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深圳妈怒吼:30万的国际学校学费,也不能保护孩子免受霸凌吗?

深圳妈怒吼:30万的国际学校学费,也不能保护孩子免受霸凌吗?

9月前

最近,关于校园霸凌的新闻频发,最让人心惊胆战的一条是“邯郸初中生被同学杀害”事件。自从有了软肋,这样的事是生为父母最难以接受的噩梦。 

案件的细节,将人性中最阴暗的恶摊开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讨论与之相关的各种议题:


「刑法是否需要修订关于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相关法则……」




「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是否要从根源整治……」




有一个和每位父母息息相关的问题,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思索: 

我们的孩子从稚龄到成年,将会有十二年的时间,每周至少有40小时呆在学校,和同龄人相处;

这些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将远大于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最理想的情况,是孩子们都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可是,如果他们不能呢?

△电视剧《少年法庭》剧照

在人性深处,尚存动物性的蛮荒:我们崇拜强者,鄙视弱者;我们回避冲突,畏惧危险。这是人自古以来为了生存而熟悉的丛林法则——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孩子们也是残忍的。

就像小猫玩弄猎物,他们拨弄着自己稚嫩的爪,不一定在清醒作恶,而是本能地测试着社会的规则。

本文配图自 | 电视剧《少年法庭》&《金字塔游戏》

完美的硬件设施和自由更高的学术环境,

并不能生成粉红泡泡

“妈妈,我们班的同学不喜欢我。”

晚上临睡前,儿子和我说。

原来,他们班上包括他在内,只有四个同学是一年级新生,其他九个同学是幼儿园直升上来的,三年在一起感情比较坚固;其中,以小N为代表的女生比较早熟,就带着其他同学一起搞孤立,用言语和行动排挤新同学。

搞小团体排挤他人,我们都是过来人。我依然记忆犹新,班上长得难看的女孩或瘦弱的男孩,经常成为被编排和排挤的对象——

「XX的头,圆又圆,一脚踢到太平洋……」

而被编排的对象,就只能挤出微笑,表示毫不在意以被集体接纳,不然这样的编排还会变本加厉,歌谣的长度和侮辱程度将继续升级。

我打了个冷战:但愿小团体的“老大”,不会从父母那里得到这首歌谣的真传。

作为一个刚刚上道的国际学校家长,我熟练地打开电脑,开始给老师写邮件,并且cc了所有带班老师。输入栏温馨地提示我,要注意礼貌用语,我拿出十分的礼貌,八分的谦逊,三分的忧虑,写道:

「我知道,在XXX学校,对包括语言暴力在内的暴力行为零容忍,因此,是否可以给我们家庭更多的支持……」

写着写着,不由得悲愤从内心升起:一年交学费将近三十万的我,晚上写邮件!而闺蜜儿子读免费的公立小学,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微信里直call老师!

难怪有人说,国际学校买到的不一定是镶金的教育,但一定是一种岁月静好,人人精英的氛围感。

第二天送完娃,老师果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我刷邮件到下午一点,斟酌着语气尽量平淡地班级群里提醒了一下助教老师看邮件,并遏制了自己想要加小N父亲微信直接沟通的冲动。

下午快放学时,主班老师回复了邮件,说已经在班级重新强调了对语言霸凌的政策,教导孩子们互相尊重。

接到儿子,他的情绪明显高兴了很多,说老师在班上说要互相尊重,而且提到了他,大家今天就没有说不好的话。

听到他这么说,我放心了一点,新的忧虑又升起:

「如果老师在班上提到了名字,会不会进一步地让孩子被其他孩子特殊对待?」

就算孩子们都收敛了针对行为,也不意味着可以交上朋友,作为社群独狼的状态依然没有解决。

这就是人生的真谛吧:金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金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有刷屏的一个问题:

年入三百万能不能送孩子上国际学校?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算账的问题,也是一个圈层的问题。

在我们孩子就读的“深圳历史最悠久的提供IB课程国际学校”,以往就读的大多数是跨国企业的外派人员的子女,往年拍出来的毕业照,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是外籍或者混血脸。

我们一直以为,作为中法混血,孩子和这所学校应该是匹配的,融入小圈子应该没什么问题。

之所以之前没有考虑公立学校,一部分是考虑到接受法语基础教育,另一部分也是隐隐担忧他的身份作为少数,能否在大环境下被接受。

没想到的是,一直受到小区奶奶阿姨正面关注,和小区小朋友打成一片的孩子,反而在精挑细选的学校被孤立。

问题到底出在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孩子的小社会也不例外

什么样的娃容易被排挤?我找遍全网,有几种说法:

💔 天生弱小的娃,比如长得丑,长得瘦弱,长得矮……容易在人群中第一眼被标记为好欺负;

💔 性格弱的,被欺负不敢反击的,或没有成年人如父母支持的也容易被视作弱者——因此爷爷奶奶看护的留守儿童,特别容易成为排挤的对象;

💔 被社会大环境标记为“少数”的团体;

💔 小团体中的新来者;

我瞥向自家儿子扑扇着卷翘睫毛的大眼睛,排除了第一个选项。

而其他方面,几乎全部沾边:

他是班上十三个学生中,仅有的两个法国混血之一,在一个法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中,这样的配比建构了一个不自然的语言环境;

小团体有明显的核心人物,而核心人物的家长在家委会,几乎会每周参加学校活动,出现在学校。

明知不应该,但「妈妈牌愧疚」仍像风暴般在我的内心飞升盘旋:都怪妈妈社交不力……

那接下来怎么办?难道真像《三十而已》的剧情那样,买个限量版香奈儿靠边站?

我想起校门口偶尔能看到不同颜色的劳斯莱斯;

但更多时候载走娃的是——蛇口通勤神器小电驴;

我想到闺蜜在家长群里,可以为了争取集体买午睡床据理力争,大杀四方;

而自己的家长群里都是岁月静好,相约海外夏令营……

“请你的孩子对我的孩子好一点”这种诉求,怎样才能丝滑地嵌入到对方的日程当中呢?

思来想去,颇有无从下手的窘迫。

有不少人说,国际学校的家长们买的不是教育,是圈层社交的门票;我们的孩子遭遇了外派的外籍人员大批回流的窘境——原本设定的相似圈层却在高年级就读,低年级的纯外籍孩子太少。

圈层不同,难以强融,唯一的一个百分百法国籍的孩子,呆了一个学期就走了。

在小红书搜索“国际学校”“霸凌”,显现出来的结果让老母亲后背冒汗:

一年级的编排只是预热罢了,到了高年级,学生浸淫在社交媒体中,开始模仿成人的势利眼行为,身体霸凌甚至精神折磨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

比起公立学校,国际学校的优势,也不过是:师生配比较小,老师有较多时间重视和处理霸凌行为;以及部分学校,会在校园里尽早强调“反霸凌”的校园文化。

然而,国际学校在大环境下创建了人工绿岛般的亚文化,日常行为中的彬彬有礼,并不能消除人本性中的喜恶偏见;尤其,高昂的学费,更加是将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摆在了最显眼处,孩子大了,自然会比较,甚至开始熟练地利用自己家的优势,实验自己在丛林法则中的强势地位。

在我们学校隔壁的另一家富有盛名的IB学校,学生在小红书上掀起爆料的风波,控诉校方对霸凌主使者的监管不力,并称霸凌者的亲属在学校工作,所以自己受的伤害无法让施害者得到惩罚。

在她的控诉中,最触目惊心的是,学校在日常运营中是常常强调反霸凌的,但霸凌仍然是很难杜绝。

不行,必须把苗头掐断!光指望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还得把能指望上的资源,都拉来撑腰。

于是我把孩子爸拉来,以最客气最无语法瑕疵的文字,给项目组主管写电邮:

「作为同胞,是否可能在法语项目中,对法国籍的孩子有更多社交的帮助……」

坐等主管回信时,我的男女闺蜜纷纷给我支招:

「带你儿子练练!练强壮些就不会受人欺负!遇到事不要怂,宁见警察,不见法医!」这是当父亲的男闺蜜出的主意。


「 给老师送礼没有?别以为送礼不收啊,我告诉你送礼的几点秘笈……」 从礼品的品牌,价格到话术,女闺蜜给我细细指点。


「别不当回事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振聋发聩。

可不是么,国际学校再闪着金边,也是人组成的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资源的争夺,这种争夺在水面上云淡风轻,但水面下的双脚却在拼命滑动。

就算最低调的穿拖鞋汗衫的广州包租公,也要晃动他的钥匙串啊。

父母和孩子,都要戳破粉红泡泡

巧的是,学校正在组织法语项目十五周年的庆祝酒会活动,邀请所有家长参加——活动是晚上,还不能带上孩子。

按照我的本性,我的第一反应会是:怪麻烦的,不想去。社恐,不想去。

但我开始明白,家长在学校刷脸的次数,决定了孩子受到老师关注的程度。回想起童年时,老妈在开家长会前总是精心打扮闪亮登场,颇有跨时空的感动。

限量版的香奈儿来不及买了,但我打扮一新,拿出了社交最大的诚意,深吸一口气,端起酒杯,钻入三五成群的陌生人中……

音乐很吵,外籍老师们都很high,我提起嗓门儿凑在不同人的耳边谈笑风生,终于混了个脸熟,并相约报名家委会活动。

过不久,法语项目主管的回复也到了,他很快地组织了所有任课老师和我们的会谈,对事情进行了调查回顾,也对我们进行了安抚,保证会给孩子更多关注;班级上,老师主持了反霸凌的会谈,并给儿子一张贴心的小贴纸。

警报暂时解除,不过我知道,这只是刚开始。

随着孩子走出家庭的保护,走向学校这个模拟社会,他们一定会遇到社会化的挑战:

孩子之间的摩擦,是一定会有的。自家觉得可爱无比的孩子,到了外面却不会人见人爱。孩子在家毫不费力就得到的关注和照顾,到了社会环境中,需要竞争争抢。

这场社交的试炼,也是对人格的塑造:内向的,不善言辞的,不好意思第一时间反击的人,总是会在一群人中,成为容易被拿捏的「软柿子」。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哪怕到了毕业多年的现在,都仍然有一些同学的面目是模糊不清的:不善于表达和展现自己的人,很难在这个「人组成的江湖」中,获得社交货币,乃至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这是悲伤又无力的事实。

过了几天,儿子报告说:


「今天有同学又说了不好的话。」

「我就大声地说:不可以这样说话!」

这就是孩子,当我们以为他们很纯真,他们却露出冒尖的利爪;当我们以为他们很脆弱,他们又在绒毛中长出了飞羽。

正如雏鸟不会一直在和煦的日光下成长,暴风雨迟早会测试它们新生的幼翅。

而人类用法律,道德,社交礼仪,为每个现代文明社会的个体构建了一张安全网;却也因为人性的幽微,在暗处产生了裂痕。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补上这些裂痕,于是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睁大眼睛,看啊,它们在那里,一直都在那里。

3月25日周一晚19:30

浦东万科小学执行校长独家作客直播间

3月26日周二晚19:30

什么样的家庭适合去新西兰留学

6个真实案例分享

3月27日周三晚19:30

听录取康奈尔、斯坦福的学长姐分享

3月28日周四晚19:30

理科、商科、文科

不同方向、不同阶段的学生如何做规划

3月29日周五晚19:30

协和尚音融合部副校长独家作客直播间

👇滑动看下周活动预告👇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关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爸爸真棒

相关新闻

17岁女孩长期受校园霸凌!亚裔最好欺负?58%的孩子目睹过霸凌!放弃Top1公立来四线城市读国际校,南京学霸妈的不寻常决定,6年后后悔了吗?偷窃、殴打、校园霸凌、团体虐杀...... 青少年犯罪成世界性难题:我们的孩子因何残忍?在国际学校这些年,我看到最难的关:花费百万,父母能接受得到一个“普娃”吗?在家被家暴,在校被霸凌:17岁钟美美因“有钱就挣”的言论被质疑,他飘了吗?国际学校升学老师口述:有钱父母是怎么把孩子养废的?德州最佳高中排行榜新鲜出炉!有你孩子的学校吗?高中生严重花生过敏,队友明知故犯!却举报无用?学校:这不算霸凌...明星的孩子也被霸凌?校园反霸凌指南学起来!近2000名中国寒门学霸的自白:读书还有用吗?苦大仇深 VS 好玩有趣!国际学校寒假作业是认真的吗?耶鲁大学教授:情商是天生的能力吗?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接纳和许可美国人为一个保温杯发疯,排队也要抢!孩子如果没有在学校都要被霸凌??一审判赔5000万元!游戏玩法该受版权保护吗?【附实务建议】通胀之下,学费飞涨:英国的贵族学校有多贵?最贵的20所寄宿私立学校揭晓麻醉知情同意书是医生的“免责书”吗?它究竟保护了谁?魔都前校长:“海归留学生月薪5000”,为何家长仍头也不回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最不希望看到的事:假若查尔斯驾崩,卡米拉会成为英国君主吗?哈里的孩子们竟然也有机会?8岁女孩险丧命,亲妈被骂上热搜第一,后续发展曝光却激怒全网:真是亲生的吗?!新加坡PR和国际学生每个月政府学校的学费是多少?余承东发声:做30万元以下的车,都是亏钱?最新研究报告:在加州买一套50万美元的房容易吗?现实版《黑暗荣耀》:韩国顶级明星中,为何这么多残忍的“霸凌咖”?又画饼?5年花10个亿!特鲁多总理:让加拿大的孩子在学校有饭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