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为什么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成为法定节日,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成为法定节日,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9月前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景桥
来源:你的景和我的桥(ID: jing6qiao)

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清明。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中国人的浪漫,最美不过二十四节气。

但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成为中国四大传统的法定节日之一。

清明,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独一无二,重若千钧。

如果非得用一句话来衡量,我的答案是:

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清明!

01

读懂清明的温度

清明,冷暖在心。

作为节气,恰逢仲暮春之交,气象里白昼渐长、春雨催发、阳气回升,季节里梨花风起、新燕归来、柳条抽枝,大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此时此刻,人们相约踏青,植树插柳、荡秋千、放风筝,亲近自然,吐故纳新,眺望的是充满希望的远方。

丰子恺就曾回忆幼年过清明的情景:

“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做无上的乐事”。

此时的清明,是暖。

作为节日,人们冒着绵绵细雨,穿越山间一条条隐蔽小径,扫墓祭祖,给祖坟添件寒衣,愿先人在那边过得安好。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此时此刻,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回眸的是血脉承续的足迹。

此时的清明,是冷。

“一年冷节是清明”,一年草绿春暖、人间四月天,亦是清明。

一暖一冷,一望一溯,一生一息,一阳一阴,一天一地,这中间,正是清明。

去年,安徽池州的胡先生驱车600公里,回乡给母亲扫墓,车近家门时,看到老父亲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门口,刹那崩溃,趴在方向盘上,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

那一刻,他直面了人世间的生与死,更加体会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

我一位朋友,每年过清明,都毫不犹豫带着妻儿,踏上回乡的旅途。

在故乡,他不厌其烦跟儿子讲这讲那,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而那几天,也是祖孙们难得亲近的日子。

他说,这样的清明是暖的,回到了自己的根,行孝一定要趁早!

清明,以其特有的温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无不是冷暖互存、生死相连、祸福相倚。

有新生就有死亡,有相聚就有离别,有欢喜就有伤悲。

是冷是暖,存乎一心。我们既要懂得珍重珍惜,也要学会随缘随遇。

心路宽了,人生的路自然也就宽了。

这,就是清明的温度!


02

读懂清明的张力

清明,动静相宜。

万物生长,心生欢喜,踏青洗心,漫山遍野无处不在播撒着希望。

此时的清明,是动。

因为清明,我们得以一年一度静立于先祖坟茔前,轻诉隔着时空的哀思。

看到一抔黄土的静默,感知一抹新绿的生长,也体悟到此生的来处、将去的方向!

此时的清明,是静。

“生命,不就是一边流泪、一边欢笑,一边逝去、一边生长吗?”

默然静立祖宗坟茔前,凝视着墓碑上相同的姓氏,汩动着相同的血脉,我们才领悟到生命真谛。

“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也只有静立清明山头,才更加心静心清心轻,才彻悟“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1959年,开国领袖毛泽东回韶山为父母扫墓后,说: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还得承认。我下次来,还要去看看他们。”

在国外漂泊多年的意大利中国商会会长姜文耀,每年清明,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携家眷回乡扫墓。

他说:“我们这一代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最深,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不能忘本!”

国学大师季羡林6岁离家求学,90高龄还回乡扫墓,扑通一下跪倒在父母坟墓前,不住磕头。

回京后,他写下长达2.4万字的《故乡行》,说:

“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青年散文家林萧坦言:

“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了,奶奶眼睛也失明好几年了。每当想起爷爷撑着一根拐杖、提着竹篮独自行走在荒野之间,他佝偻着腰身在坟头上扯杂草的情形,我的眼泪不由簌簌而下。”

清明,以其特有的张力,教诲我们不忘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自己从何处出发,又为什么出发。

生而为人,当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不忘来时路,不失本真心,不惧去时难。

既是来处,也是归宿。想通了,自然也就豁然、欣然、淡然、坦然了。

这,就是清明的张力! 


03

读懂清明的深度

清明,亦是团聚。

不少人觉得,四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都关乎团圆与美满,唯独清明,诉尽离殇。

但仔细想,四大节日,最终指引的方向,其实都是团聚。

记得小时候,在春节、端午、中秋,一家人围坐在一桌丰盛的饭菜前,爷爷总是念叨有词,虔诚邀请逝去的祖先回家吃饭。

长大后,风清景明之际,父亲和我,带着一家人,来到爷爷的墓前,砍枝除草、翻沟培土、鞠躬跪拜。

不同的,是地点和形式。相同的,是永远的家和团圆,是我们依然在一起。

这世间所有的离别,最终都会指向团聚的方向。

袅袅火光中纸烟四起,仿佛见到了逝去亲人的音容。他们,依然在另一个世界里活着,依然能得到来自人世间的孝敬。

那些长辈至亲,终将离我们远去,但最终,又还能以“清明”的方式,与我们相聚。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也是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也是相逢。

我们从没有遗忘,离去的人呀,也记得回家的路。

就像热播剧《人世间》的歌词,“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费玉清在告别演唱会公布亲笔信,“这么多年,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

这是红尘万丈、世事浮沉后的人情练达和心烛闪光。

因为清明,我们懂得,死亡不是终点。他们的生命,依然以另一种形式,活在这片天地。

他们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的冀望,永存于心。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清明,教我们铭记住祖训,有所敬畏,由孝及忠,在另一种“团圆”中,学会以爱相处、以爱告别、以爱团聚。

宁夏固原二中2000余名师生,每年清明,步行108里路,去烈士陵园扫墓,已坚持了27年。

8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根宝,坚持43年清明节为战友扫墓。

他说,“我家离扫墓的地方只有2里路,以前都是自己走去的,现在年纪大了走不动,只好喊车送我了。”

来到墓碑前,老人弯下腰,仔细拔去四周杂草,用几个碎砖压了一叠黄纸,再给战友倒上一满杯酒,鞠三个躬。

清明,以家和爱的名义出发,为一代代子孙厚植忠孝仁义的品质,培育家国情怀,构筑成了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信仰。

这,就是清明的深度!


04

读懂清明的永恒

清明,天地归一。

山坡处处,纸烟四起,有新坟,有旧坟,有刚祭扫过的坟,也有无主落寞的坟。

只要年代足够久远,只要族谱足够厚黄,新坟总要变成旧坟、孤坟,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然而,只要一阵春雨,这皈依了的尘土,即刻便化作了春泥,冒出芽来,开出花来,结出果来。

严冬之后,春天就不会远了,夏花也必将绚烂。

正如东坡的词,“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正如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欲断魂”固然悲切,“杏花村”却令人兴致盎然。而最让人心动的,不止杏花醇酒,更有那象征世代传承和生命延续的“牧童”。

正是在清明的节韵里,我们感知到天人合一、时空永恒、生生不息。

明《帝京景物略》,对清明有生动的记载: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人们祭扫完,没有立即回家,而是觅一处春暖花开的苗圃,品一壶浓淡相宜的杏花酒,彻底感悟生命的真谛。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于天地,亦归于天地。

清明,以其特有的永恒,告诉我们,时间是永续的,物质是不灭的。

我们的离别,不过是另一种久别的重逢。我们的沉寂,不过是另一种生命的吟唱。

不必强求,无需执念。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时,便是最好。

这,就是清明的永恒!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洞见

相关新闻

为什么中国人要过腊八,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为什么不要向孩子哭穷,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什么样的伴侣,值得结婚?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5个记者顶100个市场监管局!”为什么需要调查记者,这是最好的答案为什么模电这么难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为什么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告诉孩子:上大学有什么用?这是最好的答案!孩子恋爱了怎么办?这是最好的答案!父母给孩子看看最近这批中端机,为什么我一台都不推荐你买?「越长大,越难交到真心朋友?」是真的吗?看过他们的答案,我悟了……国外女精英都在抢购的国货包包,为什么是我出门必备?今年梦寐以求的腕表,为什么是这枚?众多顶尖音乐学院Offer中,我为什么选择了伯克利?美国人把大部分储蓄放在了哪里?为什么这是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基层恶性事故出得多!为啥要写中金女?这是我的答案被 GUCCI 选中:为什么是这个中国咖啡品牌郑州父母卖车卖房带6岁儿子游学: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教不好孩子?原创丨中国有三大战略优势,要放西方一马吗?这是标准答案!为什么我说苏州是年轻人性价比的神为什么有贪官,这是我看到的最好回答我为什么给孩子推荐这9类数独谜题?你一定听说过常春藤联盟,它们为什么是世界顶级学府?与其他大学又有什么区别?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