIG驱动器的结构与制备参数,开发了具有本体感受功能的LIG电热驱动器。通过驱动器单元的组合,可以实现1D-2D,2D-3D及3D-3D等不同维度结构的重构;利用LIG的压阻特性,通过监测构型重构过程中的功能层电阻变化,结合构型反演算法,实现了结构构型的连续动态监测与反演。
图2. 基于自感知LIG单元组成的具有不同维度变形模式的驱动器结构。
通过仿生结构设计与力学优化,开发了包括对百合、捕蝇草、黄海棠和藤蔓的仿生柔性驱动结构,并实现了各类结构构型的重构与反演,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图3.仿生自百合、捕蝇草、黄海棠和藤蔓的自感知LIG驱动器。
具有本体感受功能的柔性驱动器件,能胜任在能见度低的环境中,通过驱动自感知特性为操作者提供辅助,了解其实时工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对光学相机类设备的依赖。此外基于电信号采集的自感知器件,在某些低电源负载、低数据带宽条件下的应用也具有显著的优势。文中展示了基于自感知LIG驱动器开发的电磁屏蔽斗篷、柔性夹爪等器件,通过对其不同变形状态下的构型重构,可以按需控制斗篷的开合或感知抓取物体的尺寸。
图4.LIG自感知驱动器的应用。a)可开合电磁屏蔽斗篷;b)自感知夹爪抓取不同尺寸的物体。
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发表于Small期刊。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郭晓岗副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王昊为第一作者。
课题组简介:
郭晓岗副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航空航天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柔性结构力学、柔性传感等领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热应变失配原理的点阵网状型、剪纸型、仿生启发的零翘曲力学可调控结构设计新概念,实现了结构的热致剪切(国际首次)、热致旋转与高热尺寸稳定特性;建立了基于有限离散应变数据的位移重构理论,实现了对弯曲/弯扭耦合等三维力学变形的高精度反演;提出了更具物理含义的高斯函数相变理论模型,建立了精准预测智能结构多模式响应的大变形理论模型,发展了热力耦合场下三维结构力学组装与构型智能调控方法。部分成果已经被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理化检测中心采纳,支撑了两款关键型号航天器的研制工作。自2016年以来,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与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npj Flexible Electronic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PG Asia Materials、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等期刊。
期待有力学、微电子、机器人等学科背景的本科生、硕士生加入课题组。相关研究信息详见课题组主页:http://www.xiaogangguo.com/.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