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读者这本杂志。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读者这本杂志。

9月前

从校园到工作,关于这本杂志的许多记忆,都让人感动到破防。

2021年11月,读者杂志社,悄悄把价值50万元的图书、杂志送往了甘肃各个县、市。
当上百份《读者》杂志,被送到医院。
许多患者都感动坏了,生病的日子,难的不是吃什么,而是没有家人陪伴。
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更是实实在在的珍贵精神食粮。

还有兰州的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了家人阅读《读者》的照片。
泛黄的阳光下,俨然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惬意。
看到这些新闻,心里真的好温暖。
时光飞逝,报刊亭远去,读者的身影渐渐淡去。
可是,听到这个名字,依然熟悉亲切,它浓烈的温情 ,已沉淀于我们的成长岁月。

▲1980年创刊号叫做《读者文摘》
时光退回15年前。
读者也是我当年不吃饭也要买的杂志。是我们班主任点名让大家订阅的杂志。
直到现在,我依旧记得杂志首页的16个大字:“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
说真的,我太怀念它了!
它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开启无数人的回忆大门。
懵懂的青春期,是它用温馨、有爱的故事,为我补上了一堂“爱的教育”。
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是它,告诉我世界是什么模样。
在这里,我们遇见了霍金、爱因斯坦、马尔克斯。
了解到“人工智能”、“虫洞”和“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结识了梵高、齐白石、贝多芬、马友友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大师。
知道了生活不止眼前的作业和考试,还有闪闪发亮的梦想和远方。
正因为,报刊亭消失,纸质读物衰落,而它带给一代代读者的温暖、鼓舞,从未离去。
一位网友的舅舅从18岁到40岁,一直订阅《读者》,家里的杂志占据半面书柜。
一位上海读者更是坚持订阅33年。即便书页已泛黄,仍把它们当做传家宝来收藏。
▲读者家中杂志实拍
到今天,依旧有无数的年轻人,在回忆着《读者》带给他们的知识启蒙和思想启迪。
到2023,《读者》已经走过41个年头。
我想,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轻松好读的《读者》,会比艰涩、费时的大部头作品,能带给我们更多精神慰藉和生活启迪。
所以,在2023的开端,我希望这本老少皆宜、经典好读的期刊,能再次进入大家的视线——
2023年《读者》跨年订阅
跨年订阅为2023年2月-2024年1月
全年24期,覆盖名人佳作、热点话题、社会经济、文化科技
每一期大大小小文章、故事50-60篇,上至国家大义下到娱乐消闲,一概俱全。
放在任何位置,都会有人随手拿起翻阅。
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从作家学者到行业大咖,从娱乐明星到草根英雄......
每一篇都会给到你不一样的惊喜和启发。
优中选优的名篇名作节选,更是我们了解经典文学、艺术、人文、历史作品的窗口。
对学业压力繁重的初高中来说,《读者》也是语文作文的可选素材之一。
更难得的是,41年过去了,读者依旧始终如一地关注着人文、艺术、社会。
在每个订阅它的家庭中,营造着温暖、求知、向上的阅读氛围。
一年读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有智慧,孩子的兴趣也会变得更广泛

博采众长,丰富多元
拓宽视野,启迪生活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读者》?
一位《读者》的忠实粉丝的留言,或许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读者》有一种‘神奇能力’,任何适合随手抽出一本,就能沉浸在阅读中,让人阴霾一扫,安静下来。”
过去的41年里,《读者》让千万读者享受到阅读的轻松。
50字左右的笑话、几百字的杂谈、幽默犀利的语录,包括名人轶事、热点话题、漫画摄影,心理人生
任何时候翻开,都能找到你感兴趣的板块。
博采众长的选题,也成为无数人文学、艺术、历史的启蒙
从名人故事、历史典故、处世哲学,到职场规则、前沿科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常识。
每一期杂志,都像一次精神的冒险,带你走向未知的心灵之旅。
丰富的栏目,更让普通大众有机会在书籍和网络信息中,获得一丝休闲和娱乐并得的喘息。
“生活”“话题”栏目,聊当下热映电影,探讨“社恐”"减肥"“高考”,引导大众以更理性的视角,关注、思考当下生活。
“人物”“文明”栏目,紧跟时代潮流,登载前沿科普文章和名人深度访谈,帮助青少年启迪思想,拓展眼界
三联生活周刊知名主笔袁越,聊鲍勃迪伦名作《像一颗滚石》的诞生
“人生”“生活”栏目,摘录国内外名作家之作,分享有助改善生活的科普文章和人生哲理智慧。
大多主题,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压力、抑郁、过度消费、亲密关系、职场规则,以及皮肤、头发、睡眠的改善。
每一篇读完,都可以用来指导生活。
“笑话”“漫画”更是我每一期拿到手第一时间直奔的栏目,绝对的解压放松上上选。
【知识杂谈】里,还会收获一些实用的冷知识:
比如,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上午给汽车加油可以省钱。
作为受益于《读者》十几年的读者,我感恩它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给了我质朴、真诚、热烈、包容的人文观。
也希望更多人,可以通过它,短暂逃离生活的忙碌和焦躁,收获一份难得的安宁和闲适。
41年如一日的高水准
好内容,层层细筛、细磨
今天,《读者》是一本说出名字,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杂志。但它的厉害,远超出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你们甘肃能办出什么杂志?”
1981年,当两个满腔热血的理工男,在不到6平米的房间里,创办了首期读者杂志,新华书店的负责人却如此嘲讽道。
《读者》杂志早期负责人合影,左起郑元绪、胡亚权、彭长城。
但没人想到,首份出版的《读者文摘》,就印了3万份。
到年底,这份“博采中外,荟萃精华”的文摘杂志印发量突破9万份。
在没有智能手机、网络的80、90年代,许多人是看着《读者》长大的。
销量神话的背后,则是一群精益求精,优中选优的“读者人”的匠心付出。
每期杂志50余篇文章,要从3万多篇中外文章中选出。
每一篇入选的文章,都要求视野开阔、有共鸣、有情怀、有品位,即便是幽默与漫画,也是“灵魂的一笑”……
编辑团队对稿件的校对,也是出了名的的严要求、高标准
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每一个字都经过严密校正,每期稿件不少于13个校次,差错率总体控制在万分之0.5以下,部分期数差错率可在万分之0.25以内。
正是这样的匠心坚守,让《读者》上的故事,可以被读者记上几十年。”
创刊41年的《读者》杂志,也成为一部记录中国人精神风貌变迁的大众生活“编年史。
到今天,《读者》依旧保持着当初的质朴、包容和向上。
这样一份有温度、有思想、有品味的杂志,值得走入更多中国家庭的视野中。

精美插图,简约排版
让阅读本身,成为美的体验
除了极富温暖和启迪的文字,我还喜欢的,是它精心挑选的封面和插图。
每一期的封面,都是一次值得期待的视觉盛宴:
麦田里拉小提琴的梵高;
色彩绚烂、自由烂漫的油画;
全年24期,风格多样,创意无限,温暖、每一期都是那么温暖、疗愈,又充满惊喜。
封面之外,每一期精选的艺术、绘画作品,也让艺术的美感变得触手可及
从垃圾组成的动物图像,引人深思的创意广告,到国风漫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每一张图片,都带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震撼的视觉冲击。
不定期收录的优秀画作,也是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和心灵疗愈。
封面和彩页用纸是120克铜版纸,内页为70克的高级淡黄色书写纸,保护视力不伤眼,孩子大人都可放心阅读。
疏朗、图文交错的排版,让阅读体验更舒适、宜人,比一般书籍较大的字号,让长辈也可以轻松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魔都囡

相关新闻

书籍推荐 | 有这本杂志,一订就是10年!谁还不知道学Alevel也能申请美本?这6点一定注意!贾玲真的减了100斤!这4个减重误区,很多人还不知道不打仗,永远不知道有多少敌人30位院士联袂推荐,这本杂志真是牛到上天!这本杂志用60余年告诉孩子,知识就是力量一个真能淡法令纹、抬头纹的新玩意,太多人还不知道(不是美容仪一个能轻松帮医美效果加成的新玩意儿,很多人还不知道睡眠差经常被吓醒?很多人还不知道原来都是这些睡姿惹的祸.....英美中学生这么读历史?看完BBC这本原版杂志,魔都老母亲服了……重磅!澳洲这类带薪休假,竟然有那么多人不知道?!人民日报主办的这本大尺度杂志,果然猛料十足留学生还能“白”上学?毕业卖房赚出学费!这好事我看谁还不知道!西式瑜伽“毁”了多少中国女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五角大楼还藏着多少连总统都不知道的秘密想去德国?这九件事你不会还不知道吧 -_-大榜电台|《紧急联络人》还有多少版本是我不知道的?华人注意!入住酒店这4点必留心,很多人都不知道!恐交叉感染…身体上长了5个头,敌人来了都不知道要攻击哪个头!这头还能当武器甩动安省男子专业店换胎5天后车轮飞掉!惨赔$7000!这件事一定要做!很多人不知道最近有一部“打工人发疯”的电影,不知道当推不当推丨【经纬低调赠票】普通家庭留学加拿大,这5所超高性价比大学你还不知道吗?我看谁还不知道!Rhode新品腮红棒美疯了,这几个色必须入!女子推尸体贷款有反转?她多年精神病史,可能真不知道人死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