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闹钟响了不要立刻起床:这是科学家给出的建议

闹钟响了不要立刻起床:这是科学家给出的建议

图片来源:pixabay

此处应配一段iphone经典闹钟铃声。

撰文 | 乔斯琳·索利斯-莫雷拉(Jocelyn Solis-Moreira) 

翻译 | 赵欢
 
清晨,闹钟响起,你是不是总想要按下闹钟,然后继续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再睡上几分钟。过去,我们总认为这种反复把闹钟推迟一段时间的做法是一种坏习惯——它不仅会让你懒散地开启一天的生活,还会让你的睡眠模式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健康。但最近一项发表于《睡眠研究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研究却与这一观点相悖。
 
这项研究发现,经常按下闹钟“再睡X分钟”的打盹按钮的人每晚仅会损失大约6分钟的睡眠时间,而且这并不会明显导致早上犯困和情绪低落。事实上,试验结果表明,在刚刚醒来就进行的认知测试中,打盹30分钟的受试者比闹钟一响就起床的表现更好,但在他们完全醒来后进行的认知测试中,二者就没有明显的差异了。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2022年的一项研究——它也发现,经常按下打盹按钮的人与不在早上打盹的人相比,在睡眠质量上没有太大差异。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睡眠研究员蒂娜·松德林(Tina Sundelin,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表示:“早上小睡一会儿可能没有坏处。”松德林说,他们的研究是少数几个直接测试早上打盹对睡眠健康影响的研究之一,它提供的证据表明,早上打盹对睡眠没有什么危害
 
打工人经典闹钟配置。

松德林说,早上打盹确实会损失睡眠时间,但她坚持认为,这并没有科学家曾经认为的那么糟糕。此前的研究表明,即便人们早上通过打盹多睡了几分钟,也不会感觉自己休息得更好,而且反复醒来后再尝试入睡的过程反而会阻碍人们通过睡眠恢复身体状态,包括快速眼动睡眠。松德林解释说:“如果你打扰了某人的睡眠,那么他们就没法得到高质量的睡眠,这往往使他们醒来后感到疲惫——但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整晚睡眠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基础之上。”她还补充道,大多数关于早上打盹的理论都是“从我们对睡眠的大体了解中推断来的”。
 
松德林发现,打盹30分钟对那些长期早上打盹的人有好处——他们每周会按下打盹按钮两次或两次以上,并且几乎总会在两个闹钟之间再次入睡。这项研究观察了31名这样长期早上打盹的受试者,他们整晚都睡得很好,只有在起床前的30分钟才出现睡眠被分割成多个片段的迹象,这时通常是他们第一次按下打盹按钮的时候。松德林说,这种支离破碎的30分钟睡眠“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也不会让他们在一天的剩余时间内感到疲惫”。
 
松德林的研究还表明,早上打盹也许可以使人们从深度睡眠过渡到较轻的睡眠,从而帮助人们消除早晨的睡意。一夜好眠通常包括4~6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由4个阶段组成。轻度睡眠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前两个阶段。
 
这时肌肉开始放松,大脑活动减慢,呼吸和心率也随之减慢,但是人却仍然很容易被吵醒。随着夜幕的加深,人们逐渐进入更深的睡眠。当人们处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第一个阶段时,醒来就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如果一个人在这些睡眠阶段接到拨来的电话,就很有可能听不到电话铃,或者不记得自己接过电话。
 
图片来源:pixabay

突然醒来,尤其是从深度睡眠中突然醒来,可能会延长睡眠惯性——这是一种睡醒后仍感觉昏昏欲睡的状态,人们可能会很困或迷失方向。松德林认为,这时打盹就可能带来好处:闹钟响了以后,在下一个闹钟提醒之前再小睡一会儿,人便可以更有效地从深度睡眠过渡到较轻的睡眠,然后从轻度睡眠中醒来。这可能会帮助他们减少睡眠惯性,使他们在早晨有更高的警觉性且精力更充沛。
 
松德林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早上打会儿盹进入的轻度睡眠也可能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这样的受试者警觉性更高,在处理速度、情景记忆、执行功能以及简单算术的认知测试中表现得更好。不过另一项测试显示,这些受试者的优势只会在醒来后持续40分钟,之后便与未打盹受试者的表现持平。
 
松德林推测,早上打盹会阻碍人脑迅速恢复到更深的睡眠阶段。与睡整夜觉的人相比,早上打盹的人刚醒来时的皮质醇水平更高,而皮质醇是一种与觉醒有关的激素。尽管皮质醇水平的差异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趋于平缓,但松德林说,“对于早上打盹的人,皮质醇觉醒反应可能开始得稍早一些,这可能有助于大脑完成这些任务。”
 
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睡眠科学家凯茜·希尔迪奇(Cassie Hilditch,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有其他研究报告了早上打盹带来的不同影响:睡眠惯性增加,并且认知表现较差。因此,早上打盹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希尔迪奇说。
 
这篇文章选自《环球科学》3月刊“前沿”栏目。或许你从未想过,早上按下闹钟这个小小的动作,竟有这么多科学家关注。

在《环球科学》3月刊的更多文章中,还有更多你“没有想到”的事物:

《智能,无需大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你身体中的每一个小小细胞可能都是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智能体:

而在《恐龙脚下的微观世界》一文中,你会看到一些从没进入过公开展览的化石:

还有桌面实验:窥测反物质失踪之谜一文,在讨论反物质这个巨大的谜团时,来看看物理学家是如何借助桌面上就能开展的“简单”实验,来寻找线索的: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请查看《环球科学》2024年3月新刊

戳图片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如需转载,请在“环球科学”后台回复“转载”,还可通过公众号菜单、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环球科学》2024年3月新刊正在热卖

戳图片阅读原文

立即购买


点击【在看】,及时接收我们的内容更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环球科学

相关新闻

给普通人的建议:不要挣太辛苦的钱!Science给出不同阶段撰写学术论文的三个建议;最高阶:一天完成一篇论文(2024)美澳博士给出的防晒建议雷军给创业者的建议:做最肥的市场三星又发视频嘲讽iPhone:“放心,我们的闹钟响了”!2024 降本增效:给管理者的 5 个建议人生建议:千万不要忽视柔软的力量(深度好文)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给管理者的7个建议真心建议:普通家庭,真的不要给孩子投资太多今晚开奖!澳洲强力球彩票奖金高达$2亿!专家建议:这件事千万不要做...段永平:给创业者的2个建议癌症患者营养师:避免这疾病的多项建议陈玮:资本寒冬,给创业者的三条建议院士建议:给高校科研人员一个安静的板凳,再鼓励他们坐冷板凳AI机器人摇身成为毕业演讲嘉宾:还像模像样地给出“人生建议”给年轻人的所有建议里,我只听这一条:“能看到脸的都能换”,有人换暗恋女生的脸……他AI换脸制作淫秽视频,获刑7年多!技术人员建议:隐私不要随意发黄仁勋最新访谈:我的创业很平凡,就是普通人做好普通事;雷军回应“不应给年轻人太多建议”:每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糕妈:以前超级挑食的年糕,这几年被我养成了这样(建议你们都试试)不伤头发的关键是让头发干得快!强烈建议你试试这招!来自Costco员工的建议:6月在美国Costco看见这些特价好物,必须得买!人生建议:不要在底层内卷中消耗自己人生建议:不要试图拯救任何人来自 Costco 员工的建议:6月在 Costco 看见这些好物必须得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