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对话杨雄里:一位脑科学家的AI思辨

对话杨雄里:一位脑科学家的AI思辨

8月前

来源:文汇报

■到现在为止,并不存在确凿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人脑智慧是至高无上的”。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只有几十年历史,很难想象100年后会是什么状态。必须承认,人工智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全面超越人脑智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对这一点,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阻止人工智能负面影响的蔓延

■说存在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慧的可能性,绝对不意味着这种可能性明天就会成为现实。人工智能领域的争论持续多年,在科学上,争论的哪一方都还不具备确凿的、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各自的观点。而正是这样的争论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面对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人类社会必然要改变其思维定势,因势利导,从容应对。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必须尊重不断出现的新事实、尊重新的发现,秉持科学精神传递科学态度

杨雄里院士近照

从撰写论文、迎战高考、挑战奥数金牌的大语言模型,到效果炸裂、颠覆行业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AI)不断刷新着人类对于智慧的认知,甚至让业内人士惊呼“AGI(通用人工智能)很快会实现”。尽管AI的涌现能力某种程度上还属于无法破译的“黑箱”,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它理解和模拟现实世界。

AI会超越人类吗?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之一杨雄里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意味深长:“我曾认为人类智慧至高无上,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重新思考。”

这一颇有几分自我否定意味的再思考背后,经历了怎样的转折?这样的再思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近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杨雄里,就人脑与AI、科学与认知等话题展开了一场对话。


“最近一年来,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动摇了我长期以来的看法”

文汇报:作为一名资深神经科学家,也是中国脑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您重新思考人脑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杨雄里:首先,什么是智力?按照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表述,智力就是“你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所动用的东西”。1956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I)”的概念,他对人工智能的定义是:使机器表现出人所表现的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在其发展初期,并未引起人类社会很大关注,科学界的总体评价是正向的。但一些颇有远见的科学家很早就提出,人工智能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控制论之父”维纳曾说:“未来的世界将是一场要求更高的斗争,以对抗我们智力的极限,而并非是一张舒适的软吊床,我们可以惬意地躺在那里,等候我们机器人奴仆的伺候。”能对人工智能作如此超前的预测,令人叹服。

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97年,IBM“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社会为之轰动。近20年后的2016年,AlphaGo大比分赢了围棋九段选手李世石,后又把整个围棋界打得人仰马翻,人工智能遂成为社会热点之一。由此,人们提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有可能在将来全面超过人类智能?

1997年,我在《文汇报》上发表科技评论《人类智慧是至高无上的》。2016年我又为《科技导报》撰写卷首语,最初的标题是“人类不必惊恐”。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对此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从一个根本的意义上说,人类的智慧是不可逾越的。

我之所以持这样的观点,有两个理由。一是恩格斯曾说过,“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标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二是我无法想象人类所创造的闪烁着永恒光辉的文化宝库(文学、艺术作品),在未来的某一天将因人工智能的崛起而变得黯淡无光。

但是最近一年来,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动摇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是去年为举办国际会议,我在手机上草拟了一份英文邀请信。落笔成稿之时,我的手指误触了一个按钮,眨眼间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份中文文稿,原来是我的英文邀请信译文,不仅翻译准确,而且用词精当。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想表达方式,而那个翻译软件竟使同声传译高手相形见绌,这使我震惊。

另一件事是,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最终圣殿”,但在这一领域,人工智能也开始挑战人类的地位。比如,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音乐系教授科克编写了一个名为EM I的程序,一晚上能写出5000首巴赫风格的乐曲,乐迷们评价这些乐曲风格“比巴赫更巴赫”。

这些反映人工智能发展新态势的成果,使我不得不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我逐渐领悟到,其实到现在为止,并不存在确凿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人脑智慧是至高无上的”。

尽早思考AI与人类生态系统的相容,避免负面影响,是科学家的责任

文汇报:当您以科学家的身份提出“人类智慧是不可超越的吗”这一问题时,想强调的是什么?

杨雄里:我想强调的是,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原来以为不能被超越的,现在已经被超越了。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只有几十年历史,很难想象100年后会是什么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人工智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全面超越人脑智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对这一点,我们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阻止人工智能负面影响的蔓延。

当然,人类的智力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也将亦步亦趋,达到新的水平。而目前,对人脑智能、人工智能的讨论更多还是哲学层面上的。在科学上,争论的哪一方都还不具备确凿的、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各自的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说存在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慧的可能性,绝对不意味着这种可能性明天就会成为现实。历史已经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尽可能早地思考其与人类生态系统的相容,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这无疑是科学家的责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人工智能领域中争论的问题还有不少。其中持续较久、影响较广泛的是机器是否有思维、有意识?是否会涌现智慧?赞同者认为,如果机器被授予正确的程序输入,它即能实现思维的功能,就应该说机器是可以实现有意识的思维。除非你把思维定义为人类特有的精神过程,从而从根本上排斥机器思维的可能性。我本人属于赞同者一方。

不同的意见则认为,计算机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模拟只是形式上的,而缺乏基本内涵。这两种观点的争论持续多年,至今没有消弭。而正是这样的争论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发展至今,有哪一门学科的所有奥秘已经全都“大白于天下”?

文汇报:脑科学被称作是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而今您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妥当。是AI的进化让您改变了看法,还是科学本身的发展更新了您的认知?

杨雄里:近年的文献和科普报告中,常把脑科学称为科学研究的“终极疆域”(last frontier),强调的是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现代神经科学奠基人、西班牙科学家卡哈尔曾说:“只要大脑的奥秘尚未大白于天下,宇宙将仍是一个谜。”这大概是把脑科学称作“终极疆域”的出处。我是较早在科普文章中作此引述的。

人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通过上千倍于此的突触组成复杂的神经环路,这种神经环路是脑实现功能的基本单元。而所有这些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研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自然科学所有的门类中,唯有脑科学是通过大脑认识大脑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索大脑的奥秘在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中有其特殊性。

如果为了强调脑科学的重要性,把对脑的研究视作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终极疆域”也未尝不可。但对脑科学作此描述会造成一种误解:似乎其他科学的研究都会有一个终点,而只有对脑的研究才是一种终极的真理。细想一下,科学发展至今,有哪一门学科的所有奥秘已经全都“大白于天下”?

以物理学为例,19世纪末,科学家宣称物理学大厦已基本建成,然而20世纪初,这座经典物理学大厦轰然倒塌。量子理论的提出和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开启了现代物理学革命。而直到今天,物理学研究仍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因此,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终极疆域”,或者说对任何领域均可谓之“终极疆域”。在每一历史阶段,我们所认识的都只是相对真理,人类只可能无限逼近绝对真理,不可能穷尽它。所以,从现在起,我就不再提脑科学是所谓的“终极疆域”。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失乐园》作者)说得好:“在《圣经》中,真理被比喻为一道潺潺流动的泉水。如果这泉水不永恒地流动,它就会腐化成一团顺从和因袭的泥潭。”

我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问题上观点的变化,反映了科学的发展为我的思维打开了新的思路。恩格斯曾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面对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人类社会必然要改变其思维定势,因势利导,从容应对。

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善意的批评,有足够的勇气纠正认识的谬误

文汇报:当今科学发展如此之快,有时一篇论文刚刚发表、一个结论得出不久,就会有不同的声音,甚至相反的结果公布出来,这让公众有些茫然:科学还可信吗?在这样的语境之下,科学家和媒体该如何表述和解释科学?

杨雄里: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原有的科学结论被推翻(撇开学术不端不谈),一个原因可能是实验结果不能重复,这在生命科学领域较为常见。自然现象是复杂的,如果实验条件不一样,实验所揭示的可能是客观现象各个不同的侧面。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复杂迷离,可能就与此有关。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生理状态,所得结果出现很大变异并不奇怪。此外,将在动物模型上得到的结果拓展至人体时也要分外谨慎,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某一历史阶段所取得的认识受到时代局限性、技术局限性、个人能力局限性的制约。因此,面对公众,科学家和媒体既要客观、全面地描述科学现象及科学规律,同时也要指出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门学问。

科学家既应该对自己的研究结果有充分自信,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善意的批评,并有足够的勇气纠正自己认识的谬误。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所熟悉的领域很快就会被新的知识的浪潮所淹没。我们必须尊重不断出现的新事实、尊重新的发现,从善如流,不断进步。这是科学家应秉持的科学精神,也是媒体需要传递的科学态度。




目前,国际在职博士有很多热门专业,适合各行各业的管理者:

1、高级工商管理博士EDBA:如果您是总经理、CEO等企业高管,可以选择高级工商管理博士(EDBA),可以帮您解决管理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拓宽您的管理知识,给您一个成为业内先驱的机会。→点击查看简章→【蒙彼利埃大学高级工商管理博士EDBA】招生简章

2、智能制造管理博士DBA(IMM):如果您身处制造业,您可以选择智能制造管理博士。智能制造作为实现制造强国的重点,受政策鼓励和资源倾斜,现在正处于时代风口。选择智能制造管理博士,在时代的风向到来之时乘风而起。→点击查看简章→【巴黎高科路桥大学智能制造管理博士(DBA-IMM)】招生简章

3、医疗健康管理博士DMH:如果您从事医疗健康领域,医疗健康管理博士将是不二之选。身处后疫情时代,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人都将更重视医疗与健康,更多的机会将会集中在该领域,现在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点击查看简章→蒙彼利埃大学【医疗健康管理博士(DHM)】项目介绍

4、数字化转型管理博士DDT:如果您的企业有转型的想法,数字化转型将是大势所趋,那您一定要来看看数字化转型管理博士(DDT)。转型方向、企业规划等,该项目将全方位进行培养,让您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无惧任何风浪。→点击查看简章→【巴黎高商ISTEC数字化转型管理博士DDT】招生简章

5、数字经济管理博士DDE:如果您在鼓捣数字经济,那您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所孕育的产物,正在改变这个时代,并即将反过来孕育下一个新时代!此时将是充实自身的好机会,选择数字经济管理博士,在真正属于数字经济的时代到来之时,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点击查看简章→法国蔚蓝海岸大学数字经济管理博士DDE】招生简章

6、教育管理博士DEM:如果您是教育行业资深管理者,有志于系统提升教育思维、知识体系,以及应用实践能力,想在教育行业走的更远,洞察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么教育管理博士DEM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点击查看简章→【法国巴黎ISTEC教育管理博士DEM】招生简章

添加徐老师微信

立即咨询

国际在职“MBA/EMBA/DBA”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在职“MBA/EMBA/DBA”课程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博士悦读

相关新闻

李飞飞对话英伟达首席科学家:人类不仅是AI的创造者,也是如何使用的决策者今日直播丨一诺对话火箭科学家奥赞·瓦罗尔:如何唤醒自己的内在天赋?对话右脑科技梁健:北大毕业,成为跃入 AI 时代的人|此话当真 EP22对话杨元庆:AI PC,个人大模型最佳载体对话:东南亚的成熟家办是如何运行的?对话不穷:让公司里的超级个体有更多决策能力谢赛宁对话Sora 负责人:AI 视觉的基础是对压缩图像的学习对话 Pika 创始人:AI 时代的产品需求,需要交给用户来定义OCC-WCC 2024丨守心如磐 触手生花:守艺人与科学家跨界对话,共探“守”之真谛对话 MiniMax 闫俊杰:现在的 AI 应用不会成为 Super App,但这不重要傅盛对话朱啸虎:AI四小龙的商业模式非常差傅盛对话朱啸虎:AI四小龙的商业模式非常差!梁建章对话7岁女儿:在AI时代,剩下的工作都是有趣且与创新相关对话深势科技&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AI for Science如何在学术界和产业界落地生根对话朱江:AI+短剧,会诞生新时代的抖音吗|此话当真 EP17对话AI教育从业者们:AI如何解决因材施教的难题?深圳本周六:100位产品人与AI大模型的深度对话,4位实战专家现场剖析产品经理的新战场戴锦华对话费代里奇:与不愿成为母亲相比,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疏离恐惧更值得忧虑李飞飞对话硅谷顶级风投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sen:如何消除AI创新生态的障碍?李飞飞对话硅谷顶级风投 a16z 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如何消除 AI 创新生态的障碍?对话吴翼: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更聪明的 AI|此话当真 EP21AI 教母对话 ChatGPT 之母:大模型具备说服、影响人类甚至控制整个社会的危险能力对话智谱 AI CEO 张鹏:技术革命已经够快了,别只盯着「超级应用」的结果智谱的视频模型来了,它远非Sora,但却让这家公司更像OpenAI|对话智谱AI CEO 张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