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也开始跑路了
来源:很帅的投资客 ,作者:很帅的狐狸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最近金价涨起来后,新闻报道的黄金负面越来越多了。
前几天「315」,《1818黄金眼》刚曝了曝中国黄金——
然后是中国网报道了老凤祥——
这些还算在我的认知范围内,不过昨天看到一个令我吃惊的新闻——
北京双井富力广场的中国黄金北京概念店「跑路」了。
之前这个店开展了「黄金托管」业务,也就是存黄金可以返克数。
结果现在人去楼空。
中国黄金也算是大品牌了,而且是家央企,所以就这么「跑路」了确实出人意料。
看了下媒体报道后,才发现这家概念店是加盟店。
中国黄金自己的说法,是它明令禁止加盟店开展这种业务。
加入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获得更多圈内秘闻
不过「金店是加盟的」,这还挺超出我的认知的。
于是我找了找各大上市公司的年报,发现居然有不少金店都是加盟店的模式。
今天我打算聊几句加盟模式。
有意思的是,除了餐饮、健身房等加盟模式泛滥的行业外,有些之前我没怎么留意的行业,居然也是加盟模式的。
Part 1
加盟对消费者的风险
加盟模式,AKA品牌授权、品牌许可。
简单说就是品牌运营商把品牌出租给其他厂家用。
有的厂家只负责销售,有的厂家甚至还可以负责生产。
这个模式在餐饮零售行业很常见,但在黄金零售里头居然这么流行,确实也不是常识。
毕竟总部对加盟店的管理,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加盟店的老板并不是打工人的心态,所以会千方百计地抠利润,甚至是以伤害消费者为代价——反正出了问题,伤害的也只是总部的品牌。
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承担的风险主要有三——
一是不稳定的质量。
有的品牌运营商想多赚点品牌授权费,于是把加盟门槛降得比较低。
当然,这种一般也是「一次性生意」——毕竟用户也不是傻,发现质量不稳定,复购率肯定会下来的;另一方面,当你合作贴牌的工厂开始伤害你的品牌价值时,你也很难找到更多靠谱的贴牌工厂。
二是不值当的溢价。
我们总觉得大品牌技术过关质量比较好。
但如果跟便宜牌子是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如果参数一致的话,其实消费者是白白支付了品牌溢价的。
所以网易严选、京东京造、还有山姆盒马之类的超市白牌,有段时间也颇受欢迎。
三是被低估的跑路风险。
很多消费者会觉得「大品牌不大会跑路」,中国黄金就是很典型的反例。
其他的类似教培机构、健身美容、汽车养护、洗衣店、按摩足疗等需要大额充值的,就算是大品牌也还是稍微考虑下跑路风险。
这类机构如果没按规定做好资金管理的话,其实就是在玩资金池游戏……
Part 2
还有哪些行业流行加盟
餐饮零食、洗衣店、便利店、健身房、教培机构、游戏厅什么的都比较常见,我说一些你们可能不知道的——
1. 服装
南极人、北极绒、花花公子和七匹狼等老牌子,都是差不多的模式——把品牌授权给各大工厂,让他们贴牌。
而且这种贴牌后来还拓展到其他品类,比如你可以在淘宝上搜到南极人的洗衣机、北极绒的电热毯。
这个不少媒体都报道过,我就不多说了。
2. 家电
这个确实是普通人不一定知道的——特别是像松下、飞利浦这种国际大牌子,一样会做品牌授权。
比如飞利浦的显示器、电视什么的都是冠捷科技(AOC,也是A股港股上市公司)在生产和销售,也就是你买的飞利浦和AOC的显示器可能是同一个厂出来的。
在2021年,飞利浦已经把家电业务都卖给高瓴资本了,高瓴拿了15年的品牌授权。
同一年,飞利浦空调在中国的业务则是被转手给了格力的一群「旧将」。
去年A股上市公司德尔玛还发了个公告,说子公司「上海水护盾」等拿到了飞利浦运动器材商标的授权。
国内还有一个上市公司叫惠而浦,旗下有惠而浦、帝度等品牌。
它最早其实是三洋在内地开的合资公司,做荣事达这个牌子(去年品牌许可到期了还给合肥政府了)。
后来公司被惠而浦接手了,现在转手给了格兰仕。
它旗下的小家电、热水器和空调都会品牌授权给其他厂。
3. 医药
仁和药业、修正药业、葵花药业、南京同仁堂等企业都做贴牌。
2021年《南方周末》就报道过南京同仁堂「万物皆可贴牌」,中国网也报道说其贴牌的防脱育发液产品被大量投诉。
去年《国际金融报》则报道了仁和药业把「仁和匠心」品牌授权给了别人生产洗面奶和牙膏等,存在「货不对板」和菌落总数不合格的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加盟模式的牌子就一定不好——
如果做好标准化、做好品质管理,很多品牌还是可以靠加盟模式做大做强的。
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他的还有IP授权,比如Disney和漫威,他们在品控方面也会花很多工夫。
投行君最近建了一个资管业务交流群,仅面向险资、银行、信托、券商等资管业内人士,免费实名入群,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文末扫码投行君的微信。各路中介勿扰。 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将打造投行圈最靠谱的人脉拓展平台。还可以获取海量实用干货、最新职位信息,进入业内人士云集的私域交流群。已有超过5000位同仁加入,各位老铁速来扫码集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