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央视最新出品,寒假孩子们的精神食粮,有了!!!

央视最新出品,寒假孩子们的精神食粮,有了!!!

9月前

文章来源:常青藤爸爸(ivydad_ivydad)作者:常爸 如果喜欢【牛娃成长记】的文章,请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前几天,小小常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


“古代的诗人、词人那么多,为啥课本里常见的就那么几个啊?”


紧接着,他跟我说了几个自己记得的诗人名字: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韩愈、柳宗元等等。


我一边听着,一边想着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都喜欢作诗弄词,有才华的也不少,但真正进入课本、被历代民众记住的只有那么几个。


他们之所以被选中,除了泼天的才华,更有或高洁的品性,或阔达的人生观,或深沉的家国情怀。对这些人来说,写诗写词这点文学才华,或许只是不值一提的一点而已。


但要如何让孩子理解这一点呢?如何让孩子透过课本看到这些诗人、词人壮阔的一生呢?


巧合的是,央视最近推出了一档节目,叫《宗师列传》,用实景演绎的方式来展现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的人生故事。

目前已经更新了7集,每一集时长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主持人是撒贝宁老师,他会带领两名学者身着古装拜访大师,见证大师创作名篇佳作的瞬间。这个剧情设定深得吾心,同时也完美回答了孩子的问题。

01
选择韩愈,就记住了“仁爱天下”

论创造金句,唐宋八大家中首推韩愈。咱们今天耳闻能熟的那些句子和成语有很多都是从韩愈这里出来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轩然大波”
“雷厉风行”
“层出不穷”
“一视同仁”
“幡然悔悟”
“异曲同工”
“大展宏图”
“悲天悯人”
……

为啥韩愈能这么有才,跟他的“陈言务去”的文学主张有很大关系。所谓“陈言务去”,就是写作时一定要除去陈旧的言辞,努力创新。

韩愈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那他为何会如此巧于言辞,一定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呢?

这和“穷”脱不了关系。

韩愈是手持人生烂牌出生的,到了长安口袋空空,衣食无着。为了养活自己,他就边备考边靠给人写墓志铭赚外快,这个钱叫“润笔费”。当韩愈渐有名气后,他的润笔费也水涨船高,是长安最高的,一篇文章能够换一匹装备齐全的马,再配上一条白玉带。


写墓志铭让韩愈活了下来,但也让他背负了不少骂名,因为给豪门贵族和官宦人家写墓志铭就不免要夸奖对方。有人说他“谀墓(指为了死者歌功颂德,在制作墓志铭时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颂扬的行为)”,有人说他丢了读书人的气节。

可韩愈不在乎,因为他有更在乎的人。

韩愈出生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的“昌黎韩氏”,家中世代为官。但韩愈的童年非常坎坷,3岁就失去了双亲,之后就跟着哥哥生活。没想到,他12岁时哥哥也去世了,只能跟着兄嫂郑夫人一起生活。


当时家族衰落,郑夫人要一人养活家里三十多口,日子过得非常窘迫。尽管如此,她依旧非常支持韩愈读书。

从很小的时候,韩愈就立志将孔孟之学传于天下。他和侄子十二郎经常一起探讨孔孟之道,一起研读诗书,一起畅想美好未来。

但是贫穷的现实没有给他们共赴未来的机会。19岁那年,韩愈奔赴长安赶考,十二郎则主动要求留下来照顾母亲。说是主动,实则是无奈,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两个孩子赶考了。


韩愈为此很是愧疚。踌躇满志的他来到长安,却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他想要投靠一个族兄,却被告知兄长已经遇害。没有背景的他只能靠自己谋生。给人写墓志铭固然不光彩,但只要想到能让自己继续留在长安考试,能有机会博取功名把兄嫂和十二郎接到长安,他就什么也不在乎了。

但韩愈的运气实在是不好。他满腹经纶却多次落榜,直到25岁才进士及第。但是在唐朝想要当官仅仅考上进士还是不够的,通过博学宏词科考试才能有官职有收入。但通过率极低,因为每年只有两三人能登榜。

运气不好的韩愈三度落榜,长安十年,毫无建树,在《马说》里写下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名句。他自责落寞之时又收到了兄嫂郑夫人去世的消息,那一刻他内心涌起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感。


几年后,十二郎也去世了,韩愈痛苦地写下了《祭十二郎文》。曾经和他探讨仁爱的十二郎去世了,但也坚定了韩愈匡世济民的信念,他要把两人童年时立下的志向变为现实。

官运好转的韩愈成为真正的六边形战士:他极力提倡并践行孟子的“仁爱”说,希望“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他是“百世之师”,传道受业解惑;他是称职的地方官,驱赶鳄鱼移风易俗,开办潮州官学,开启民智;他是战略家,临危受命,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际;他是外交家,54岁一人独闯虎穴说服叛贼,避免战乱。


韩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太平,都是为了让平民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为了弘扬仁义之道。


记住了韩愈,就记住了仁爱天下。

02
选择柳宗元,就懂得了“以人为本”

韩愈写的墓志铭中有一篇叫《柳子厚墓志铭》,文中他盛赞青年时代的柳宗元,“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柳宗元很幸运,拥有了幸福的童年期和少年期。他出生于唐代的高门大姓“河东柳氏”,母亲卢氏饱读诗书,从小教导他以屈原为偶像。

柳宗元11岁那年,为了躲避战火,跟随母亲从长安投奔在夏口为官的父亲。一路上,他见到了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也更加理解屈原的那句“哀民生之多艰”。


21岁,柳宗元进士登科,仕途顺利。自此他和刘禹锡成了相知好友,两人一生共同进退。


公元805年,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推动“永贞革新”,希望能实现打击宦官势力、除去弊政、兴民利民的目的。

他提出了“吏者人役”的观点,认为官吏应该为人民服务。


他们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让老百姓拍手叫好,但却遭到保守势力的围攻,这场变革仅仅维持了一百多天就戛然而止。

33岁的柳宗元被贬永州,任一个闲职。母亲卢氏跟随柳宗元来到永州,二人常常一起读《离骚》,以屈原的精神相互鼓励。

柳宗元一直希望朝廷能大赦天下,自己有机会重回长安,但只等来一封“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的诏书。

但母亲却没能一直陪伴他左右,南方湿热的天气让她到永州不久后就身染重疾去世。贫困的柳宗元用了一年时间才攒够将母亲遗体送回长安的路费。更残忍的是,戴罪之身的他不能离开永州半步,只能让亲友安葬母亲。


事业不顺、至亲离世,这些至痛,人到中年的柳宗元也未能避免。他独自一人跪在码头上,眼含热泪,内心千万孤独。参与革新的同僚一个个死去,他自己也朝不保夕,绝望之际他写下了被后人称为最孤独的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这首诗将他当时的寂寥、落寞描写得淋漓尽致,但同时也隐隐传达了他志向不改的坚定和执着。

他偶遇一个捕蛇的老人,再次体悟到老百姓生存的艰难,感慨朝廷的横征暴敛比毒蛇还要厉害。那一刻他万分羞愧,羞愧自己沉浸在小悲痛里,羞愧自己忘却了屈原之志,忘却了百姓的忧患。他决定要实践自己“吏为民役”的人生理想。

他禁止当地买卖和蓄养家奴的风气,他解救那些被抵债的儿童,他推广医学破除迷信,他教当地百姓种柑橘开辟新的谋生方式……


“一心为民”的人生理想,助他走出万千孤独,帮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方向,那就是为民服务,让百姓安居乐业。他终于完成了自己儿时的那些承诺。

几年后,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韩愈和柳宗元的命运就像两条相对而行的线条,一个低开高走,一个高开低走。他们看似方向不同,但却始终不移其志,始终不忘初衷。

03
选择三苏,就知晓了“如何过好这一生”

唐宋八大家中最有话题性的莫过于“三苏”:诗人苏洵及其儿子苏轼、苏辙。

人人皆知,苏轼是个乐天派,贬到哪里就吃到哪里;人人皆知,苏辙是个操心命,为救哥哥努力成为了宰相。这哥俩一生关系极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他们怎么长成了这么优秀的大人?他们为什么会关系这么好?

看完纪录片后我才知道,原来所有的答案都在他们的父亲苏洵身上。

苏洵可以算是学渣逆袭的典范了,《三字经》中就写有“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明允,就是苏洵。

27岁以前的苏洵是家族的耻辱,他整日游山玩水,既不考取功名也不赚钱养家。他的夫人程氏不得不变卖了嫁妆,盘了个店面,靠做生意养活一家人。

但苏洵并未体量过夫人的不容易,反而相当任性,喜欢啥就买啥。路上见到一匹好马,脑子一热就花重金买下。

程氏贤惠,得知后也没爆发,而是默默做了几秒钟心理建设。


好在27岁那年,苏洵开窍了,他努力读书,但官运一直不太好,好几次科考都失败了。家里人又开始嘲笑苏洵,39岁连个官都没得做。

苏洵为此很是落寞,但接下来他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所有人。他烧掉了自己为科考准备的所有文章,决定不考了,不做官了。


他决定回归家庭,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做一个“以文章见世”的文学家。他写出了《六国论》等千古名文,还用心教导苏轼、苏辙两个孩子,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豁达乐观的品性,树立他们报国为民的人生理想。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苏轼和苏辙的教育,苏洵一直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点,在他给两个孩子起名字上就很典型。

苏轼,取自车前的横木,看似不重要,但没有它车就不完整。苏洵特意提醒苏轼,你将来出名了,一定记住不要聪明外露。

苏辙,取自车经过的道路,马车跑动与车辙无关,马车出现失误也不是车辙的过错。苏洵教导苏辙,你将来可能常处于福祸之间,要找到自己的立场。


他根据两个孩子的秉性,进行相应的教诲。而苏轼和苏辙两人在仕途上的遭遇,也暗合了父亲当年的嘱咐。

苏轼苏辙成年后,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赶考。那一年,苏轼苏辙双双登科进士,名动京师。但很遗憾的是,他的夫人程氏却因病去世。

苏洵痛心不已,拒绝了朝廷的邀请返回老家。在此期间,他偶遇了一座木假山,竟然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他指着木假山对两个儿子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这个木假山历经万险依旧没有腐烂,也没有被当做一般的柴火被烧掉,漂泊百年,活成了现在这般样子。

而他自己也如同这木假山一样,没有成为国之栋梁但也没有成为柴火,活得怡然自得,自成一景。


他教导两个儿子,这辈子也要活得像这假山,意气端重,不阿附权贵,不迎合世俗。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就能知道,苏轼为何会那么乐观,苏辙又为何是如此阔达了。

他们是亲人,也是师友,更是知己。他们一起示范了怎样把艺术生活化,怎样把生活艺术化。

纪录片还在更新,宗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不过孩子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这些人的名字反复出现在孩子的课本上,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品格和追求,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使命。

他们从不为一己之私,都有家国情怀;他们从不恃才傲物,反倒体恤民情、为民请命;他们愈挫愈勇,矢志不渝。

和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相比,他们遭遇的挫折更多,得到的物质更少,但却被人民永远怀念,被历史记载千年。

在利己主义和躺平之风日益盛行的当下,每每诵读他们的诗词,了解他们的故事,总能让我们从中收获震撼与感动——原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始终心怀大爱,愿意为人民大众奉献自己,愿意为家国天下屡败屡战、从不言败。这些美好的品质和坚守不应被丢掉,应该代代传承。

为一身谋则愚,为天下谋则智。
——苏洵《审政》

放寒假了,不妨带着孩子一起看看这个纪录片,了解课本中那些名字背后的波澜壮阔,理解每个字词、每个文句里渗透的热情与遗憾,学习认真生活的智慧。

最后附上观看链接,希望孩子们也能喜欢,并从中有所收获: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https://tv.cctv.com/2023/11/10/VIDADIgBlqxzqlekh1xXhXvl231110.shtml


祝孩子们假期愉快!

本文来源:常青藤爸爸。该公号由哈佛、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牛娃成长记」更多好文:


《在赢才是一切的社会,这部9.2分的纪录片让孩子正确看待输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牛娃成长记

相关新闻

央视最新出品,寒假孩子们的精神食粮,有了!开封王婆火了!最新喊话:全国的宝贝儿们去谈恋爱!13天涨粉314万,央媒发声央视摄影全程跟拍!华夏文化之旅夏令营:跟着孩子一起看中国,用少年的脚步穿越古今央视热播剧《玫瑰的故事》爆火,刘亦菲一句话惊醒无数人: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3种家庭!羞耻到上热搜!央视的“情欲”戏,真是大开眼界啊!7年精华一网打尽!孩子们的最爱的漫画版图书在哪里?比凉茶好喝,还能清热下火!是孩子们的夏日灭火器,越喝越润很舒服​捶打1000+次才做成的鱼丸!央视推荐的非遗美食,一口下去,鲜嫩可口~实战!看看孩子们拍出的短片是什么样的!逆天反转,官宣被抓!那个上过央视的反诈网红,自己就是个大骗子!“给孩子”系列十周年庆典|孩子们,你们的未来万岁!端午节创意手工大赛——让孩子们的作品闪耀吧!-补充篇端午节创意手工大赛——让孩子们的作品闪耀吧!家长们必看!为孩子选牛奶的“避坑”指南来啦→2023年21部最佳家庭电影:本年度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电影都在这里!让我家娃每天主动学习的“教辅神器”!推荐给上了小学的孩子们最能扛央视镜头的女明星出现了!读书吧,乡下孩子们!这是“改变”的开始爸爸妈妈省心了!这份给孩子的英语报纸,有了配套精讲不愧是央视!这十年磨一剑的作品,落笔即满分!公然“造假”,却被央视吹爆!毁三观的AI产品,凭啥价值千亿?赢回我们社区的安定,赢回华裔孩子们的未来,这次,权力在你手中!支持法拉盛40选区州众议院候选人陈熠 (Andy Chen)我天,央视竟然播这么羞耻的画面?!带女儿去了趟医院儿科,发现了怪事:孩子们的身高太离谱了吧?!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