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布兰克特(Marc A. Brackett)是一位研究心理学家,也是耶鲁大学情商中心的创始主任和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教授。布兰克特于2003年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在那里他得到了情商学者约翰·D·梅耶尔(John D. Mayer)的指导。
布拉克特青少年时期在学校被霸凌过,为了减少和防止网络欺凌,他与Facebook合作开展了大规模研究项目,以帮助其他在社交平台上被欺凌的青少年。
很多人会觉得,那些情商高的人,都是天生的。其实不然,跟爱的能力一样,情绪技能,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拥有的技能。运气好的人,比如拥有情绪技能好的父母,孩子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中学习到情绪技能。但事实上,这个概率差不多等于买彩票中大奖。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的人,都深深地缺乏情绪技能。我们的父母,很少能从他们的父母的那里学到情绪技能,而我们,也很难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学到。如何能不让恶性循环继续?布兰克特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情绪技能是可以被习得的能力,也是孩子长大成人、走向成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一生致力于掀起一场情绪革命,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接纳和许可,帮助孩子们走向难以想象的成功。好比你去学校接孩子放学,回家路上你发现他噘着嘴、情绪低落,那么你能察觉到他处于何种情绪中就是第一步,并意识到你应该对此给予反应。
之所以要认识情绪,是为了在不断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平衡的状态,避免掉入所谓的“极端情绪”的涡旋中。不少孩子受到欺凌甚至自杀的案例中,他们身边最亲近的家人、老师甚至都没有察觉到异样。除了疏忽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不容易。过去十年间,布兰克特询问包括老师、医生、企业高管在内的成千上万成年人一个问题:你今天感受如何?他从答案中总结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受访者,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也非常困难。这意味着通过非语言的表情来理解他人的情绪就难上加难了。为此,布兰克特分享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拿出一支笔,一张纸,每小时用最简单的词汇记录一次自己的情绪:情绪高涨还是低落、开心还是气馁……你也可以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观察自己的情绪,第一步非常关键。接下来,要不带任何预设前提的状况下尝试找出引起孩子情绪的真实原因。可以试着运用侦探思维提出比浅谈更深入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从孩子的回答中找到线索、确定是否为常见事件。就像如果孩子抱怨某件事不公平,那么他可能会感到愤怒不满,如果孩子因为没有达到父母或老师预期的要求,他可能会陷入责备失望中。
如果孩子因为小事情绪崩溃,例如当一个孩子对你说出:“我恨你!”,当他尖叫:“滚开!”或“不用你管!”时,背后往往隐藏着没有明示的求救信号。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爆炸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解读或感受背后的原因吗?在本应理解情绪的关键时期,很多人往往都做出了最糟糕的反应:充当审判官,即关注行为本身的对错而非内在原因;这是因为人们太想掌控现状、审判一切。但越是这样做,越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理解情绪最简单的方法,不是评判是非对错,而是放下成见,跟孩子聊聊:发生了什么?你感觉怎样?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还记得马文叔叔如何改变布兰克特的人生吗?理解接纳而不是评判孩子的感受!布兰克特表示,神经科学领域已经支持“只要说得出口就可以克服”这一概念,即只要能细致入微地或者用精确的词语来描述出确切的感受,那么这就是研究人员口中所谓的“情绪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识别、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多年前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相比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多得多,这一差距深入影响未来的学业表现、赚钱能力和事业发展。然而,在描述自身感觉的词汇上,贫富差距就没那么明显了。举例来说,就像有些人能够准确且具体地表达出生气、悲伤或者害怕等负面情绪,但有些人只能笼统地称之为“我很难过”。在情绪上,无知是平等的。有时候我们只是无法分辨出自己难过是一种具体什么感觉,才会不断挣扎在这种情绪中而无法自拔。不要光用简单的标签来定义愤怒或者悲伤,你要细致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并加以辨识,表示你拥有的情感工具越多,越能帮助你面对更多的挑战。积累表达“复杂情绪”的词汇有助于积累我们识别复杂的情绪的能力。例如,造成愤怒情绪的背后原因可能是嫉妒,也有可能是悲伤。布兰克特团队开发了一款标注复杂情绪的APP(Mood Meter, 可通过苹果应用商店下载,一次性收费6元),该应用程序对于准确标注情绪非常有效,但目前只有英文版本。在现今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中,一个显著倾向是,大众欢迎并愿意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而压抑或者逃避消极的情绪。这种认知仿佛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不妨问问你自己,你是否会在孩子面前刻意回避各种负面情绪,哪怕只是一丝沮丧或颓废之意?为什么很多被性侵、凌霸是如此隐蔽且不为人知?或许每天就发生在孩子身上家长却无从得知?为什么很多家庭里,丈夫往往回避分享自己的感受?为什么在学校老师总是严厉、压抑情绪是主流?这是因为表达真实的感受异常困难。而表达这一环节,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布兰克特认为,当父母对自己的感受诚实面对,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适当发泄,其实也是在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需要过多压抑。对于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办法,莫过于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老师总是以给斥责学生来维持权威和秩序,动辄对学生横加指责,那怎么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更不用提在孩子遇到困境的时候支持他们了。要想成为孩子成长的支持者,则需要让他们知道:我就在这里陪你,不会离开你,我不会对你指指点点,我想了解你、帮助你。布兰克特建议年幼孩子的父母,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进行一场“正面自我对话”来作为应对策略。比如在遇到挫折时,爸爸可以大声对自己说“我要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可以做到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导他们如何用更正面积极的眼光来看待眼下面临的难关,可能是一个可行性的方法,比如孩子和好友闹矛盾,引导他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他那样说你,是不是因为你真的可以做到更好?”通过这最后的一步,将此前所有的努力转化为切实的成果,让我们更具生命的活力!布兰克特提出了五大类调节情绪的方法:2、前瞻性策略:预测将会发生什么不好的情绪,比如如果考不好,可能会怎样。3、转移注意力:比如先冷静一下,吃个冰激凌,聊聊别的;4、认知重构:换个角度看问题,假设对方是出于好意;5、元时刻:在情绪要爆发的时刻,用深呼吸、默数到十,紧急踩刹车,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更多精品图书、杂志 请进
▍往期回顾
高情商孩子的家庭,都有这3个共同点:弹性、黏性、慢性
这五个阶段,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期
如何养出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博士的三个建议
哈佛爸爸刘轩:孩子犯错后,你只会大吼大叫?看看高情商父母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