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越来越多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选择出国留学,留学赛道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充满“腥风血雨”的竞技场。为了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少家庭都动辄花费数十万、数百万为孩子做背景提升,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很多人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际教育也开始成为流水线了。钢琴八级、第二乐器五级、AMC竞赛全球1%,托福100+、男生必会游泳、玩球,女生必会芭蕾...一百个学生的背景,90%的内容都是雷同的,将自己孩子的简历丢进池子里,恐怕都难以认出...
文|啾啾
From Letsight
微信号:letsight520
01.上一个被冠以“教育流水线”称号的还是衡水中学,短短几年时间,国际教育也开始走向流水线模式。当一个学生决定走国际化路线,那么很大可能会进入国际高中或者公立国际部,从此走上了国际教育的流水线。老师会不断提醒大家,SAT、托福一定要考高,GPA也要保持,AP/IB/A-Level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如果申美国优先选择AP,能够鸡自己的可以选IB。参考往届学长学姐的经历,这些学生和你经历一样,做了这些活动之后都进了藤校,模仿他们准没错。如果学生特别钟爱一些冷门小众经历并且坚持自己追求,因为选择的人少,风险也比较大而不得不放弃,然后选择商科、经济、理工等热门的专业。所以大部分同一所学校的高中生学术成绩都同样的优秀,而他们的也都集中在个别常见的活动中。即使有个别特立独行的学生,也担心自己走到路线过于罕见,稳妥起见也会参加几个常见的活动、特定的竞赛、热门的夏校。近些年随着国际教育产业越来越成熟,留学规划也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流程化。一些留学中介凭借多年的精英已经总结出最适合中国学生爬藤的套路,从留学机构公布的被录取学生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学生就像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背景、相同的经历,就好像只要孩子也有这样的背景,他们就能像他们一样成功。所以每年的放榜季,在晒offer的帖子下都有一波人在求BG,讨论被哈普耶斯麻录取的学生背景成为鸡娃群经久不衰的话题。这些被大数据精炼出的名校生画像,被家长们奉为圭臬。倒不是说中介糊弄不愿意为孩子规划个性化的路线,但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家长可能会问:我看谁谁被录取都要参加XX、这个有类似成功的经历吗?一定可以进藤校吗?有经验的中介大多是知道藤校想要什么学生的,但是也经不住家长的质疑,倒不如给大家一条公式,对号入座,省了自己的心力又能让家长满意。大家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成功的例子总结出一条绝对标准的路径,然后让自己的孩子按照这样的模式走一遍,缺哪补哪。主打一个乱卷,别人有的我都要有,还要更多更好,别人没有的我争取有。尽管我们所理解的国际教育是多元化、个性化,但是在录取率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极致内卷的场景:每个人都拿着几乎完美的简历模板,这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材料,简直到了让招生官脸盲的地步。02.这些犹如Ctrl+V的留学背景,在很多家长看来是一条充满安全感的规划路线,殊不知美本招生官对这套模式化的“中国式爬藤”战术越来越不感冒了。经历堆砌加深了中国学生刻板印象,很多学生在做极为雷同的事情,大家都觉得要去参加热门夏校、要去参加AMC等所谓的藤校标配项目。热门的竞赛、活动被申请人们看作必不可少的经历,当参与的人多了,再冷门的东西也要变成热门。每个人都在卷同样的活动,最终又在申请的大池子里相遇,结果必然是要吃苦头的。试想一下,招生官看到A是如此优秀,看到B也是同样的优秀,就像双胞胎一样,分不出个高低,那么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录取A或者录取B,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有什么不同吗?事实上并没有,因为孩子的个性都被削去,只剩下模棱两可的壳子,成为优秀却没有灵魂的样板。我们对于“量产名校生”的路径依赖,造成了这种疯狂的同质化内卷。我们把孩子削足适履后,将他们变成一个个优秀的样板。同质化不仅让学生看上去千人一面,而且经历堆砌、过度包装等问题,也在进一步挫伤美国大学对中国大陆生源的信心。中国家长竭尽全力想要找到的美国名校所喜欢的学生模板,却是美国大学竭力规避的问题。一直以来,Diversity多样性一直是美国名校的精神核心和招生指标。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多样性是指学生群体的种族、国籍、性别;从微观层面来看,多样性是学生的学术兴趣、活动经历、学生个性、人生经历等。大学招生官希望透过你的文书和材料,通过多方面去了解你这个人,而不是希望你用尽所有办法堆砌出一副完美的面具。这些千篇一律的优秀,最终不过是泯然众人的平庸,人造精英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象。03.其实名校并没有固定喜欢的学生类型,考官们更想看到的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样板学生”。在哈佛招生官网中的“What we look for?”中,提到“没有典型的哈佛学生”。说到底,哈佛大学青睐的学生从来不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的流水线人才。打动美本顶尖院校只靠传统的路径已经行不通,精心的包装,反而会成了致命的硬伤。木桶理论我们都很熟悉,一只木桶能盛放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板子有多长。但是在长板理论中恰恰相反,木桶能够盛放多少水,关键在于最长的那块板子。长板理论和美国名校的招生逻辑非常契合,你不需要样样都做到优秀,但是你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让你和别人与众不同。尤其在美本申请这样一个追求多元化的环境下,补短是保守且不易出错的操作,但是扬长才能让你在自己的舒适区发挥到极致。几乎所有人生方法论都在教我们如何避免走弯路,最好是能够笔直地走到终点。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早早确定好自己热爱的领域,更多的人是在一次次摸索中找到,而这往往被很多人认为在走弯路,浪费时间。但实际上,你走过的弯路能够成为你的闪光点,这些心路历程和探索过程才是你和其他竞争者显著的区别。我们常说,不是中国学生不够优秀,而是我们追求的优秀和美国名校追求的不同。在中国的文化中,绝对的高分就是优秀,绝对的高分、硬核的活动、完美的文书是成功的保障。但对于美国顶尖大学来说,独一独二、无可替代的个性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优秀的学生应该具备独立能力,拥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对某一领域充满热忱,并且愿意为此矢志不渝地付出。相比于仅在成绩上遥遥领先,美国大学更想看到的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学生,所以是时候审视一下我们的国际教育路径了。04.至今仍有很多家庭认为,国际教育就是用钱砸出的一条精英教育路线。因此这些家长认为,只要砸钱参加活动、夏校就可以为孩子搭建通往名校的桥梁,出国回来就是海归精英,上流阶层的人。所谓的流水线操作,是普通家庭能够“买得到”的国际教育,前人走过的路,稳妥、安全、可操作性高、容易模仿。但是这样的路却进入了另一个死循环,同一生态位的竞争往往是最激烈的。孩子被推进了竞争更加激烈的申请池,卷到最后只有金字塔顶尖的那一小撮学生能够被录取,更多的学生沦为炮灰。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负担得起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教育不仅费钱,而且还费精力。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培养和深挖孩子的个性,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在教育内卷化的今天,个性化和差异化才是内卷最佳的解药。我们不能因为“国际”两个字就走入教育的误区,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离开教育的本质和孩子的个体差异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