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狂扫货的老外,让我想明白了以后的路朝哪走
老外询问,这个高铁模型是什么意思?当我翻译给他说,这是中国速度的代表,他就立马下单了。
这是要在高铁上置办年货啊?我这回是实在没忍住,多问了几句,你是哪个国家的啊?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中国纪念品啊?你已经买了很多了。
只见老外猛地坐直了身子,一双蓝汪汪的大眼睛坚定而深沉地注视着我,吭哧吭哧憋了半天,一字一字憋出一句中国话:我爱中国!
这真是一次特别美好的旅程!
来北京的第二天,我去了首都图书馆,受邀参加《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系列的图画展,并且和主编王志庚老师进行了一个对谈。
这套书我一个月前在咱们公号进行了推荐,一年多前见到这套书的数码稿时就很喜欢。做了这么多年的阅读推广人,我太清楚了,这套书不是“流量书”,注定不是“畅销书”,但我毫不犹豫地想要做首发推荐。
对谈的主题是我提议的,名字叫《抓住民族的根,才能拥有面向未来的能力》,这句话就涵盖了我推荐这套书的目的。
而前一天高铁的这个小插曲,一下子更让我感受到了,文化自豪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相信这四个字对很多人来说有点远,很抽象。但我是真正感受过的。
小D 6岁前都在纽约生活,我们住在曼哈顿上西区,那边华人并不多,小D一直是他们幼儿园唯一的亚洲女孩。
功利一点来说,光看语文新课标里面,传统文化的占比就逐年上升。而更长期主义来说,就是我开头提的主题,抓住民族的根,就是最好的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而我做的,只不过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这样一群匠心的出版人/作者,一点点的支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内容,为了我们的孩子。
回过来说说,除了考试要考,为什么传统文化那么重要呢?
这些年,大家都在谈“教育内卷”,这件事的本质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大部分人都明白,过去依赖的路径不存在了,所以焦虑了。
那我始终觉得,当机器/AI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教育的重点就需要保护好孩子的“人”性。
什么是“人”性,那就需要回归到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根上。
民间神话,这是上古时代就开始,我们老祖宗口口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就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最质朴的,但恒古不变的价值观。
比如《雷神》,哪怕我们的孩子已经懂了雷电怎么形成,读完这个故事,我相信不管是我们,还是孩子,都会相信,不能做坏事,不然会被雷劈。
再比如《和合之仙》、《五谷之神》,我想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化会如此敬畏土地,崇尚和气了吧?
这些是根子上的“价值观”,也是构成我们“人之为人”最根本的土壤,是需要被传承的。而这些东西,空洞地说出来就容易成为鸡汤,读这样的神话故事,才是润物细无声地浸润。
那还有什么是“人”性?那就是审美和感知力。
我和大家一样,最初给小D读的绘本都是欧美的,她从小接触了很多西方审美的熏陶,包括如今在上海,我们看得比较多的也是类似《遇见达利》这样的展出。
并不是说这些不好,但是审美的培养最关键的是需要多样性。
这套书一共15本,邀请了17位我们中国的宝藏绘画大家。打开这套书,呈现给孩子的俨然就是我们中国绘画的近现代史,结合陕西剪纸、融合敦煌壁画,等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我很早就和大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审美也是需要打开多元化。
最后,“人”性就是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视角。
这些年大家都在说“见世面”,我始终觉得,见世面并不是去见“更贵”的东西,而是去见到和我们日常接触不同的那一面。
一个孩子从小需要多去见到事物的不同面,那么我们相信,不管未来如何不确定,变化如何激烈,他都能非常淡然地面对,因为他从小就明白,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很多面。
我并不是说这套书就是“完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套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有主观的评价和喜好,但作为家长的我们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喜欢,人为干预剥夺了孩子的判断。
如果我们可以足够开放,那么孩子看到的世界就能足够广阔。
面向未来,他也不会急于站队,更加不会因为自己的“傲慢”而不接受新鲜事物。
机器是根据预设程序按部就班,但“人”的厉害之处就是可以始终保持开放,保持好奇,保持体验。
大J叨叨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