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数据周报011》:中国实际利率全球最高(本期公开)

《数据周报011》:中国实际利率全球最高(本期公开)

智本社会员体系大升级

一、最新推出年度会员”,有效期一年,仅需499元,轻松上车。

二、原终身会员升级为“超级会员”(新用户现仅需1299元原价1699元),有效期永久,原权益不变,额外增加五大权益。

备注:原终身会员只需加299元,就可打满权益,通看全场,包括清和社长新年演讲视频、数据周报等,文末扫码。



《数据周报011(1月28日-2月3日)》

摘要:

1.中国的实际利率有多高

2.2040年小学在校生将锐减50%

3.2023年宏观杠杆率为何大幅攀升

4. A股企业近60%业绩预告报忧

5.1月非农就业人数超预期两倍

6.美联储新年首次议息会议依然鹰派

一、国内数据

1.中国的实际利率有多高

1月来,央行预告降准、实际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市场对一季度降息预期不断抬升;但是1月降息预期落空。

实际利率比市场贷款利率更能反映当前真实融资成本,如若实际利率仍在上涨,相当于货币政策仍然处于紧缩周期,如今降息的幅度和节奏有必要超预期。

我们采用四种减法测算中国的实际利率:10年国债利率-CPI、1年期LPR-CPI、6个月SHIBOR利率-CPI、贷款加权平均利率-GDP平减指数,都发现中国当前的实际利率在上涨、且处于过去近十年的高水平。

横向对比美国、日本、德国、印度、越南几个主要经济体(均采用10年国债利率-CPI),中国当前实际利率为最高。

2.2040年小学在校生将锐减50%

统计局公布,2023全年的出生人口为902万人,较上一年减少54万人。采用育娲人口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年》中对未来20年的出生人口预测值(中预测),假定7岁小学入学、13岁初中入学和16岁高中入学,假定到龄入学率100%,我们可大致预测到2024年是小学在校学生人数达峰的一年,为10126万人;2029和2033年分别是初中、高中在校生达到顶峰的一年,随后均开启逐年下跌。

按照预测数据,到2040年小学在校生将仅有5008人,不足2024年的一半;届时初中在校生将有2651万人,高中在校生将有2796万人,较2024年分别下跌45%、41%。

出生率下滑之下,未来学校数量、师资规模缩编是必应的,因此更应提前布局、转向追求更高质量高素质的教育模式。经济发达体出生率下滑很常见,重要的是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高成本的社会保障到来之前,实现有效着陆。

3.2023年宏观杠杆率为何大幅攀升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数据,2023年宏观杠杆率上升了13.5个百分点,为十年内杠杆率抬高幅度第二高的一年。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涨幅超出居民、政府部门,集中在一季度上涨,后三个季度的杠杆率涨幅仅有0.8、1.1和-1.3个百分点。

债务扩张与经济增速放缓共同影响杠杆率攀升。但,2023年实体经济债务扩张增速处于历史低水平,名义GDP放缓的影响更大,而后者则受价格下跌拖累影响。

债务扩张方面,实体经济债务同比增长9.8%,持平去年。分部门看,相对而言,政府债务余额扩张较高,同比涨15.7%;而居民与非金融企业债务分别涨6.9%、9.1%,均处于2000年以来的最低点。

2023年,名义GDP增长了5.3%,近十年的第三低(好于2020、2022年)。二季度到四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分别为:-0.83%、 -0.95%、-0.99%。这与价格水平(CPI、PPI)的持续性下跌有关。

因此,虽然政府在控制债务增速,居民、企业主动偿还存量债务,减少融资活动;但伴随着价格下跌趋势未逆转,家庭和企业部门的宏观杠杆率仍然在攀升。

4. A股企业近60%业绩预告报忧

1月底,A股公司密集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喜公司比例达到41.9%,基本持平去年。

据Wind,截止到1月31日,A股已经披露年报的2728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144家公司报喜:611家预增,145家略增,18家续盈,370家扭亏。

其余有1574家公司的业绩报忧,其中533家预减,1041家预亏;抱忧比例达到57%。这一情况较去年仅略微好转,一定程度说明今年国内企业经营绩效尚未如预期复苏,利润承压。

这周A股连续承压,上证指数2月2日盘中跌破2700点。

二、国际数据

1.美国1月就业人数超预期两倍

美国1月非农就业报告数据又令机构发懵了。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35.3万人,创一年来最大月增幅,市场原预期为18万人。从行业来看,保健和社会援助业新增10万人,为最主要贡献;其次是贸易运输服务业,新增6.4万人。

而且,美国劳工局还将2023年12月就业人数上调了11.7万人。也就是说,2023年12月和今年1月连续两个月新增就业超30万人,实际合计新增68.6万人,这种就业热度几乎回到了2022年下半年的水平。

与此同时,失业率维持3.7%不变;工资增速也创下11个月以来最高,同比猛涨4.5%,较预期高出0.4个百分点。

经过一年的平淡和较有序降温后,2023年11月就业及薪资通胀情况基本已经回落到稳定水平。然而这份1月最新非农报告似乎又要将一切打乱,通胀预期卷土重来,市场大惊失色。当日,期货市场对今年3月降息的预期下跌至20%,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3.8个基点,原油、黄金均下跌;然而,美股却因科技巨头的财报报喜而意外升高、避免冲击,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及标普均升至历史新高。

三、金融数据

这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偏鹰、美国非农火爆超预期,市场短期降息预期一路下跌,风险偏好下行,在黄金和美元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但是美股得益于科技巨头财报利好,三大股指中道指、标普均再创新高。

国内股市行情氛围不同。上周反弹的A股本周内大跌,上证指数盘中跌破2700,收盘价也创下近四年新低。

四、重点事件

1.美联储议息会议打压3月降息预期

2月1日,美联储召开的2024第一场议息会议符合预期,委员会投票维持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FOMC声明剔除了“额外加息”的表述,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但这一点是早有实而无名,并不算额外利好。而且,声明强化了降息的条件,意味着美联储对通胀及就业的观望期可能更久。鲍威尔这一次的记者会释放的信息也没有超脱声明的含义,即美联储可能会在降息时间点选择上更为谨慎,3月降息概率较小。

另一方面,会议之后公布的1月非农十分强劲,给了美联储延长观望时间的底气。期货市场上对于3月降息的概率押注一降再降,从议息会议当日的35%回落到20%附近。去年12月,金融市场对3月加息预期达到顶峰,也正因如此,股债资产狂欢。目前来看,美元指数虽然接近104的价位,但美股依然在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维持在4.0上下。

2.上海、广州、苏州再出台楼市松绑政策

一二线城市楼市松绑政策似乎进入“第二阶段”。

1月27日,广州率先公布“120平方米以上住房解除限购门槛。此前,广州已经解除了番禺、黄埔、花都等区的限购政策。近期,广州还推行了房票安置以推动城改、去库存,为一线城市在解除限购限售政策中步子最大的一个城市。

1月30日,苏州相关单位公布“购买新房、二手房不做购房资格审核,新房限售政策仍为两年。去年9月,苏州已经放开了全市120平方米以上商品房的限购。

1月31日,上海市发布通知: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已满5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套住房。这一政策的优化点在于取消了“已婚”条件门槛,此前非上海户籍购房需要以家庭为单位。

广州、苏州可能是第二轮楼市政策松绑中率先的一波,往年春节前后为楼市销售的一个小高峰,各地政府可能希望在此关口积极推动楼市销售。据高频数据,1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量日均较上个月下跌了35%;克而瑞公布的百强房企销量规模也创下五年最低。

楼市刺激政策对商品房去库存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但除了销售带来的现金流外,今年初房地产开发商的银行贷款状况可能有好转,南宁、重庆、成都等地已经提交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这批白名单者有望在农历新年前争取到贷款落地。


原终身会员加299元,即可打满权益
数据周报(48期)
社长新年演讲视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智本社

相关新闻

《数据周报30》:中国家庭该如何配置资产?《数据周报29》:中国债务规模有多大?《数据周报025》:全球降息周期开启《数据周报017》:中国版“QE”,如何?沟通的最高境界:《学会闲聊》(附23条说话技巧)时隔 20 年,钟睒睒再上央视《对话》:农夫山泉永远属于中国(访谈全文)科研时代锐力量——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成果展(第87期):《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中国航天:反思与沉思(上)——读美国《国家利益》一文有感中国航天:反思与沉思(下)——读美国《国家利益》一文有感【广发资产研究】一张图看懂《时代嬗变下的资产配置:全球杠铃策略——“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十一)》戴康:一张图看懂《债务周期下全球股市大底如何形成——“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一)》《数据周报33》:日本股票闪崩/美联储九月将降息/房地产跌到哪儿了?《数据周报32》:美股AI泡沫崩溃?延迟退休的重点不是退休!《数据周报31》:人民币全面接管俄罗斯外汇市场《数据周报28》:非税收入为何大涨?《数据周报027》:税收倒查担忧从而何来?《数据周报024》:二手房价持续下行!《数据周报023》:楼市迎来关键时刻《数据周报022》:4月社融转负《数据周报021》:宏观杠杆率升至294.8%《数据周报020》:美股七姐妹遭“抛售”《数据周报017》:人民币汇率突然跌破7.2!《数据周报010》:个人房贷“债达峰”《数据周报009》:民间投资占比创十年新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