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1368家跌停,3206家跌幅超过8%,还有大招吗?
价值线 | 出品
热点 | 栏目
小金| 作者
边江| 编辑
价值线导读
二十六·割年肉!今天是腊月二十六,距离春节还有四天。
今天一早,新华社微博#早安中国#系列用了一张小运动员跳水的照片,但随着A股的开盘,这条微博神秘地消失了。
下午,又有大资金出手救市,靠拉龙头的方式,将三大指数一度悉数拉红,但大量小票继续深跌。随着卖盘不断涌现,最终沪深指数也没有保住红盘,仅有创业板收红。
就算3大指数全部收红,又能怎样?
1368只股票跌停,3206家公司跌幅超过8%。
怎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到底要跌到什么时候,相关部门还有牌可打么?
今年初,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77.63万亿,今日A股总市值仅剩66.29万亿。
一个多月时间,10万亿没有了。
再这样跌下去,投资者的信心真回不来了。
当大家用脚投票,不再信任市场,这种资金的疯狂出逃还将继续。
要想让A股短期内恢复上涨,还有什么救市措施可以用?
1、大量真金白银
救市不是暂缓IPO等技术措施能解决的,要救市,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注意,是大量,否则就像现在国家队的所谓救市,昙花一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沪指拉升20%才能扭转颓势,虽然“国家队”通过买入ETF等方式进行托底,但力度不够,应当在3000点之下,以1到2万亿的资金托底,并且要形成上行趋势。
财经杂志发文称,出手要快、要重才能见效。借鉴美国、日本等金融市场的经验,央行要向金融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防止股市流动性枯竭,降息降准;政府和受政府影响的资金直接入市,包括但不限于汇金增持股票,汇金申购ETF,保险资金入市等;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稳定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
伸手要钱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钱从哪儿来,多久能来?传说中的2万亿平准基金到底有没有影子?
救市越晚,效果越差。
2、加大退市力度,把垃圾公司清除出市场
这一轮A股大崩溃,暴露了A股最大的软肋——供大于求。我们正在为A股IPO大跃进买单。
从今天盘中救市的动作就可以看出,即使大资金一时靠买入板块龙头的方式来拉红指数,但改变不了大多数小盘股深跌的现状。
5000多只股票,怎么救?一些小票也许跌下去就涨不回来了,变成了没有流动性的“僵尸股”。
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单靠放缓IPO肯定不行,我们只能寄希望利用更严格的退市制度,去减少A股现有上市公司数。
这是我们从华泰证券研报中找到的一组数据,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2022年沪深交易所IPO全球前二,但在退市数上位居倒数第二、第三。如果统计退市率的话,A股沪深交易所在所有主要市场中垫底。
2022 年纳斯达克交易所与纽约交易所的退市公司数量分别达 356 与 209 家,其次是伦敦交易所(141 家)。
2022 年上海交易所与深圳交易所的退市数量总和创历史新高(47 家),且 23 年仍维持历史高位(46 家),但在全球交易所中处于较低水平。
从退市率来看,2022 年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率达到 9.7%,其次是伦敦交易所(7.3%),而 A 股退市率仅为 0.8%,远低于全球其他主要交易所。
只有进,没有出,用一句难听的话说,叫做“顾头不顾腚”。
昨天,证监会又开会了,易会满主席说,要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加大退市力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深入排查违法违规线索,依法严厉打击操纵市场、恶意做空、内幕交易、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
希望他说到做到,A股不需要那么多垃圾股。
有观点认为,个股的强平盘,质押爆仓盘不出清,就会一直跌。这就是流动性丧失情况下的危机蔓延。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希望相关部门会有动作。
对此,国金证券表示,无论从当前的质押股数还是质押市值均较2018年明显缩水一半以上,且当前股票质押市值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亦由2018年10月初的24%显著降至7.7%水平。即便大盘波动率依旧攀升,股票质押的“拟平仓”及“强平”规模均较为有限。
展望未来股票质押的潜在风险,一是经测算当前股价低于预警价格且高于平仓价格的“拟平仓”股票规模约为552亿元;二是测算大盘再调整5%拟被强制平仓的规模约1,221亿元,均低于当前已强平的2,100亿元水平。预计流动性改善叠加风险偏好回升将由内支撑市场反弹;同时,伴随国家队资金针对市场“交易性风险”化解,将从外部控制市场“非理性”调整,最终开启1~2个月的阶段性“躁动”行情。
但至少目前,我们还没看到流动性改善预期和国家队进场给A股带来的改变,真的会有“躁动”吗?
投资者另一个担忧还在于经济的不确定性。
前一阵子,很多自媒体都在贩卖焦虑,说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也许这种恐慌不无道理。
申万宏源认为,目前大跌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进一步期待国内政策落地、经济潜在改善对市场行情的催化,却认为现有政策落地不足以支撑2月市场反弹。
说白了就是政策不给力,投资者不买账,相关部门也没辙。
申万宏源进一步认为:2024年基本面的总体格局是“需求侧没弹性,供给侧有压力”。
先看全球化,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2023年“脱钩断链”之声不绝于耳,外贸数字不好看,2024年难以看到改变。
全球经济不景气,通胀之下消费乏力,俄乌、巴以冲突仍未结束,新的地缘冲突又蠢蠢欲动……
更让人担忧的是,2024是全球大选年,先有阿根廷的米莱选择了休克疗法,后有特朗普声称考虑提升中国产品关税至60%,还有哪些国家会出“幺蛾子”,都让市场紧张今年的外贸数据。
而内需方面,去年刺激消费的难度相信大家都看见了,这里也不好说太多。
而供给侧方面自然不用多说,赛道太拥挤,厂商太卷了,我们正处于一个极度产能过剩的环境中。
申万宏源认为,24Q3之前基本面趋势上行方向仍将相对稀缺,展望中期,2025年供需格局大概率边际改善。24Q4当基本面预期向2025年切换的阶段,市场中枢可能逐步抬升。
也许2024年还会有结构性行情,但现在还是收拾心情先过个年吧。
守好钱袋子,保持耐心,静待花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