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叁拾贰期
“你好吗?”“我很好。”作为上世纪末的经典电影,岩井俊二导演的《情书》让观众在领略唯美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对小樽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樽位于日本四大岛中最北方也是除本州以外最大的岛——北海道。历史上,北海道与本州文化相异,时代划分亦不相同,土著阿伊努人生活在这片被称为“虾夷地”的极北之地(“虾夷”为北海道古称)。自公元1世纪到7世纪,北海道属于续绳文文化期,此时人们依然过着狩猎、捕鱼、采集的生活。7世纪中叶,擦文土器(土器上留有用木片摩擦似的花纹和线条)出现,其代表文化称为擦文文化,这段时期持续了五六百年。大约15世纪,北海道进入阿伊努文化期。尽管孤悬于本州岛和欧亚大陆之外,但早在公元7世纪,北海道就有了探险者的足迹,后又有僧侣到此传播佛法。16世纪,因幕府松前氏势力的扩张,北海道南端才开始成为日本的土地——德川家康指定北海道南端为松前氏大名领地,这块土地被纳入日本中央政府的统治。松前藩在虾夷地区拥有贸易垄断权,可以自行派遣商船与阿伊努人交易。最初,阿伊努人处于松前藩交易伙伴的地位,之后逐渐成为被掠夺对象。幕末,日本结束闭关锁国,北海道函馆成为通商口岸。图1 箱馆五棱郭星形要塞
1869年,以北海道为主战场的箱馆战争(亦称五棱郭之战)结束后,明治政府将“虾夷地”正式更名为今日的“北海道”,这一名称的命名者是幕末探险家松浦武四郎。同年7月,明治政府在箱馆府又设置开拓使一职,将北海道分为渡岛等11国,8月又划定了郡。开拓使次官(后改名为开拓史长官)黑田清隆请美国农务局长盖普伦为顾问,并从欧美各国招聘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制订了开垦全岛的计划,尽力招抚土人,并奖励内地人移居。自此,北海道的中心逐渐由函馆移至札幌,北海道也由此进入拓荒时期,全力投入岛内的开发工作。实际参与北海道开发的,主要是普通移民、囚犯和屯田兵三类人。明治初年,北海道人口只有区区10万人,到了半个世纪后的大正年间,则猛增到250万人。尽管今日北海道约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3%,但人口也仅有约550万人,只占日本全部人口的4%。其行政首府、北海道道厅札幌作为日本的第四大城市,人口也只有东京都的一半。这样相对地广人稀的状况造就了北海道有些恬然、与世无争的性格,而小樽也处处透着相似的气息。
图2黑田清隆
同其名字一样玲珑可爱,小樽今日确实是一座“小巧”的港口城市,但100多年前的小樽却与“可爱”“小巧”无关。起初,小樽同北海道其他尚未开拓的地方一样,人迹罕至,直到松前落在此处开设了渔场才有了些人烟。“小樽”一词在阿伊努人的语言当中意为“砂川”。这条河流中裹挟着大量砂石的“砂川”指的是今日小樽市钱函的“新川”,新川河口附近也是小樽地名的发源地。新川又被称为“小樽内”,这个称呼在松前藩于小樽开设渔场时就使用了。而钱函则是《情书》中藤井树的住址,这个名称最初使用于安政五六年(1858、1859)。1864年松浦武四郎所著《西虾夷日志》中记载,钱函盛产鲱鱼,渔业发达。因为一个传说,早期的日本探险家、船员和渔民很少前往小樽:从本州岛到达小樽的最短航线要经过积丹半岛的神威岬,日本渔民相信有女人乘坐的船只路过这里会招致狂风大浪而使船只倾覆。事实上,神威岬的海难几乎都是由天气和潮汐变化所导致的。1856年,身为官员的梨本弥五郎携妻儿前往宗谷番所上任,途中安全经过了神威岬,这个迷信不攻自破。之后,大量渔民携家人前往余市、小樽、石狩和滨松,小樽也很快发展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大渔村,但仍有大量土地处于原始状态未被开发。1868年,短命的虾夷共和国成立后,小樽也曾短暂地成为军队的驻地,但因为箱馆战争随后很快爆发,小樽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开拓时期的1872年2月,一支开拓队伍乘船进入小樽,尽管途中遭遇货物被淹的险情,但他们还是成功地到达了目的地。在小樽,开拓者们开拓荒地,种植外国的作物品种,并且开辟通往札幌的道路,在原有渔村基础上,小樽开始缓慢地发展起来。
图3 神威岬
小樽距离札幌很近,如同后者的郊区一样。札幌,名字来源于阿伊努语,意为“一条流经湿地的大河”,这个词原来是丰平川最初的名字。丰平川是一条流经札幌市内的河流,对札幌的水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明治开拓时期之前,札幌还是一片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只有狐狸、狼、熊出没,鲜有人迹。开拓时期的明治政府从美国聘请了一批顾问,双方签约四年,顾问必须协助日本引进西方的知识和技术,因而札幌从一开始就完全按照美国的样板进行打造。在北海道设立开拓使的同时,今天札幌市整齐的街道就已经规划好了。
图4今日札幌市区夜景(易弘扬/摄)
此后北海道的全面发展,以开发幌内的煤矿以及整备以札幌为中心的交通网为重点。1878年,为了修建铁路和挖掘煤炭,黑田清隆向美国请求技术援助。以约瑟夫·克劳福德为代表的美国工程师参与了小樽到钱函、手宫到幌内的铁路设计。经过线路测量和建设,1880年10月火车试运营开始,蒸汽列车在北海道的历史开始了。这条从手宫到幌内的铁路线共长约35公里,全部走完需要约3小时。在众多的铁道歌中,有一首唱道:这条铁道线中,小樽市内的手宫线铁路是北海道最早、全日本第三早铺设的铁道。该铁道于1985年废弃,但在小樽市中心还保留着遗址并有专人维护、管理。最初,途经小樽的列车有“义经”号、“弁庆”号、最上等车“开拓使”号以及上等车等其他类型的车共计26辆。列车一般由两三列客车车厢和十列货车车厢组成,一天在线路上往返数次。铁路运输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小樽同札幌的联系,加速了小樽的发展,为小樽在20世纪前50年成为北海道的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
图5 弁庆号
作为札幌的外港,北海道的煤炭资源和其他货物通过铁路运送至小樽,再由此处的港口运往其他地区,小樽逐渐成为北海道仅次于函馆的第二大港口。1889年,小樽被指定为特别输出港。1897年开始大规模的港口建设,第一期工程于1908年竣工,第二期工程完工于1922年。到1904年,西海岸的小樽、福山、江差、寿都、岩内,以及东海岸的室兰、大津、钏路、厚岸、根室等港口城市都形成了定期来往的航路。小樽周边开始聚集起数量众多的商贸企业和货物仓库,例如角江药房、久米商店、岩永时计店,以及今日我们在小樽运河边上依旧能够看到的建于1894年的小樽仓库等。1896年,明治政府曾计划在小樽的立岩到厩町之间修建运河。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欧洲食物出现供应短缺,作为粮食产地的北海道以小樽海港为中心向欧洲出口作物产品,急需拓展小樽港口的货运能力。最后运河采用的修建方案是填海修建,将挖掘的土壤填埋在两岸。1914年,修建小樽运河的工程开始动工。1922年,小樽同札幌、函馆、钏路、旭川、室兰在行政区划上被正式划定为“市”。次年,小樽运河修筑完工,共花费将近10年的时间。城市规划上,依托运河的现代小樽市雏形逐渐形成。建成的小樽运河全长1324米,河道宽40米,面积达32700余坪(日本面积计量单位),约为107910平方米,修建运河共耗资约1908000日元。小樽运河的建成标志着小樽发展顶峰的到来,以运河为中心,金融、贸易和商业在小樽取得了高速发展。在小樽港附近,三菱银行(1922年)、北海道拓殖银行(1923年)、第一银行(1924年)的支行纷纷落户于此。加上原有的日本银行支行、旧北海道银行等,最多时达二十多家银行开设,因而小樽的金融街被冠以“北海道的华尔街”之称。这其中,北海道拓殖银行小樽支行后改建成小樽市酒店,因《情书》在此取景而闻名。
图6 小樽音乐堂,建于1912年,曾经也是一座仓库(易弘扬/摄)
图7今日小樽街道(易弘扬/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樽也因战火波及而遭受空袭,自此其发展顶峰结束,陷入低迷期。战后,日本政府颁布《北海道开发法》并设立北海道开发厅,旨在于发电、道路、港口、河川等领域及基础设施进行开发和维护,作为重要港口城市的小樽,其港口也获得了重新整备。同时,这段时间从札幌到小樽再到旭川和室兰的雪山道路修建完成,进一步加强了小樽同岛内城市的联系。港口整备让小樽运河的利用率降低,乃至逐步废弃,运河开始出现水质污染的问题。北海道政府也打算将运河填埋,代之以公路。部分希望保护小樽运河、保存这个历史象征的人们组成了“小樽运河保护会”,经过多方协商、研究,小樽政府最终将运河作为日本近代的遗产而保留了下来。
图8 小樽运河(易弘扬/摄)
图9小樽的玻璃制品 小樽的八音盒(易弘扬/摄)
图10 小樽的甜点(易弘扬/摄)
今天,运河早已成为了小樽的标志和象征,也早已丧失了往日运送货物的功能。河畔后添加的63座瓦斯灯充满欧洲18世纪的人文情怀;《情书》在此取景拍摄,让小樽运河的风光重新焕发青春。而运河命运的转变,也成了小樽市命运转变的缩影,过往辉煌时留下的建筑:银行、仓库纷纷实现了自己的华丽转身,不再承担原有的角色,转而变成了今天的博物馆、酒店、餐厅和商店。玻璃工艺品、八音盒与甜品,这三个小樽今天最有名的产品,让其又找到了新的商业支柱。今日魅力四射的小樽就像一封《情书》,邀请着远方每一位游客到来。作者:中国国家图书馆 易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