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差点饿死。多亏了随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让他喝了。即位后他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然而介子推看淡功利,打好行装,陪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去找介子推,却怎么也找不到。火熄灭之后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前。留下的血书上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表纪念与感恩,晋文公将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所有人都要吃冷食。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从古至今,无论身在何方,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在这一天给先祖扫墓。身在远方的人们背起行囊,翻山越岭回到故乡,与逝去的亲人再一次相聚。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这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的死亡。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忘记你,这是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我想清明节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祭祖扫墓,更是提醒我们要不忘先人,心怀感恩。我们家有条家规:每年清明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工作多忙,一定要带上小孩,回乡祭祖。一个大家庭整整齐齐,带着供品香烛到坟前,清理杂草,烧纸祭拜。祭祖之时,全家人肃然默立,我的父亲会将早已写好的祭词朗声诵读。他那一刻,天地和时间同时静止,小孩子们也自觉庄重起来。诸如祖辈们时如何搬来这个山村,如何筚路蓝缕辛苦创业,如何开枝散叶,壮大家庭。“人这一辈子啊,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儿时不懂爷爷说这句话时的肃穆和苍凉,及至懂时早已是漂泊异乡的中年游子。看着此刻伫立在坟前白发苍苍的父亲,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清明祭祖,是在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自己的根在何处。把先人的恩泽谨记于心,懂得知恩感恩,一个家族才能枝繁叶茂,长盛不衰。子孙者不可认为自己并未见过祖先,对祖先没有印象,而可不追念。作为后代的子孙,无论出门多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宗,都要纪念自己的祖先。百善孝为先。“孝”字上老下小,由老到小,这是血脉的延续,基因的传承。冯友兰先生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清明节,我们要凭吊的,是一份浓稠的相思;要表达的,是一份深深的感恩。今日清明,让我们心怀感恩,缅怀先人,让温暖的家风代代相传,让宗族的血脉绵延绝。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人们扫墓哭完,不急着回去,而是觅一处春暖花开的苗圃,品一壶浓淡相宜的杏花酒。古人把祭扫思亲、踏春赏花,作为最重要的两件事,放在清明节。一个“同”字,让天与地、阳与阴都相连在一起,道尽了生与死的奥秘。清明这天,人们怀着感恩的心情去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追忆。在先祖的墓前,通过祭奠逝者的方式,用死亡教育了生者要感知存在的价值。双腿刚瘫痪那阵子,他经常有轻生的念头,每次母亲都会安慰他道: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他无数次想过去死,直到他看到邻居将大口大口吐着鲜血的母亲抬上车时,才发现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如此地害怕死亡。对着那块隔断生死的墓碑,他终于领悟:好好活下去,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一个人只有真正面对过生命的无常,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可贵。知死而后方悟新生,懂得生命的无常,才会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清明是传统文化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日子。《历书》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这个时节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清明时节,忍耐了整个严冬的沉闷,一扫雾霾的围合,阳光明媚,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此时此刻,人们相约踏青,植树插柳、荡秋千、放风筝…… 在清明这天,人们把自己的疾病和苦难,都写在风筝上。放风筝时,故意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而去,寓意疾病和苦痛,都会随着风筝一起远去不复返。作家丰子恺曾回忆幼年在桐乡老家过清明时的心情,他风趣地把过清明比作“借墓游春”,上坟的路上,一路采桃花,偷新蚕豆,不亦乐乎。他说:“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做无上的乐事。”清明时节,万物清洁明净,在自然界中吐故纳新,吸收天地的灵气,可以洗掉自己一年来的暮气、衰气。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