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微信的小团队文化
最近的一个关键词是「小团队」。不是指小公司的小团队,而是大公司开始重视并尝试小团队化。比如,腾讯最近在年会上就几次提到小团队。
腾讯其实早期的协作模式就沿袭小团队的做法。我记得以前看过所谓方法论,产品、研发、运营三驾马车,人员规模一变大,大团队就拆成 10-20 人左右的小团队,负责产品的子模块。高内聚、低耦合。不过,管理者很难抵御管理更大规模团队的诱惑,于是就会不停招人。最后管理负担和内耗就会持续加重。
当然,践行小团队文化最好的是微信。微信整个团队的规模到现在依然很克制,如果微信支付不算在内的话,那腾讯团队人数就更小。具体到每一个产品上,都是标准的小团队规模。比如公众号、小程序、微信读书,从开始到现在团队规模都不算大。横向对比过行业里的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司,如果做同样一件事,至少会用几十倍的人力,还不一定做得好。
我记得有好几次催过公众号团队,订阅号助手的开发得跟上节奏啊,这么多用户都指望你们呢,他们说,辉哥,真的没人。我说微信团队难道还差这一点人?后来有一次跟我说,这下有资源了,你就等着吧。问:加了多少人?答:说一共一个半。还是做订阅号助手 iOS 和安卓两个平台的移动应用。最近一段时间更新节奏快了很多,看起来,至少能有两个专职开发工程师。
有哪些迹象是反小团队模式,或者说大团队化的标志?
总憋着发一个产品大版本,一般还是赶在年底之前发布,以便在公司内部拿一个好的绩效。
产品经常改版,但折腾来折腾去只是对产品首页的整容,比如淘宝首页。
外部人员反馈问题或是合作项目,对接群里拉进来一大堆人,最后什么实质的事情也没搞成。
这个需求已经在等排期了。再等等吧。估计两个季度之后可以开始研发。
互联网公司内部居然有个不小的测试团队。
公司规模不大,学人家大公司搞起了中台。
隔一段时间开一次战略会,把一堆人拉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封闭开会,开完会鸟用没有。
……
小团队是不是都好,不一定。有些业务场景,可能还真是大力出奇迹。而大力出奇迹已经快成了字节跳动的方法论,一旦看准哪个方向,下重注,直接就能砸几千人上去。
当然阿里也搞大力出奇迹的事儿,比如每年的电商大促,但做法不同,阿里就相当于每年建造一个神迹,建完再一把火烧了,大家看个热闹,什么都没留下来。这也是这么多年没什么创新能力的一个原因。别的公司做什么事情都在不断迭代,只有阿里这种是拆了建,建了拆。
今年腾讯投了不少资源要把视频号电商做起来,看起来不是小团队的方式做,小团队也确实没办法做电商平台,还真得加大人手资源,但能加到什么规模,有待观察。不过规模一大,问题就来了,现在我作为用户已经隐约感觉到体验的下降。
小公司倒是不用担心变成大团队咋办,实力也不允许。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