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全球艺术在东方耀眼绽放
自2013年首秀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在今年迎来了第十一个年头,展品规模也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其背后的团队依然保持着“小而美”——大约25名核心同事从去年展会结束后就迅速投身新一届展会的准备工作中。又一年3月,各地迎来春暖花开,终于到了需要交出成绩单的高光时刻。
50多年来,巴塞尔艺术展持续不断地刷新着艺术展会的模式,孵化了当代艺术史上一些最具标志性的事件。追溯过去,巴塞尔艺术展起源于1970年,由巴塞尔本地画廊家Ernst Beyeler、Trudl Bruckner和Balz Hilt共同创立,旨在吸引新一波具有消费能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和爱好者。展会在首年就吸引了16000名观众,到2019年时,在全球总监马克·斯皮格勒的领导下,参观人数达到93000人。
巴塞尔艺术展由此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平台之一,每年在巴塞尔、迈阿密海滩、香港和巴黎四地举办展览,吸引全球顶级艺廊、藏家和爱好者参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巴塞尔艺术展将在瑞士巴塞尔Messe Basel展馆举行年度主展。287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艺廊将参展,其中包括22间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的首次入围艺廊。
Mak2, Home Sweet Home: Time and Space 1, 2023. 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 triptych, 100 x 100 cm.©Mak2, courtesy DE SARTHE, Hong Kong
作为巴塞尔艺术展四大分会场之一,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2024年3月28日至30日,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在会展中心举行,云集243间顶级艺廊,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数量较上年增加66间。
巴塞尔艺术展能够在香港扎根成长也得益于这座城市对艺术的开放和包容以及成熟的商业氛围。香港作为亚洲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可以说是艺术产业的重镇。香港浓厚的文化气息给予国际先锋艺术们以启发,M+博物馆、大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重量级机构的开馆助力香港成为中外艺术交流中心。与此同时,香港成熟的商业气氛让艺术的种子得以在此快速萌发。据了解,过去十多年,香港拥有亚洲数量最多的国际画廊,足以支撑一流美术馆运营,吸引顶级拍卖行落户。
今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通过五大展览区域呈现极其丰富多元的艺术声音,进一步加深与主办城市及地区的对话联系。其核心是由悉尼Artspace行政总监Alexie Glass-Kantor策展的“艺聚空间”(Encounters)展区,以“I am a part of all that I have met”为主题,汇集16件大型装置作品。其中11件专为本届展会创作,是展区成立以来数量之最。作品来自世界各地,形式多元,反映了艺术家对材质、空间和观念的独特理解。
Ken Kagami “Chicken”, 2010 Mixed media 54x13x10cm
Courtesy of MISAKO & ROSEN
亮点之一是韩国艺术家梁慧圭结合菲律宾传统纺织和六十年代欧普艺术构筑的人形藤条雕塑《Contingent Spheres》(2020年,2022年),结合了菲律宾传统纺织技艺比纳科(Binakol)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普艺术。香港艺术家麦影彤二(Mak2)的装置作品《Copy of Copy of Copy》(2024年)则富有趣味地探讨了复制与演化。此外,还有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家Naminapu Maymuru-White的本土仪式象征作品《Larrakitj Forest》(2024年)和印度艺术家Jitish Kallat从数学启发的大型画作系列《Wind Study (Hilbert Curve)》(2022-2023年)等。
另一个“创纪录”出现在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策展角落”(Kabinett)。此展区聚焦亚太个展项目,今年参与艺廊达33个,展示了中国、韩国、泰国、美国、俄罗斯等地区艺术家的历史及当代作品,力求挖掘亚洲艺术的多元面向。展区包含了中国艺术家毕蓉蓉探讨城市文化差异的装置作品、韩国已故艺术大师朴栖甫的系列绘画作品,以及生于香港的驻伦敦艺术家郭绍恒通过影像呈现的家居生活与艺术史等。
Adeela Suleman, After All It's Always Somebody Else Who Dies, 2018
除展览外,“光映现场”(Film)影像展区囊括各地艺术家作品,如中国导演邱炯炯以川剧丑角的视角回顾过往时代的《椒麻堂会》(2021年)、德国艺术家Anne Imhof首部影像作品《Sex》(2021年)还有香港艺术家黄炳的单频动画录像《唔好意思迟咗覆》(2021年)等,为观众呈现了视觉艺术的多重面貌。
与此同时,“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Conversations)为国际艺文界人士搭建交流平台。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讲者将为观众带来11场对谈,内容涵盖艺术家个展、中国当代收藏、21世纪艺术机构的去殖民化等热点。除香港外,论坛还将于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场外分会场,加强与区域的对话联系。
“光映现场”(Film)和“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Conversations)都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Jitish Kallat, Wind Study (Hilbert Curve), 2022 (detail). Credits: Jitish Kallat Studio.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TEMPLON, Paris- Brussels-New York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不仅限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展览活动,其足迹将延伸至城市各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经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第三年与M+合作,其标志性的幕墙上将呈献艺术家杨福东的新作“建筑电影”(architectural film)。这部黑白电影“糅合了香港的往昔和现今,让人一窥不可预测的未来。”
在展会期间,巴塞尔艺术展还将继续与香港多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携手开展多项活动,并将在多所大学推出系列展览,例如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
巴塞尔艺术展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平台之一,不仅在欧美主场展现实力,在香港这一充满活力又独具特色的亚洲城市,也正日益扎根并开枝散叶。通过展览、论坛、放映等多元活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加深了与本地的对话和联系,无疑已经成为中外艺术交流不可或缺的枢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