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蓝海四十年,但智慧楼宇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蓝海四十年,但智慧楼宇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5月前
美的楼宇科技与火山引擎“联袂”,一场智慧建筑双向奔赴的新故事。

“鸡肋”的转身
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1月12日,美的第三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刚刚结束。16号,华为就牵手万科,从全屋智能切入智慧建筑。到了19号,另一家家电巨头则干脆将智慧楼宇清洁能源样板体验会开到了长春。
互联网、制造业、房地产公司集体下场,智慧楼宇的战争已经一触即发。然而,鲜有人知道的是:在巨头们实力纷纷显山露水的近两年之前,智慧楼宇已经蓝海了近四十年。
而这四十年,按照不同的行业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84年-1999年是萌芽阶段。1984年,全球第一栋智慧楼宇,在美国康涅狄格州38层的写字楼城市广场City Place建成。此后15年,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美国、日本、欧洲以及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在标志性建筑中初步探索智慧楼宇的建设。不过,一方面是技术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全球地产行业仍处于高增量市场不愁卖的行情中。对于智慧建筑的需求,整体市场仍是锦上添花的阶段。
2000-2013年则是“弱智”阶段。这一时期,通信技术与物联网得到一定发展,部分城市地标性建筑的设计中,开始普及一定的智慧楼宇概念,但市场仍在弱电+初级智能的“弱智阶段”。其中“智”的部分,即云与AI,仍然非常薄弱。
2014-2019出现了标杆案例,但市场化依然缓慢。伴随AI等技术的成熟,阿姆斯特丹的The Edge 大楼横空出世让智慧楼宇的建设出现了标杆案例,参与玩家也逐渐变多。但整个全球市场仍处于七国八制的非标准化阶段,没有占据绝对地位的玩家,是这一时期的核心市场特色。

可以说,雷声大雨点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度成为过去长达四十年来智慧楼宇的代名词。只是那时,谁也没想到,短短五年,“鸡肋”会摇身一变,会成为群雄逐鹿的新高地。

痛点:智慧楼宇的碎片化之殇
要了解为什么短短五年市场就换了一副模样,就要知道过去的发展制约出在了哪里。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市场虽大,但产业链过于复杂。
向大处看,人类每天80%以上的时间都在和楼宇打交道,市场空间不可谓不大。这体现在数据中——《中国楼宇自控白皮书》显示,仅2016-2021年,中国存量的楼宇智能化市场规模就高达5000亿,增量空间2200亿元。
千亿规模虽然诱人,但着眼细微处,同样是智慧楼宇,新楼与旧楼之间存在差异。校园与医院的需求不同,工业园区与办公大楼的需求不同。甚至,同样在医院,人流密集的门诊大厅与对空气质量要求更高的住院部需求也不尽相同。
更具体一点,一栋大楼改造往往需要涉及硬件、软件、云、电力、网络多种能力。其中,仅仅硬件一项,就包括暖通、电梯、监控、闸机、照明多种复杂类型;甚至,哪怕具体到一个电梯,也会分为客梯、货梯、观光电梯、医用电梯各种不同用途、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标准的产品。
这就导致了参与智慧楼宇的玩家,既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实现电梯、闸机、空调单点的单场景智能,又能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跨设备、跨品牌、跨标准的有效联动。也是因此,在这一时期,拥有丰富硬件经验的制造业巨头登场,开始成为这个赛道的主角。
以美的为例。论硬件,美的楼宇科技的暖通业务始于1999年,目前已经拥有暖通行业最齐全的产品线;到2020年,美的又收购了菱王电梯,中央空调事业部在年底更名为“暖通与楼宇”。至此,智慧楼宇中最核心的暖通空调、电梯、楼宇控制相关产品,美的楼宇科技全数覆盖。
战略上,2021年9月,美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升级为“美的楼宇科技”。不久前,在第三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上,美的楼宇科技还发布了iBUILDING、氟机、水机、楼宇自控和电梯五大新品,在软硬件层面大秀了一把肌肉;经验上,作为美的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美的楼宇科技立足iBUILDING的数字化支撑将软硬结合,相继打造了顺德美的工业园西区、和美术馆、上海花旗集团大厦等多个样板案例。
但在一定程度上,硬件经验只是拿到智慧楼宇门票的60分及格线,想要在这个市场脱颖而出,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思考:如何从过去的单点、单场景智能,走向全场景智慧化管理。这便是横亘在技术与经验之间的最大痛点,也是一个生态营造的难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栋楼宇中,除了依靠暖通、照明来实现节能绿色,还需要借助摄像头、闸机来实现安防与人流管理,同时也需要光伏、储能参与整体电力的调控……不同设备、不同场景分别对应不同的软件,不同软件对应不同的算力以及网络、存储需求。
如何将这些单点、单场景的需求统一,走向全场景智慧化管理?自阿里、腾讯、百度、火山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适时出现,开始通过云服务优势为楼宇智能化赋能。而以字节旗下的火山引擎为例,其优势在于积累了多年的技术、算力、工具以及经验。通过算力侧布局,可以帮助企业打通建筑内庞大的数据,实现人、设备、空间的有效智能联动。
火山引擎边缘云集合了边缘侧融合计算、网络、存储、安全、智能为核心能力的新一代分布式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其构建用户体验创新、数据驱动决策和业务敏捷迭代等数字化能力,实现业务可持续增长。而火山引擎,就是这些能力的沉淀池与输出口。

如何将制造业巨头的“硬实力”与互联网巨头的“云优势”合二为一?2022年,美的楼宇科技牵手字节火山引擎,做出了初步探索。基于优势互补,双方共同完成抖音集团位于上海新江湾城的办公园区的园区智慧化建设。到了今年1月,双方又将此前合作经验进一步沉淀,联手发布“美的iBUILDING×火山引擎联合共创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给出了智慧楼宇制造业巨头如何牵手互联网的答案。

破局:边缘云+智慧楼宇,如何1+1大于2?
智慧楼宇,需要更好的边缘云。而边缘云落地的最佳场景之一是智慧建筑,这已经成为行业毋庸置疑的共识。但二者如何紧密结合,针对行业痛点,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这是美的楼宇科技与火山引擎一直在思考的方向。
首先是碎片化异构数据如何统一的老问题。以双方合作共建的抖音新江湾城办公园区升级为例,园区内有2.6万多台设备、28.6万多个数据点位,包括了电器、闸机、人行、车行、充电桩,各种的监控安防摄像头。
此外,园区中,业态除了常见的办公楼,还有IDC机房,以及商户等多种形式。不同主体,对应不同需求,有人需要降本增效,有人需要安全,IDC更注重弹性,企业更注重ESG。解决这些差异化的设备与需求,第一步需要将所有的数据统一接入。在此之上,则需要接入不同计算资源进行资源池化、业务抽象以及动态决策、智能调度。
“美的iBUILDING×火山引擎联合共创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云边端一体架构,方案被分成三层:末端是包含美的楼宇科技旗下电梯、暖通空调等硬件设备,提供的iBUILDING基础平台,可以把建筑的这些子系统的数据、硬件、点位全部接入;紧接着,数据会汇集到中间的边缘侧由美的iBUILDING边缘引擎和火山引擎共同进行边缘侧存储、管理和智能化分析;最后一环,经过预处理和分析的高价值数据,被传送云平台汇聚统一使用,模块化搭建业务应用。
解决了碎片化难题后,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做标准化。这是一个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的过程。落地时,针对用户需求,往往可以梳理出上百个不同场景,美的楼宇科技将其进一步提炼,将智慧建筑的门户,统一设备管理、智慧停车、运维工单管理、能源管理、碳管理、数字孪生之智慧运营管理中心作为最核心的七个重点建设场景。
做好用户需求梳理的减法之后,则是针对重点场景的加法。比如,建筑的ESG低碳节能,是近些年来不少企业运营智慧建筑时的重点关注对象。《2022 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 50.8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 45.5%。
但如何进行建筑节能却是一个复杂的难题。比如,一个中型非工业园区,一年的电费差不多在800-1000万度,其中接近20-30%的电费是浪费在开完会之后没有及时的关空调和关灯。针对类似问题,火山引擎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全方位的获取楼宇中的各种运行数据,针对性的发现耗电等问题。发现问题之后,美的楼宇科技的优势则在于针对问题,对建筑整体的节能改造。
硬件的改造升级之外,美的楼宇科技还拿到了国家电网第一张虚拟电厂的牌照,可以结合国家电网的峰谷调峰需求,与用户协同,通过对楼宇内电器的调控,实现节能减排。比如,此前美的楼宇科技牵头的花旗银行大厦绿色改造案例中,通过高效机房解决方案,就成功使得大厦每年节省能源支出超300万元,投资回报周期从3年优化到了2.5年。

层层解构、重点问题意义针对性解决之后,智慧楼宇不再是过去那个对着碎片化场景无可奈何,参与玩家只能靠着一层层堆硬件的大锅饭玩法。市场正朝着更智能、更标准化、更绿色的方向不断发展。

尾声
从“弱智”到智能硬件、边缘云齐上场;从标杆案例到批量复制;从兜售硬件到真正为客户解决管理、能耗、运营的真实问题,智慧楼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紧扣的是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时代脉搏:
宏观的社会背景上,地产从增量走向存量,智慧化升级改造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参与玩家侧,中国制造业巨头们恰好赶上从制造产品,到输出经验的转型大考;互联网公司的云服务逐渐向边缘侧下沉,两者一拍即合。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这个产业的终局将走向何方?谁将分走最大的市场?或许十多年前,乔布斯创造iPhone时就已经暗示了我们答案:iPhone诞生,取代功能机,软硬结合,苹果走对了第一步。这点,中国的智慧楼宇玩家们已经交出了标准答案。
对于将五花八门的功能与型号砍掉,带领行业走向标准化的第二步,美的楼宇科技、火山引擎为代表的智慧楼宇玩家刚刚摸索出结果。
开放应用市场,吸引成千上万开发者共建,是苹果成功的终极必杀技。而这是无数中国智慧楼宇玩家正在经历的转型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制造业巨头牵手互联网,智慧楼宇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36氪

相关新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